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底,而倒的动作不规范也有可能使杯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影响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课本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收集和使用二氧化碳也不够方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没有安排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便于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性质实验,我利用废品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3.
正实验是化学教学和研究永恒的话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再次明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除了必做的实验外,鼓励开展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学生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二阵地。家庭小实验追求微型化、原料易得、实验易操作、安全性高,它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负担。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4.
乙炔制取及性质的实验探讨佟承梅(福建三明一中365001)《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要求做乙炔制取及性质实验.按照课本的要求,制取乙炔采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从而得到平稳乙炔气流.事实上,用饱和食盐水仍然得不到平稳的气流,特别是学生用简...  相似文献   

5.
将用过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洗净消毒后 ,做为仪器用于化学实验 ,实验效果很好。对于缺少仪器的农村学校很值得提倡 ,亦可做为学生家庭小实验的仪器 ,由于其具有可加工、组装的特点 ,一物多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此为基础 ,组建了自己的化学小实验箱 ,用于家庭小实验和学生实验 ,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现将师生制做的一些仪器及实验介绍如下 :  一、制作多功能气体发生器此多功能气体发生器可用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制取气体的实验 ,如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相似文献   

6.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但按教材方法进行操作,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  相似文献   

8.
1 用注射器演示气体定量实验 医用注射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用它演示污染性气体实验时不会产生污染;它还能将气体的制取与气体的性质实验联合一起完成;更可贵的是,一般化学仪器无法完成的实验,如气体的定最实验,用它来演示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实验效果好。以下两例实验事实,就充分说明了注射器在优化化学实验设计中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1 简易的气体发生器(1 )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用品 :干燥管、广口瓶、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小玻璃珠、锌粒、稀硫酸 (或碳酸钙、稀盐酸 )操作方法 :在干燥管的细口内放一粒玻璃珠 ,再放入少量锌粒 (或碳酸钙 ) ,塞好单孔橡皮塞。在广口瓶内加入稀硫酸 (或稀盐酸 ) ,将上述干燥管放入广口瓶内 ,使酸液恰好浸没锌粒 (或碳酸钙 )为止 ,立即产生大量氢气 (或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 1a,若不用时 ,则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 ,反应便会自动停止 ,效果很好。装置特点 :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 ,但装置简单 ,使用方便。反应物用…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我对课本上有关其性质的两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实验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迷你制氧     
我校是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学校 ,九年级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 )第 33页指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但未要求具体制取方法。为了挖掘教材潜在的功能 ,笔者组织学生对双氧水催化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1 学生部分作品的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操作要点①分别向A中加入适量 10 %双氧水溶液 ,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②通过挤压 ,使A中双氧水进入B内 ,反应制出氧气。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3 优点①所制仪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②所用材料源于生活中的废弃品或易寻物品 ,有利环…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属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部分内容。本节教材实验多,联系实际多,思想教育因素多,是教材第一次较全面介绍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7页关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课本是采用试管操作,分几步完成,操作不便。笔者从优化实验的简捷性出发,对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改进氯气的制取和性质演示实验装置,成功设计了两个绿色简便的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5.
就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现象的真实性和是否有理论依据,结合用二氧化碳排出空气制备一氧化氮继而进行一氧化氮性质系列实验、白色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以及用铬氧监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等创新探究性实验实例提出了审视与建议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该装置所用材料化学实验室基本具备,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实验现象明显,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除了水中白磷燃烧实验外,能满足中学化学中大多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演示。尤其对于污染性气体实验,有很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设计制作了臭氧气体的制取和表现其强氧化性的简易实验装置,填补了再前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个空白,它让学生能够真实观察到臭氧的存在,直观感知臭氧的性质,是一种简便易用效果很好的课堂演示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8.
一、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二、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可完成一系列实验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同时 ,实验中消除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性很强。2 .用途本教具可演示下列实验 :( 1)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NO2 的实验。( 2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NO的实验。( 3) NO难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4 ) NO的还原性实验。( 5) NO2 易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并能检验 NO2 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 NO和硝酸。三、制作材料10 0 m L锥形瓶 2个、50 m L分液漏斗 1个、31mm× 170 mm具支试管 1个、弹…  相似文献   

19.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20.
电石与水反应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主要操作部分 ,该实验有两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 ,即使是用饱和的食盐水 ,反应也较为激烈 ,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跑掉 :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螺旋状泡沫外逸 ,影响实验的进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 实验研究(1)在电石上加少量的乙醇 ,让乙醇将电石浸湿 ,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逐滴加水 ,电石与水慢慢反应 ,产生乙炔气体 ,几乎没有泡沫产生。乙醇不与电石反应 ,乙醇有稀释水的作用 ,同时乙醇可以降低由氢氧化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