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证据开示制度通过对证明信息的披露可以校正诉讼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提高庭审程序诉讼效率。同时,需要建立辅助的强制开示制度来完善证据开示制度。但在这样证据开示制度下的诉审双方博弈,将会出现强制开示滥用的情况。为此,应设立后置于开示程序的强制开示许可宣告制度,使法院能够引导两造运用强硬诉讼策略自行取证,化解法院职权取证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证据开示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阐述了证据开示的概念和我国证据开示方面的现状,分析了证据开示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司法实践中,由于庭审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诉讼久拖难决,影响司法公正,本通过借鉴美国、德国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构建我国的证据开示制度。首先,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和设立该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其次,确定证据开示的地点和方式、期限、范围及证据开示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证据开示制度之设立,是诉讼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之必然。确保程序公正的证据开示制度,暗含着追求案件事实客观真实及维护司法公正的实质。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从审问制向对抗制的转变,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已成为当前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则是文章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证据开示制度发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是一种成功的诉讼程序制度。我国进行民事审判程序改革.探索引进证据开示制度,通过实验,发现证据开示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以及我国法制环境的不适应。为使证据开示制度落户于中国,我们要改善法制环境,并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6.
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据查阅等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但由于没有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对证据开示的规定相对比较分散,证据开示范围较小,证据开示的主体、时间、方式以及不开示的法律后果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开示的程序具有片面性,开示费用相对较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辩护律师的职能缩水,不利于庭审的公平有序进行,诉讼效率较低.因此我们亟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7.
证据开示是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对抗式的诉讼模式中起着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目前正进行着重大的改革,现行法律存在着诸多缺陷,设立符合国情的证据开示极为迫切,这也是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颜研生 《广西教育》2013,(19):135-136
探讨规范量刑建议的法理依据、量刑建议书的诉讼价值、量刑建议信息不完整问题,重点论证证据开示对规范量刑建议书的重要意义,提出量刑建议书的规范化可从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强化对抗求证,保障控辩双方平等地掌握运用证据的需要,是促使公诉机关提高起诉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辩护律师有效行使辩护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要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就要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规则,确立以法院为中介的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的稳定途径,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单向证据展示程序,刑事证据的开示制度成为了我国司法界的热点。文章分析我国证据公示存在的问题,重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提出证据公示制度的立法,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设立都需要理论的依托,否则,立法就会失去理由和方向。本文拟从法理的角度对设立我国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进行分析,也提出了建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法律依据以及在其设立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程序的最低正义,对简易程序正当化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行政立法制度实施控制,是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其中通过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立法进行过程控制尤为必要。建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改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行之有效的民主参与和立法公开将是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抽象行政行为未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是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的法律缺陷,推行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是抽象行政行为本质的要求,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要求,完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功能是实现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立法制度实施控制,是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其中通过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立法进行过程控制尤为必要。建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政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行之有效的民主参与和立法公开将是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考试制度是一种崇尚程序正义的程序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范畴。成文法规性考试的创建与实施,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既表现为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行政行为或者政治行为。考试的核心理念是公开、公平和公正。制定国家考试法的宗旨不仅应当体现在依法规范国家考试秩序,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试规范和程序上,同时也应当体现在维护应考人员参加考试权,并为其提供方便、快速、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司法救济上。  相似文献   

16.
说明理由制度的程序价值和现实意义,即有利于保证执法公开,实现执法公正,减少执法偏差,增强决定的一致性;有利于约束行政裁量权,防止决定专横和任意,使得决定更趋于理性和正确;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个人尊严,增强对行政决定的接受程度;有利于减少行政相对人的争诉,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从而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有利于扩大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权力行为的可预测性,增强行政相对人的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基于B/S模式的高校网络选课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手工选课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现有的选课流程进行适当的有益改进,构建一个以B row ser/Server为基础的高校网络化选课系统.该系统采用流程化管理模式,整个系统更显人性化、科学化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法院内部行政化是现行司法体制改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之果,以法院院长为视角来探析法院内部行政化问题是一种路径。司法理念是制度设计和职权配置的指导性因素,我国在传统司法理念和西方司法理念的交错影响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法院运作样态。法院院长在这种运作样态下,职权配置不合理是法院内部行政化的一个诱因之一,而职权的配置又会使法院院长以不同的角色投入到司法运作过程中去,其角色的异常也是引发法院内部行政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我国行政法制的影响是全面的,因为WTO规则主要是行政法规则。从原则上讲,WTO对我国行政法制度变革提出了“服务、公平、公开、效率”四大方向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