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平安县上庄铁磷稀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矿床的特征、磷和稀土元素岩石化学特征、矿石类型、矿物组合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上庄铁磷稀土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晚期岩浆分异型矿床,并建立了上庄磷稀土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使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得到较好的解释,避免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发生矛盾,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发育的地质作用特征划分5种类型:①浆控高温热液型,包括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铁氧化物型、夕卡岩型等岩浆热液型矿床;②造山型,即变质热液型;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陆相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中的改造热液型;④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或/类卡林型)——沉积岩容矿的改造热液型;⑤热水沉积型(VMS型和SEDEX型)——水下喷出地表的改造热液型。然后,分别介绍了5类成矿系统的标志性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找出了它们之间具有成因标志意义的关键性差异;将成矿流体分为改造、变质和岩浆3个端元性成分,发现多数热液矿床具有多阶段多因复成的特点,晚阶段流体均为改造热液或有大量改造热液注入,因此指出,晚阶段的流体、蚀变和矿化特征不能用于判别矿床成因和类型,只有早阶段的特征才能准确指示矿床成因和类型。改造热液以低温、低盐度、低CO2含量为特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变质热液以中温、低盐度、高CO2含量为特征,而岩浆热液则以高温、高盐度、高CO2含量为特征;岩浆热液矿床发育含多种子晶包裹体和高盐度富CO2的包裹体,变质热液矿床发育低盐度富CO2包裹体,改造热液矿床总体缺乏含子晶包裹体和富/含CO2包裹体,大量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最后,讨论了各类成矿系统发育的岩石圈构造背景,如造山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挤压造山.变质.隆升过程,热水沉积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拉张成盆过程,古生代或更早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只能保存在增生型造山带等,提出矿床及其包裹体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探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岭地区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五道岭铁钼矿床和石发屯铅锌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指出该区多金属矿主要受控于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断裂断裂,矿体赋存在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与二叠系火山岩接触带附近,成矿类型以矽卡岩-高中温岩浆热液成因为主。该区与成矿有关的早侏罗世侵入的碱长花岗岩多成岩株侵入下二叠统土门岭组和上二叠统五道岭组。侵入土门岭组者多形成铅、锌为主的矿床;侵入五道岭组者则形成以钼为主,并伴有铁、铜、锌的矿床。  相似文献   

4.
莲花山铜矿床是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脉状矿床.成矿岩体为分异晚期的斜长花岗岩.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成矿元素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银、锌和镉,成矿期可分为5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类型: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西段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成矿地区之一。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主要金矿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浅成等特征;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鹰咀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为超基性岩和容矿火山岩,寒山金矿为容矿中酸性火山岩并混有少量基底陆源物质,车路沟金矿为奥陶系火山岩(阴沟群)、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斑岩;鹰咀山成矿时间为413±5Ma、寒山为395±46~303±10Ma、车路沟为350~410Ma;鹰咀山矿床成因为与超镁铁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寒山为与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车路沟为与斑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碲金矿。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矿床的矿体地质、矿物成分、矿物嵌布及围岩蚀变特征,初步研究认为:银铅锌矿成矿与变质岩系、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王向峰  李静华 《科技风》2013,(5):171-172
本文主要通过对乐家湾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条件、成矿阶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硅化带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8.
经综合对比辽东尖山沟金矿区与小佟家堡子金矿区,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成矿相似度,矿床成因均沿不同规模断裂构造上侵的含矿热卤水混合(渗透)大气降水形成中低温热液,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片岩、变粒岩或与盖县组片岩互层过渡带成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两者同处于尖山子断裂下盘附近,空间上属于同一套岩石组合序列,具备建立(描述性)地质找矿模式条件,本文重点围绕尖山沟金矿区从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进行论述,结合前人对辽东金矿床研究,建立辽东中低温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描述性(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低温热液铅锌银(金)矿床中银黝铜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低温热液铅锌银矿床中一般含有银黝铜矿,而银黝铜矿又是最稳定的银矿物之一。其某些标型特征又反映成矿环境及溶液中银的浓度,故银黝铜矿中银含量的多少可间接反映银(铅、锌)矿体赋存部位及矿石质量,为矿床评价提供矿物学标志。总结了一些铅锌银矿床中银黝铜矿的某些特征,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方面进行了成因探讨,对评价同类型矿床提供了矿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荒沟山金矿区位于老岭成矿带中部。本文对该地区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珍珠门组和大栗子组之间的断裂带内,严格受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系演化晚期的斑岩或中基性脉岩控制;金矿化主要与珍珠门组大理岩有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硫主要来自围岩和地壳深部岩浆的混源硫;部分成矿热液来源于大理岩,金矿与闪长岩为同源岩浆热液的产物等。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床为典型的低温热液硫化物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额尔古纳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之一,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造山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中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额尔古纳隆起区,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则主要分布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受控于韧性剪切带,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壳浅部的含金矿源层,成矿流体为变质热液与大气水热液的混合热液;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则受控于火山机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本身,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水热液的混合成分。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查宾敖包铅锌矿Ag、Pb、Zn多金属矿主要产于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P22d)地层中的构造裂隙里,估算矿石总量为178.81万t,属中低温热液矿床。文章主要介绍了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分了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质量、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3.
矿区位于努鲁尔虎山脉西段北坡,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后公地矿区铅锌多金属矿矿床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变质砂质板岩中,成矿与化德-赤峰-开源东西向深大断裂与敖汉旗复向斜交汇部位,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发现填补赤峰南部地区无铅锌矿床历史,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新的信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浙江7个地开石粘土矿床的氢和氧同位素分析数据。应用水-岩石同位素交换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这些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同位素交换平衡曲线表明,成矿热液流体起源于中生代大气降水,在300℃的较高温下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后形成环流地热水;而地开石粘土是在250~100℃的中低温阶段酸性火山岩的热液蚀变产物。此外,还概述了地开石粘土的成矿热液体系从酸性偏还原环境到微酸性氧化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花敖包特1038高地铅锌矿位于大兴安岭南西端北西坡。通过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基本查明了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与侵入岩种类,研究形成时代和接触关系,以及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种类和组合关系。用加密的取样工程基本查明勘探范围内矿体的赋存部位和顶底板岩性。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尤其是流体运移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确定了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次火山岩热液型矿床。成矿期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湖南桃江县泗里河锑矿床成因模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武 《内江科技》2012,(4):161-162
文章认为泗里河锑矿床是一个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笔者以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结合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重点关注矿质来源、矿液形成、迁移、富集方面并阐述了本矿床的成矿作用,总结得到矿床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7.
浙江平山膨润土矿成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浙江平山膨润土矿床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及氢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该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10Ma左右,热液流体是来源中中生代大气降水的低温地低水,其成矿温度大致在70-90℃之间,从而,对膨润土形成于“表生作用”和“成岩作用”的观点提出了疑义,并探讨了低温热液蚀变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关宝山铁矿床与砬子山铁矿床的体重及矿石品位数据进行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关宝山铁矿床与砬子山铁矿床矿石的体重与其全铁品位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的建立,也充分证明了这两个铁矿床成矿体系和成矿背景具有相关性,为其联合生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锡坪钼铜锡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不同类型围岩蚀变及成规律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受断裂构造带影响,形成不同的蚀变带,对钼铜锡的富集成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赤城县青羊沟铅锌银矿床的成因类型,众说不一。文章从矿床的地质特征、地层与成矿之关系,矿体与构造之关系,成矿元素具活化转移的特点,依据包体测温,铅、硫同位素组成之结果,得出该矿成因为"层控变质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