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轩廊是传统民居中起过渡室内外空间作用的大木作装饰构件,常见于厅堂前方,既能增加建筑进深层次,又能直观反映民居主人的文化品味与社会地位。闽东北地区传统民居轩廊装饰的营造技艺与装饰特征,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大量闽东北地区轩廊的样本图片,运用建筑测绘与图形类比等方法,发现其装饰风格受多因素影响并体现景观差异性,其中边缘地区的装饰特征与浙南地区尤为相似。对闽东北地区传统民居轩廊装饰进行研究,既能丰富闽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理论研究,又能为后人研究该地区建筑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传统环境设计教学框架技术被动的局限性之后,以河北北方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4年级住宅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本体和建造逻辑出发,试验性地提出"将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课题融入住宅设计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设置、内容成果到操作方法做了尝试,改变技术被动现象、融入空间建构理念、强调地域文化在住宅设计上的体现是增强区域性设计教学特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武淼 《华章》2011,(24)
文章以河南民居建筑的古风貌特色研究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关系,并将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融入到现代居住建筑中来.提出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石板房建筑历经多年的历史发展,仍然被部分当地居民延用的一种建筑形态,并构成了我省北部山区的地标性民居建筑群聚落文化,该论文以豫北山区传统石板房民居资源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资源的特征,多层面深入发掘其自然、人文环境、造型特色、文化内涵等因素,更好的实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改善豫北山区人居环境,从而实现新农村民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粤东客家传统民居背山面水,外闭内敞,风格独特。本文从适应气候的地域性、适应灾害的防御性和适应人文的教化性三个方面论析了粤东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徽州传统民居单体和群体形态的调研,结合其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建造技术对徽州地区人居环境的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进行研究.从而对徽州民居的更新与整合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民居建筑不仅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这一地区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特殊性等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满足一定实用性、体现一般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反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是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形态学角度出发,在福州特殊的文化背景、地域性特征基础上,解析三坊七巷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平面形式、空间组织形态、围合方式等的特点;指出三坊七巷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九个单元要素特点及独具地域特色的群体空间布局方式,为现代建筑继承传统民居院落特征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南传统民居装饰图案取材丰富多彩,应用在民居中各个部分,有窗格、门格、木雕、砖雕、铺路等的装饰图案,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人文等。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形成也是装饰图案形成的过程,因此建筑装饰图案研究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而言,不同地域的物产差异导致地区建材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气候差异导致地区建筑形式的差异,不同地域日照的差异导致地区建筑布局的差异,不同地域地势的差异导致地区民居建筑的差异,不同地域宏观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地区园林建筑风格的差异,不同地域资源差异则导致了地区佛教建筑的差异。因此,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也要重视对其中地域差异性色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致广大而尽精微,分别从传统村落市镇景观、民居住宅分析、传统民居室内设计、传统民居室内装饰意匠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深入的考察研究和创新诠发,四部专著自成体系又相互辅彰为有机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所营建的整体架构,这在中国传统民居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是前所未有的,具有不可取代的学术地位、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晶 《华章》2013,(14)
于田县民居采用生土和木材料;在建筑结构上以木结构建筑体系和土木混合结构体系为主;在平面布局上是内向型的封闭空间组成的,平面组合主要有中厅式和排列式两种方式。当地人因地制宜的创造出适应当地环境的民居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通常会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特色的表征形象加以运用到具体设计中,传统民居指的是民间形成的各类居住建筑,本文研究元素以汉族民居为对象,虽然同为汉族民居,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居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民居风格由大不相同;而传统民居的装饰元素,指代的是建立在民居建筑基础上的传统细部元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运用生态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提供依据,也为当代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创作提供帮助,以生态建筑的视角,从保护自然大环境、创造舒适小环境、对资源的少费多用和防灾减灾4方面,对福州传统民居进行解析,探究其中有价值的生态适应性策略和技术,揭示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根源。  相似文献   

15.
民居作为传统的住宅模式,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文化的积淀.毛南族作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民居建筑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特殊性等地域性特征的影响,有其简易性、经济性、实用性、淳朴性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挖掘毛南族传统民居的合理因素,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毛南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圩堡,亦称圩寨,是皖中、皖北、豫东、鲁西、苏北一带曾广泛存在的一种民居形式。江淮圩堡是伴随着清朝中晚期农民运动和地方士绅团练而兴起的一种防御性聚落,现存遗迹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肥西、霍邱、六安市金安区和河南东部等地。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纂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将其列为江淮地区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在建筑形制上,圩堡是以“外壕内宅”为主要特征,由水利系统、防御系统和居住系统共同组成的集生活、军事、防洪、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防御性聚落。从类型上看,现存遗迹多为地主庄园圩。文章主要选择合肥地区兼及部分皖西地区的圩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圩堡的概念、形成与历史变迁进行了长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宗教信仰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深入探析了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解读了羌人浓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守护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提出了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传统四合院作为一种内向性空间,其门楼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文章借用生物学领域中的基因概念,将其应用在传统民居研究中,结合景观基因理论形成门楼造型文化基因的识别体系,以此探讨河南传统民居门楼造型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动因,并从中选取重要基因要素建立文化基因图谱,为研究传统民居文化提供新的探索,以期为河南传统民居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