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六 《小学生时代》2013,(10):30-33
前段时间,有一个主题是“教育的中国梦”的演讲会。其中一位记者说,10年前,她去采访一个贫困山区里的孩子,这个孩子有个“大大”的梦想:走出大山,去大城市上大学。10年过去了,孩子来电告诉她,那个梦实现了!中国梦,其实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情怀     
说起母亲,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是家的感受……而母爱又是多么博大。我认为,一个女人在孕育另一个新的生命时是最伟大的,她们要承担很大重量,承受巨大的痛苦,抵抗临产时的畏惧,当她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时,她会倾注她所有的爱让孩子幸福。在重庆,有这么一位母亲:她十七岁时高位截瘫,本来是不可能怀孕的,但上天怜悯她,她开始孕育小生命了。但她毕竟与别人不同,她得剖腹将孩子取出,否则孩子会夭折,但假如她剖腹,也可能她与孩子只能存活一个。这时她毅然选择留下孩子,她说,她是多么希望亲手带大孩子,但她也许没这个机会。所以她每…  相似文献   

3.
我女儿10岁了。在她4岁那年,我的家成了单亲家庭。大概没有人在十月怀胎时,就会想到当个单亲家庭中母亲这个角色。面对孩子,单亲家庭中的母亲往往更容易落入这样一个误区:孩子聪明乖巧,就沾沾自喜;孩子一有问题,就觉得丢了脸,毁了自己的希望。其实孩子虽小,却不是母亲手中的胶泥。他有自身的成长规律,单身母亲,虽然处处为难,但也要按孩子成长的规律办事。女儿刚上小学时,班主任经常“告状”,说她上课不听讲,下课捣蛋,又爱撒谎。有一次我出差了,她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一个小姑娘,成绩平年,但每天她都会很早去学校。每当她第一个推开教室,总有一种自豪感:我是第一!直到有一天,她将这个秘密告诉与她一起上学的朋友,她的朋友恶作剧地抢先一步进了教室,这个小姑娘委屈地哭了。因为这是她当时唯一的第一啊!每个孩子小小的心灵里都有当第一的愿望,这是孩子最纯真的心情。如果孩子拥有认为自己是优秀的  相似文献   

5.
人性的光荣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和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小球,每个球上系着一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眼枯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就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没作过多解释,随即对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个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7岁的孩子随即也拉出了球,最后,那个10岁的孩子也把球拉出来了,前后用了不…  相似文献   

6.
钱芹 《中国教工》2014,(4):40-40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开国总理周恩来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有个故事说,霍懋征的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有一次霍懋征上课提问,这个孩子突然举手发言,可是问到他时,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霍懋征很纳闷,课后问这个孩子。孩子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懋征敏锐的心感受到了孩子强烈的自尊。于是,她和孩子约定,  相似文献   

7.
正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训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  相似文献   

8.
连娜·克拉西尔尼科娃是居住在基辅的绘画艺术家。她还在艺术大学念书的时候就开始专注于教学方法。她毕业后留在大学的绘画系工作。她10年前建立的学校工作室,后来变成了一所艺术学校。这个学校现在大概有50个从6岁到17岁年龄不等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早教在线     
Q我家小孩性子挺急的,她想要的东西要是得不到,或者有什么没听她的,她就拼命甩头,要不就用力拍打东西,还大声嚷嚷。才10个月的孩子就这种坏脾气和急性子,我真苦恼。10个月的宝宝,习惯正在形成中,这个时期的引导很  相似文献   

10.
<正>1.你弱势,对方强势某一天,有位妈妈去学校接孩子迟到了,一个人贩子抓住机会,趁机哄骗她的孩子。骗子说:"哎呀,小朋友,我东西丢在厕所了,你能不能帮我去找一下?"她想把孩子引到厕所里,好让同伴下手。结果她连续问了三遍,这个孩子一直摇头,她恼了,说:"你这孩子,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小孩儿瞪了她一眼,跑到老师身边去了。人贩子看这个孩子机警,马上转换目标。不到十分钟,他们骗到  相似文献   

11.
王楠 《下一代》2012,(10):21-21
我们班有个小女孩,名叫小雨。刚入学时我就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们也不怎么有交流,如果不是我主动和她说话,或者叫她发言,她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倒是成了守纪律的小模范了。我把她的表现和家长聊了聊,了解到孩子在家里很开  相似文献   

12.
正翠翠原名黄翠琴,1988年进入市直某幼儿园担任保育员一职。20年如一日,当年被人称为"漂亮阿姨"的翠翠至今仍魅力不减。她最喜欢做的事是和孩子们聊天,最擅长的是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再调皮的孩子在她的劝说开导下都低头认错。记得有一次,她对一个孩子整整说了一个半小时的话,一句重复的话都没有,愣把一个超级有个性的孩子说得眼泪哗哗地流,要知道这个孩子就算他父亲狠狠  相似文献   

13.
谁先“逃命"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她在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之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球,每个球上系着3根线。老师对3个孩子说,这3个球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她在三 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之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球,每个球上系着三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对着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位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球,接着7岁的孩子也拉出了球,  相似文献   

15.
许兰平 《成才之路》2013,(31):37-37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力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没看下文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让这个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可从作者女儿的口中,我知道这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她和班上大多数同学选择的是:建议生下来,给予这个母亲一点希望——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6.
我是后妈,老公和前妻有个6岁的女儿。我是在老公和前妻离婚后经人介绍与他认识并结婚的,婚后我对这个孩子挺好的,经常给她买衣服、买她爱吃的东西,但孩子对我就是不亲。我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有一次她还趁我不注意时打开空调,让刚出生十几天的宝宝冻着。我真害怕她以后还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这个天使虽然少了一双能够自在飞翔的翅膀,却有一副善良的心肠。这一学期开学时,发觉自己带的新班级里,有一位特别的学生小安。她是中度智能障碍的孩子,她的父母亲希望她能够“回归主流”,与一般正常的孩子进行互动,所以来到了我的班级。她看起来相当瘦弱,很怕生、很害羞。这也  相似文献   

18.
河在远方     
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一片树林,一条河,或者是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我们住在城市里,我们熟悉的声音是铁器的碰撞。有孩子问我,叔叔,井?井是什么呢?我给她讲井。给这个孩子。她九  相似文献   

19.
昨晚一位家长打电话,说起孩子期末考试的分数,我说孩子这次考得不错,近段进步很大,她妈妈也说是比原来有进步了,但孩子回来不高兴。这时我猛然想起:昨天放假时给这个孩子发奖状了吗?不发优秀少先队员,起码应给她发一张进步大的奖状,发了吗?我在问着自己。我还不好意思的直言问家长,就让孩子接电  相似文献   

20.
周庭 《班主任》2011,(9):65-66
她叫"月儿",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舞也跳得特别棒,妈妈对她的要求很严。四年级的她已经在校外学了初一的内容,英语考试每次都是拔尖的。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却成了我班的"特殊"女孩。这个孩子特殊:她的身世很特殊,她是被亲生父母"送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