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中所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系中有9颗行星。如今,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像行星的天体。也许,我们的地球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邻居。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这已经成了太阳系里最令人震惊的发现:在距离我们的地球130亿千米处,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类似行星的天体,体积约为月球的一半。有些专家已称它为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美国天文学家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塞德娜”。塞德娜是美洲原始传说里的海洋女神,如果按现在各行星的中文译法,或许可以译成“海女星”,因为“海王星”已经存在。这颗“新”行星比冥王…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有表情的印象艺术,它和诗一样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正如乔治·桑所说:“音乐是为想象力开拓的最辽阔的最自由的原野。”因为音乐能以丰富的感情内涵和鲜明的节奏旋律,扣人心弦,激发情感,陶冶情操,美化人格。语文教学利用音乐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1.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不久,美国政府的态度可能是 A.“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B.“一个伟大国家的责任是服务世界,而不是控制世界” C.“我们都居住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上,我们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们都珍惜自己后代的未来,而且我们自己都终有一死” D.“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现在这样拥有塑造一个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自由的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太湖,我的家     
我生在太湖边,太湖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小时候,我爱钻到爷爷的怀里昕爷爷讲太湖。爷爷总是说:“咱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太湖边,都是喝太湖水长大的。太湖的水最甜,西山的瓜果月月飘香,这儿是苏州的花果山;太湖的水最肥,东山的庄稼年年丰收,这儿是苏州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从庄子说起,因为正是他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奠定了“诗意性”的观念基础,而且也以自己的行动为“士人”树立了一个榜样。有关庄子的“自由”问题,大家已经进行了不少讨论。在此,我们将以庄子所说的“游”这一观念为中心,展开论述其“自由”意识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道”主张虚静至柔,而水最具有这个品格。它滋养利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处安于卑下,心要保持幽深而明澈,待人真诚无私,说活恪守信用,为政有条有理,办事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相似文献   

8.
《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宇宙中的恒星、行星、星云等,该部分的终结段是这样写的: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我认为这个小结是有欠缺的。第一,没有把行星包容进去,因为“发光的星星”是恒星,“每一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都是发光的,而“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也就是说,行星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行星(如金星)只不过是它反射了恒星的光。第二,详略不协调,作为前文重点介绍的恒星没有分类总结,只是一点而过,而非重点的星云却分类总…  相似文献   

9.
水必须始终有着那前行的执着,哪怕前方无路。“知其不可而为”是水最深奥的智慧。“一切错误,皆在于生命的一息之懈”,水若失去了“执”,便是一潭死水,从何再灵动得起。沧海桑田,甚至,大山会变为流水,流水也会变为大山。孔子观水,千年一叹,“逝者如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但是,在天文学家眼里,什么是行星?太阳系到底有几颗行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争论的焦点一度集中在离我们最远、运行轨道最扁、直径和质量都最小的冥王星身上。错误导致发现冥王星的发现过程缘于一个错误的理论,说起来真有点匪夷所思。而意外的发现又错误地估大了它的质量。由于质量大是太阳系行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这样的将错就错,冥王星成了太阳系的第9颗行星。太阳系行星中,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是一致公认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西方文学所具有的许多特征都可以说是源自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影响,其中“自由写作”理念无疑是最能体现“现代性”复杂的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西方文学“自由写作”理念是自文艺复兴始,经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孕育而生成。由于种种原因,“自由写作”理念与“现代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念最根本的价值却正好是“现代性”自身的异己因素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捷克诗人赛弗金尔说过:“我为能感到自由而写作。”相信这句话会让每位教师怦然心动——因为自由意识的唤醒。作文教学的路子,我们已探索了许多年,也发现了许多弊病,并在努力地纠正、改善。可是,学生思想、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最根本所在。我们必须守住这个精神家园,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3.
地球很特殊,因为它是我们的家园。它与太阳的距离恰到好处,可以接收适量的光和热。地球上有空气可以呼吸,有充足的水,这些对动植物的生存都十分重要。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34课《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讲述了水变化的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及水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时要注意: 一、紧扣“变”字,认识水的特点的变化 1.篇首设疑,提问导读。会变是水最突出的特点。课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我会变”。短短三字,经纬全文,贯通始终。教学时首先紧紧抓住这一句设疑:①“我”是谁?  相似文献   

15.
先民赋予了“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可以组成很多成语,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一”字的丰富含义和用法,同时“一”的意义有所不同,读音也不完全一样,而“一”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用法.因为“一”的词义丰富多变,用法灵活,我们只有全面掌握它,才能准确理解“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才能把握“一”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曹亚娟 《新疆教育》2012,(21):196-196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这两位化学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因为化学的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是实验的结果。那么我们化学老师如何才能使化学实验教学达到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不是管住人,而是通过教育给人以自由,培养人的“自由精神”,因为自由是人性完善的主要力量。“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的议题。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升华哲理     
所谓哲理,就是哲学道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原理、普遍道理.如初一语文课本上冰心的诗句,说“成功的花儿”,当初付出了“奋斗的眼泪”和“牺牲的血雨”,就讲了一个最根本、最普遍的道理,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经过奋斗与牺牲.这道理谁都不会例外,这就是它的普遍性;说它是原理,指它是根本道理,相关的具体道理都由它派生出来,如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具体事如何处理,都要从它出发去考虑才能走向成功.生活太宽广,太复杂,哲理能为我们提纲挈领,化繁为简,指示方向,所以读着它会感觉心里亮堂.又因为它内涵丰富、深刻,所以读来会感到隽永,有“嚼头”.这些都是哲理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特别令人喜欢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说到讲故事。我想每位教师讲的故事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因为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手段之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都喜欢听故事,但“讲故事”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把握的一门技能。说它是最简易、方便的教学手段可以:说它是最难掌控的一种教学手段也可以.就看我们教师挖得有多深。今天就和各位教师一起来挖一挖“讲故事”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