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对内蒙古赤峰市周边地区蚯蚓进行染毒,研究了赤峰市周边地区普遍使用的博士1:4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单一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引起蚯蚓中毒或死亡,滤纸法48h时博士1:4半致死浓度(LC50)为2.8732g/L.自然土壤法14d时蚯蚓有明显中毒现象,但无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对内蒙古赤峰市周边地区蚯蚓进行染毒,研究了赤峰市周边地区普遍使用的灭蝇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引起蚯蚓中毒或死亡,滤纸法48h时灭蝇胺半致死浓度(LC50)为2.27g/L。自然土壤法14d时蚯蚓有中毒现象,但无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云烟85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h和吸水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分8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种子萌发至24h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种子萌发至72h时,种子内的粗脂肪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云烟85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h和吸水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分8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种子萌发至24h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种子萌发至72h时,种子内的粗脂肪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7,(6):47-50
为了探究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烟草蚜虫的生物防治效果,采用超声辅助乙酸乙酯回流提取法制备提取物,并测定提取物中胡桃醌含量,研究提取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烟蚜的毒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处理24 h和48 h后对烟蚜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提取物浓度为20 mg·mL(-1)时,在48 h的死亡率最高,可达到66.4%;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烟蚜也有较高的拒食活性,在处理48 h后,拒食率高达70.2%。同时,在不同作用时间下,研究发现当浓度为10 mg·mL(-1)时,在48 h的死亡率最高,可达到66.4%;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烟蚜也有较高的拒食活性,在处理48 h后,拒食率高达70.2%。同时,在不同作用时间下,研究发现当浓度为10 mg·mL(-1)时,处理48 h后,拒食率仍可达到42.3%。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烟草蚜虫有较好的毒杀和拒食作用,并且呈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种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急性毒理实验,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涡虫毒理作用的24 h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7.209 g/L.在安全浓度条件下,选取0、0.5、1、1.5、2、2.5、3 g/L七个浓度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4 h.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石油污染物浓度的升高,CAT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SOD酶活性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GSH-PX酶活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说明涡虫对石油污染物非常敏感,可以为石油污染检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硒镉联合作用对番茄根尖细胞遗传学效应,用不同硒浓度和100μmol/L镉联合处理番茄根尖24 h、48 h、72 h、96 h,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单一镉处理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而毒害加深.硒镉处理时,硒浓度低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下降,高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升高,但浓度过高时,微核率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反而有所降低,表现出低浓度硒对镉的毒害有缓解作用,高浓度硒与镉协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福寿螺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Zn^2+浓度分别为0、1、2、5、10mg/L时,于不同暴露时间(12、24、48、96h)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1、2mg/L)的Zn^2+处理组在24h内对福寿螺肝脏SOD活性起到诱导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减弱,在96h时下降至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而中、高浓度(5、10mg/L)处理组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在各浓度组的胁迫下,CAT活性在12h时升高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下降趋势.MDA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10mg/L96h时达到最大值.Zn^2+会对福寿螺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SOD、CAT和MDA指标能有效评价Zn^2+对福寿螺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内(24、48、72h)福寿螺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重金属污染物对福寿螺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影响,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铬(Cr3+)、铅(Pb2+)、铜(Cu2+)对福寿螺的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在Cr3+的胁迫下,福寿螺肝脏内的丙二醛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u2+胁迫下,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最大浓度72h时达到最大值;用Pb2+处理时,MDA含量显著上升,但各浓度在72h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作用下PC12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PC12细胞对DMSO的耐受剂量.按照一定浓度梯度(V/V)将DMSO加入培养液干预后的24、48和72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O/EB染色前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结果表明:DMSO浓度为14 mL/L时,24 h内90%的PC12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整,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浓度提高到20 mL/L时,24 h时细胞生存率可下降27%,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存率进一步降低;24、48和72 h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31.4、23.9和19.2 mL/L.因此,对PC12细胞而言,24 h内的应用终浓度应低于14 mL/L,干预时间如需延长,DMSO的应用剂量应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甜菜具有良好的耐盐性.为了阐明盐胁迫对甜菜幼苗的生理伤害以及甜菜的适应变化,以甜菜品种T510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在浓度为280 mmol·L-1的盐溶液下胁迫48 h,在胁迫处理0、3、6、12、24、48 h后分别取样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幼苗在短期盐胁迫下幼苗生理伤害和适应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甜菜幼苗在胁迫12 h时气孔交换参数、相对含水量达到最低值,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达到最高值,说明盐胁迫12 h对甜菜伤害最大.胁迫12 h前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快速增加,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植株失水.胁迫12 h后,由于植株体内Na+和Cl-等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增长减缓.在逆境条件下甜菜植株能够通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来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被测试材料纯净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饮品作为实验材料,比较其处理前后蛋白质含量测定值的差异。结果显示,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会影响测定结果,未经脱脂处理的材料测定值高于实际含量。建议:在测定鸡蛋清蛋白质含量时可以经滤膜过滤减少结果误差;牛奶中蛋白含量测定可以通过脱脂处理减少脂肪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可选择市场上的脱脂牛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3.
以染色体较大、容易观察的大蒜为材料,将不同体积分数(0.1%、0.3%、0.5%)的甲醛水溶液作为诱变剂,分别处理大蒜根尖24 h、48 h、72 h和96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醛溶液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和微核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蒜根尖细胞对甲醛的毒性反应比较敏感,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醛水溶液均能使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且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醛处理均可诱发细胞微核的产生.结果表明:甲醛对大蒜根尖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甲醛浓度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对Cr(VI)的耐受性,以及铬对黑藻的毒害影响,通过水培实验测定了黑藻在不同浓度铬溶液中培养一周后,其体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的增大,黑藻中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逐渐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DO)逐渐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DO不断减小.黑藻对铬的耐受浓度为15-20 mg·L-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对Cr(VI)的耐受性,以及铬对黑藻的毒害影响,通过水培实验测定了黑藻在不同浓度铬溶液中培养一周后,其体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的增大,黑藻中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逐渐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DO)逐渐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DO不断减小.黑藻对铬的耐受浓度为15-20 mg·L-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A和NAA处理组合对驱蚊香草增殖过程中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BA和NAA与BA互作对糖含量有极显著效应.而处理时间对蛋白质含量表现极显著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继代周期不宜长,驱蚊香草增殖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 NAA0.4~0.8mg/L BA2.0~4.0m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和大豆DNA溶液浸泡法将外源DNA导入小麦的研究,获得了蛋白质含量18%以上的优质变异株183个,其中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4株,最高22.0%,湿面筋最高为45.09%,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变异较为突出,分别较对照增加1.5~6.0个百分点和3.0~9.02个百分点.证实了DNA片段的浸泡效果明显优于全长DNA,浸泡时间以48h的效果最好,24h的次之,10h的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蚯蚓活动对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对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和露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蚯蚓显著提高了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未接种蚯蚓的处理比较,12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24.53%,放线菌增加了39.46%,真菌增加了29.71%,总量增加了25.81%;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18.18%,放线菌增加了29.45%,真菌增加了16.24%,总量增加了21.14%.4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42.71%,放线菌增加了39.08%,真菌增加了36.92%,总量增加了42.53%;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33.69%,放线菌增加了22.29%,真菌增加了20.71%,总量增加了32.73%.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增幅均高于接种蚯蚓的露地土壤.其中4月时接种蚯蚓后的温室土壤的细菌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蚯蚓液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蚯蚓液对黄瓜在幼苗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浓度蚯蚓液对黄瓜幼苗的营养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MDA和膜透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喷施蚯蚓液200倍液时,黄瓜幼苗生长效果最好,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升了51.4%、32.6%、21.7%、78.8%,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有显著提升,且大大降低了黄瓜幼苗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结论:通过叶面喷施蚯蚓液能使黄瓜幼苗叶色浓绿,茎秆粗壮,能有效促进黄瓜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可推荐其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上进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蚯蚓体内有极高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等酶类,利用这些酶水解自体蛋白,使之成为可溶性的小分子活性肽和氨基酸。蚯蚓中的氨基酸组成与禽畜体内组织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相仿,并且水解产物中含有抗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等多种功能的活性多肽。本实验为研究蚯蚓对菜粕中的植物性蛋白的水解作用,为利用蚯蚓处理植物蛋白,生产新型高质廉价饲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