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情感、个性,有自己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把他们当人来对待.  相似文献   

2.
试论80后大学辅导员如何胜任本职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辅导员是活跃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年轻一族.他们面对的学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80后辅导员大多刚刚从高校毕业,他们在工作中有自己明显的优势和劣势.80后辅导员应该扬长避短,针对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来说,他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更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潜移默化     
我在伊莎贝尔家住了一段时间,真正感到他们的孩子是自由的.四个孩子各人有自己的房间,这也是他们夫妇俩选中这幢房子的原因之一.这幢房子有足够的房间,他们各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大女儿在巴黎读书,她的房间空着,就作我的客房了.  相似文献   

4.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台湾作家罗兰在散文<火种>中这样写道:"世上有两种人,……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却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所幸,这‘火种'并不难得,它们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一本有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好老师的指引……"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主旨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他们总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把他们当成大人,当成朋友,给予他们足够宽松、自由的空间.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长大、懂事,但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依然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8.
一、让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 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向往,面对大自然的一切,他们都有所想,有所思.可是,他们的希望往往只能在心里想,很少有机会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让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   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向往,面对大自然的一切,他们都有所想,有所思.可是,他们的希望往往只能在心里想,很少有机会表达出来.   ……  相似文献   

10.
一项心理调查显示:差生有比普通学生更为敏感的神经,他们内心深处更需要关心、温暖。据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转差工作。 1.发现优点,消除自卑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差生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优点往往被老师、同学和他们自己忽略了。为了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感,我利用班会和同学们一起帮差生找优点.这就让差生觉得他们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优点,并且这些优点被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这就会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但是,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会去找人诉说,一吐为快;或者看场电影,逛逛公园,借此发泄.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他们无法说出自己心中的不快;他们也不像中学生那样有自己的朋友或自己的兴趣,他们发泄的渠道很窄.小学生的不良情绪通常有四种:①自我压抑.表现为忍气吞声,强压怒火.②自我惩罚.表现在有理说不出时打自己,摔自己心爱的东西,甚至自我毁灭.③报复发泄.表现在不知不觉中以伤害他人作为发泄心中不快的手段.例如,受到老师的批评后,攻击老师喜欢的同学.④正常发泄.表现在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不满,或者大哭、大叫一场,或者找自己的亲人、朋友讲述心中的不快,以此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钢琴艺术的高雅,无疑对追求精神生活丰富的家长们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也许是自己本身就喜欢钢琴艺术,也许是因为自己与艺术无缘,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生有艺术相伴,并没有把钢琴作为孩子将来必走的人生道路.不管他们对钢琴艺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的功效理解深浅,但他们懂得人生需要的不只是金钱物质,也需要艺术.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心里都有个没有完成的心愿,比如以前没有考上大学,以前没有进入体制内工作,以前没有当上工程师,以前读书考试成绩不好.等他们有了孩子后,他们往往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自己没有走完的路上继续前行,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自己子女排斥的,也常被很多教育者劝导到,要让孩子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家长强加自己的梦想给孩子.  相似文献   

14.
一、开设活动课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活动课中因材施教的余地很大.它可以让广大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活动,有特长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标志,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找到自己在班上的位置,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 "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语文老师,许多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在社会上,我们每个人也有语文老师,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他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语文老师罢了.  相似文献   

17.
宝玉和维特这两位爱情王子,他们的爱情悲剧折射了18世纪东西方两个不同国度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残忍.宝玉和维特在爱情的磨难中确证自己、升华自己,以致毁灭了自己,他们的爱情悲剧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有圆满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每个班集体中都有这么一群学生:评三好学生没有他们,各类学科竞赛没有他们,各种表彰活动没有他们,每次考试的最后几名少不了他们,班级中的祸事总有他们的份.他们不太喜欢引起教师的注意,也不喜欢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注意,他们处在班集体的边缘,有自己活动的小圈子.他们就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后进生.  相似文献   

19.
郭小川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两人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诗歌都与社会、人民和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但他们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无疑他们两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们的诗歌公共性异同进行了比较.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他们的诗歌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个人特色,不同点是马雅可夫斯基有讽刺诗而郭小川没有;在形式方面,虽然他们都使用“楼梯体”,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调查,很多人都患有社交恐惧症,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而已.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同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