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写言论也和写新闻稿一样,需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找题目。但是写言论与写新闻稿相比还有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仅凭“道听途说”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一次,有位探家回亲的战友对我说,他的一位同学因一点家庭琐事喝毒药自杀了,死时才20岁。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索,联系到有些年轻人在高考落榜、情场失意、家庭变故等挫折面前长吁短叹,甚至  相似文献   

2.
1972年7月,我就当时发掘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墓出上许多珍贵文物,写了一条消息。消息于7月28日经郭沫若同志审阅后,新华社即报周恩来总理审定,于7月30日播发。 周总理是第二天就将稿子退回新华社的,只改了四个字:将原稿中把出土的一幅帛画说成“古代帛画中空前的杰作”一句中“空前”二字,改为“前所未见”四字。周总理日理万机,但对工作一丝不苟,新华社报送给他的新闻稿,他每篇都字斟句酌,有时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一一重新标过。当时,我只为周总理亲自修改我的稿子并同意播发而高兴,没有仔细去想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改。…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析周恩来同志1921-1922年写的“旅欧通信”中的某些篇章,我从图书馆借来一些书,主要目的是想弄清通信的写作背景。这些书包括:《周恩来早期集》(上下卷)、《周恩来自述》、《周恩来经历记述》、《周恩来思想与实践》、《周恩来研究述评》、《周恩来年谱》、《张申府访谈录》等。不看则已,一看倒发现一个新天地: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内容相当丰富,相当有特色,大大超出了我原来在这方面的浅薄知识,于是产生了写作章的冲动。最初,我把章定位在单纯介绍周恩来早期有哪些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上。在写作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同志写的研究周恩来新闻实践的章,使我发现我要写的章,仅仅定位在“单纯介绍”这一点上,已经不够了,是在炒冷饭了。那么写什么好呢?苦苦思索,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发现已有的研究章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在挖掘材料方面还大有余地,在评价方面还远不能说已到了山穷水尽把话说完的地步。对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来一番再梳理、再认识,不是很有必要吗?于是,这就有了本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曾多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实现其它三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那么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同志曾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图书情报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指出并且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是研究课题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课题工作是个关键性的环节。然而,怎样才能做到“研究课题的现代化”呢?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讯员把采写好的新闻稿,送交有关领导审阅,是保证新闻真实准确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差错,往往弄巧成拙。笔者就曾碰到过这样的尴尬事。在去年底的职代会上,公司领导在报告里明确提出;今年要实现1亿元的利润目标。据此,笔者写了一篇300字左右的新闻稿,在没送审(领导  相似文献   

6.
××同志:关于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已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为了让你知道编辑并没有替你改错,我把我在1996年写的《习惯定势不可小视》文章中有关此事的一段摘抄给你,作一公开的答复,也好让更多的读者都知道:我们以前一直把世界标准时间叫做“格林威治”时间,而从1987年9月24日起,我国统一了1956条天文学名词的标准译名,其中就有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这一条。这是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评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统一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必备的基础条件之一。它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做有心人     
专业记者活动场地大、接触广,了解到的人和事物也就多,不愁没有新闻题材。而基层通讯员,因条件所限,往往因找不到报道题材而发愁。其实,并非是这样。我刚学写新闻稿那阵子也有同感.后来通过工作中摸索,终于明白了“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所要写的新闻,也就在生活之中,有待我们处处留心。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如果从邓小平同志发出这条指示算起,已经差不多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毋庸讳言,我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如同其它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和领域一样,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绩。但还是不得不指出,总体上“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的局面,并未实现根本改观,这不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族创新能力和竞争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企业报工作的同志常常抱怨自己接触面狭窄,活动范围小,生活平淡无奇,因而找不到新闻素材,写不出有力度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稿。其实,新闻素材天天有,妙在发现中。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新闻的敏感性和对周围事物变化的敏锐性。在我从事企业新闻报道的8年中,就有3次重要新闻是从同事的闲谈中发现的。一次是1997年2月1日晚,我到一位同事家串门,这位同事刚  相似文献   

10.
最近,《河南日报》刊登了我写的《一大学生寻短见,众子弟兵献爱心》的新闻稿。这篇消息从线索到素材都是由我们处郭副处长帮助收集提供的。类似这样的事,在我报道生涯中有很多很多。我是河南省军区司令部作训处的测绘员,平时工作繁忙,接触面窄,下基层机会少,搞新闻报道有很多不利条件。就在我苦于没线索、找不到东西写的时候,处里的同志伸出热心的双手,一他们处处留心,只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们都要想方设法收集,一旦遇到好的新闻素材,他们就连忙提醒我、通知我,使我抓了不少“活鱼”。去年元月11日,李参谋下新兵连考核新兵,…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初开始学写报道时,还能隔三插五地常写些稿子。但是过了近一年的时间,不知为什么,反而觉得新闻稿越来越难写了,往往十天半月写不出一两篇稿子,觉得写一篇稿子很费心思,很累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今后应该怎么办? 湖北驻军某部 杨兆峰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之余,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学写广播新闻稿,三年来,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近100篇,每年都有稿件获奖或被评为好稿。回顾这一段练笔过程,我感到要写新闻,不仅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潜心捕捉新闻线索,而且还要悉心研究广播新闻稿的表现技巧。新闻敏感,对记者或通讯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敏感,才能在纷纭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和分辨,及时、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新闻。我十分注意培养新闻敏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发现新闻。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  相似文献   

13.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口语化”是电视新闻稿的基本风格;教科书上这样写,中外的专家学者们也英雄所见略同。原因也简单,店视新闻稿最终是靠播音员来念,念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念则用口,听则用耳。“口——耳之学”当然需要“口语化”。然而,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觉得,用“口语化”来体现电视新闻稿的风格是失之笼统的。“口语”是个什么概念呢?《辞海》上这样定义: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者,写新闻稿只是业余所为。在我偶尔写的一些新闻稿中,多是从普通人中抓取的一些“众人话题”。这些“话题”看似平常,但却具有新闻性,而且属普通人关心的“热门”,颇有写头。例如1994年,我写了一篇《众说纷纭话潇洒》的新闻特写,全文  相似文献   

16.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贵刊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给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启迪。我们报社许多同志也与我一样,对贵刊特别偏爱。在1989年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订阅贵刊仍是人手一份。近读贵刊第11期《甘当一只勤于耕织的蜘蛛》一文中写到“1966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富汗、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这是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访问。”还说“这是周总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内涵,我最近读了一些书,特别是读了吴冷西同志写的《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在这本书的39—45页,根据吴冷西同志的回忆,1957年6月7日,毛主席是这样谈政治家办报的。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吴冷西还回忆道,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向他和胡乔木再一次谈了4月10日他对《人民日报》的四点意见: “一、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 “二、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订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 “三、人民日报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改进工作,包括领导工作。编委会可以扩大些,开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文章要写得短些、通顺些,标题要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说:写新闻通讯,需要深入采访,留心生活。写杂文和言论性文章完全凭“灵感”、靠“功夫”,无须采访和留心生活,可以从报纸上找题目,在书本里抠材料。实践告诉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回顾我近几年写言论的甘与苦,有这样一条肤浅的体会:生活是我们写好言论的源泉,只有留心现实生活,才能把言论写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的新闻稿,吸引不吸引读者,往往在于它的导语写作是否精彩。如果导语写得平直、呆板.无一点灵性和曲折,就会使读者读之无味,更谈不上见报后的效果了。记得以前我开始学写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稿的导语写作,心想新闻开头,只要把问题交待一下,然后再慢慢叙述,结果,每写一篇新闻送到报社,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杏无音讯。后来,我吸取教训,找原因,发现问题就在于导语的写作上缺“火候”。于是我先学习,从报纸好的新闻稿、尤其名家的新闻稿中找“真金”,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并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向一些同行请教,将…  相似文献   

20.
李劭军 《新闻前哨》2012,(10):20-20
三个月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边听、边跑、边写、边思,从“门外汉”跨进“屋子里”.初步掌握出精品新闻的技巧和方法.实现了思维的三次转变。第一次转变:从不懂新闻到会写新闻我于今年2月从远安县委党校调到宣传部工作。3月1日,参加首期新闻干部研修班学习。之前,从没写过新闻稿,对新闻基本上是一窍不通。怎么办?只能学习、思考、比较和模仿。开学之初,报社就送给我们两本书,熊家余的《岁月有情》和杨发维的《两翼的快乐》,我自己还买了一本书《新闻精品之路》,每天晚上就一篇篇地去啃。当我看到杨发维老师写的《从拿相机到用笔》中“‘本报讯’三个字好沉重”这一句话,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