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玥 《科教文汇》2009,(14):245-245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中“圆”内涵的梳理,总结出刘勰《文心雕龙》所体现的“圆美”美学范式。具体表现为:一是文章创作论上以圃和、圆转为美的审美倾向;二是作家修养论上以“圆鉴”、“博观”为作家审美修养所具备的理想素质;三是文学本体论上对儒、道两家思想的圆通。  相似文献   

2.
姚丹 《科教文汇》2008,(13):169-170
“虚静”说作为先秦道家认识论的观点之一,有其自身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当它被引用到中国古典美学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并且贯穿于中国艺术创作、艺术审美鉴赏领域。本文从虚静与审美静观、审美的非功利性、以及“物我两忘”的最高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虚静”说的审美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由社会变革引起的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以儒、墨、道三家最有影响.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关学现点,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稽康不仅文学、音乐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人格魅力更是流芳千古,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他的人格美学思想。一是他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二是他将道家崇尚自然天性的思想发展为注重养生,特别是注重人的主观精神修养的观点贯穿于人生始末。关于稽康的人格和命运,也做了一点自己的补充论述。  相似文献   

6.
种放为宋代著名隐士,隐居终南山三十年,系道教著名道士陈抟的学生,种放具备道家式隐逸的条件.种放在宋真宗朝出仕,宋真宗于种放有知遇之恩,种放亦具备儒家济世的条件.种放徘徊于儒道之间,其间五次出仕,五次归隐,其一生深刻体现了儒、道两家隐逸观的矛盾.通过分析种放出仕与归隐的选择,论述影响其思想的儒、道之隐逸观不同.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奠定了古代社会音乐美学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不仅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音乐创作、表演、鉴赏等音乐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展开论述,使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进-步阐述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旨在为以后的音乐文化发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建华 《科教文汇》2014,(7):117-118
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种美学思想。“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仁”的心灵,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基础,而社会中腐蚀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使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需吸取儒家美学思想精髓,净化心灵,提高情操。  相似文献   

9.
周薇 《科教文汇》2007,(8X):165-166
王维早期秉承着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美学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与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也是他选择“亦官亦隐”生活方式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功利主义的审美和艺术是马尔库塞美学的核心思想,既具有极端的审美乌托邦色彩, 又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理解,具有开创性。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核心 和重要的内容做简要评述,并分析探讨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瑞微 《金秋科苑》2008,(12):208-208
本文以先秦、两汉为时代背号,对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进行梳理、加以比较,指出两者在文学功利性、审美标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主题四个方面的主要差异。试图为儒道合流给出哲学根源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种美学思想。"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仁"的心灵,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基础,而社会中腐蚀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使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需吸取儒家美学思想精髓,净化心灵,提高情操。  相似文献   

13.
郭越  郭凯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B):190-190
“乐”即是“乐”,是荀子的乐教思想,表明音乐能使人精神愉悦,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与内容,使音乐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使人“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所以,音乐教育既是人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要培养受教者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审美能力.在“乐”中“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通过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两大社会功能。本文结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通过分析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音乐的认识教育功能;通过分析审美心理、审美需求与音乐美感的联系来阐述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对于先秦文学的美学思想有很多传承,尤其在李白的诗作《古风》中,对《诗经》、屈骚等文学作品及儒家、道家思想中蕴涵的各种美学思潮有很多认可,并充分体现在其具体文学作品中。李白的作品也给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论音乐的社会功能——用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通过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两大社会功能.本文结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通过分析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音乐的认识教育功能;通过分析审美心理、审美需求与音乐美感的联系来阐述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7.
鲁哲 《科教文汇》2009,(27):241-241
《易传》的学派属性,一直是一个备受易学界关注、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其究竟属儒家还是道家著作。本文通过对《易传》中《序卦传》、《大象传》两篇文章思想倾向的分析,并与儒道两家思想进行比较认为:《易传》中虽然包含了一定的道家思想,但就其本质而言,仍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8.
《易传》的学派属性,一直是一个备受易学界关注、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其究竟属儒家还是道家著作。本文通过对《易传》中《序卦传》、《大象传》两篇文章思想倾向的分析,并与儒道两家思想进行比较认为:《易传》中虽然包含了一定的道家思想,但就其本质而言,仍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9.
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儒道释三家生死观的解读和比较,认识到不同的生死观源于对社会不同角度的认识。在生死观的最高境界上,儒家、道家、佛教的观点是基本趋于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和”是儒家最高的审美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几千年来延续不断的哲学、文化观念和社会政治理想。它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为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所普遍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认识自然、人格修养、治国安邦等各个领域。“和”体现了天人之间的亲和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一致,继承并弘扬“和”的精神实质,对于解决我国当下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