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爆论”在哲学视角上的三大荒谬处,已经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第二期拙文中指出。本文拟从科学视角上指出“宇爆论”的六大窟窿。出生在伽利略几百几十几年忌日的英国人霍金,被称为爱因斯坦以后最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1988年4月的愚人节上,首发了他的《时间简史》,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红尘:旅尼作家,一半时间在路上,一半时间在书房.出版有《红油纸伞》《红绢灯笼》《尼泊尔的香气》等. 电影《等风来》中,旅行团在尼泊尔的最后一天,大家去玩了滑翔伞.当几个人站在悬崖边,背着伞,紧张地问何时才能起飞时,教练指着山对面的树林,神秘地告诉他们:“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有多害怕,现在都不能往前冲,飞不起来的.我们要静静等,等风来.”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发明与创新》刊登了不少讨论相对论的文章。有人把全盘否定相对论的异议者称为“倒相派”,我认为这个名字不好,但这个名字没十分也有九分的贴切。原因是,在“倒相派”之中,有的学者“倒相”的气势有如大兵压境,仿佛向世人通报这样的信息:“‘捍相派’已经到了只有投降,而没有讲和的余地了。”本来,中国学者能够“为抢占基础科学制高点、跻身世界先进科技行列,作出我们古人曾经做过的历史性贡献”,这固然令中国人感到欢欣鼓舞。然而,科学并没有终结。如果我们对原来的科学理论采取“痛打落水狗”且再“踏上一支脚”的心态,这就表…  相似文献   

4.
《科技广场》2003,(7):44-44
据报道,为了揭开地球内部的奥秘,科学家们要给地球深深地钻上几个窟窿。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但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科学钻探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科学钻探工程。科学钻探是通过钻孔获取岩芯、岩屑、岩层中的液体(气体和液体),以及通过地球物理测井和在钻孔中安放仪器进行长期观测,来获取地下的各种信息。尽管给地球钻个深洞当“望远镜”很难,但科学家们却没有望而却步。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科学时报》“科普新见”栏上读到了一篇“奇文”,《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本来,“科学与迷信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科学竟成了迷信,迷信竟成了科学。奇谈之一:“科学,也常常是迷信的对象”。理由是:“科学在大众中的形象恰恰是神!”“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尊奉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这种态度,正是迷信”。我们不知道这位作者是否写过“科普”文章,是否在这位作者的笔下写出来的“科普”,是不讲科学道理的“科普”,  相似文献   

6.
飞的梦想一直伴随着我们。既使有了飞机等航空器物,“飞”的梦想仍未止步。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就希望让没有翅膀的动物也能在空中“飞”起来。他们将飞行的舞台搬到了超声波环境。近日,《自然》杂志网站报道了他们让动物在声悬浮中“飞”起来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 阳信县为全面实施“科教兴阳”规划,巩固提高全国科技先进县创建成果,将九五半确定为全县科普年。为此,县委、县府三月初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技普及年活动的意见》和《阳信县科普年实施方案》,对这一活动作了规划部署。 阳信“科普年”活动,将围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普及,力图将人们导入科学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甄里不知从哪儿得到一本叫《古老的科学游艺》的书,厚倒不厚,但是一下就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也使妹妹甄梅不禁凑了过来。她急于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使哥哥看得如此似醉如痴。“别抢别抢!”甄里就怕甄梅那一种出手快如风的功夫,“让我们一块看,一起做,怎么样?”原来书中的每个实验都附有照片或插图,对它们的科学道理也有一定解释,兄妹俩不由得跃跃欲试。反正不少材料都很容易在家里找到,而  相似文献   

9.
胡瑞忠 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还担任《矿物学报》和《Journal of Geosciencesof China》副主编、《ChineseJournalof Geoe-chemisty》、《矿物岩石》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编委。  相似文献   

10.
看到这期《创富志》,我正在参加一个叫“如何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论坛,封面闪过:《乱世英豪——危机中不倒的四个商业模式》!我一下子被雷到。在场的朋友,拍手叫好者不少,沉默者也有。  相似文献   

11.
孙子情报理论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四知”——知彼知己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孙子“知彼知己论”之“知”的内容,除“五事”、“七计”、“知胜有五”外,《地形篇》中提出的“四知”,是战场全局指导必知的内容。 《地形篇》指出: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  相似文献   

12.
最近郝柏林院士在《科学》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伪科学与赝科学》的文章,他主张“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所谓“赝科学作品”进行“证实和排伪”,以便把它们从“真正的科学”殿堂中剔除出去。 在郝院士的心目中,科学是  相似文献   

13.
卢禾 《知识窗》2007,(2):4-24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诗,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此不正是“吃”诗吗?  相似文献   

14.
“鸳鸯”一直是夫妻恩爱的代名词。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魁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鸳鸯最有趣的习性是“止则相偶,飞则成双”,在鸳鸯或双成对、形影不离的“爱情组照”中,  相似文献   

15.
宋正海先生等近150名学者提出修改《科普法》,废除“伪科学”提法的建议后,一些人从维护科学清誉的角度出发,认为废“伪”荒唐,而我们认为此事不但不荒唐,而是维护了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蚂蚁会爬,这是常识;蚂蚁会飞,也不稀奇;蚂蚁会倒着飞,就有些八卦了,但这确实是真事儿。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秘鲁东北部的  相似文献   

17.
流体流动的能量守恒与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国人》杂志2000年第3期的“科学前沿”栏目,刊登了一篇题为“流体力学的创新实验”的文章(以下简称“新”文)。“新”文作者以他的“创新实验”来证明柏努利定律是错误的,并作出结论“柏努利定律是不成立的”,然后“新”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新定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完整的古海底“黑烟囱”,这些亿万年前生长在海底的“黑烟囱”不仅能喷“金”吐“银”、形成海底矿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关。这一成果刊登在今年第1期《岩石学报》上。这一杂志是唯一入选美国《科学论文索引》(SCI)期刊源的中文地质学刊物。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硫化物矿产的发现,是全球海洋地质调查近10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因其和海底成矿、生命起源等重大问题有关而成为国际科学前沿。但因现代“黑烟囱”分布在海底,仅有美、德、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一个流传得十分久远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说:在很久以前,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了争当领袖,大战了一场。结果,共工被打败了。他宁死不屈,一头撞在西北的不周山上,把山撞倒了。那不周山原来是撑天的柱子,这一倒,天就塌下来一块,出了一个大窟窿。天河里的水就顺着窟窿哗哗地倾泻下来,淹没了田地、庄稼、牲畜和房屋。  相似文献   

20.
贵刊今年第七期发表唐发仁先生的诗两首《晨读》、《夜思》,表达了发明爱好者的生活情怀,给读者催人奋进的感觉,十分难能可贵。观其诗句,笔者自揣为作者有些担心,“清晨五点半,开灯把书翻。”“夜卧床枕上,闭眼不思眠。”如此晚睡早起,身体如何吃得消。虽有“下床新一天,”“梦中也欣然。”但常此以往,是否会“透支”身体?近日偶录得清代诗人李密庵的《半字歌》,虽然词句旧了一些,但笔者把玩数日,甚觉有趣,在此誉写一份,与唐先生及读者们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