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湘西夯沙乡苗族原生态苗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传承。但是,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剧烈的今天,湘西苗族服饰及其文化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用性和消费水平都大大降低。了解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特点,研究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的瓶颈,以期为湘西苗族服饰在多文化竞争中突围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款式反映出苗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图案中的纹样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形式美。本文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入手,着重研究苗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从而反映苗族服饰的文化体系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是其分支,其服饰除了苗族服饰的共性特点外,还含有大量的可用于教学的数学元素:服饰中的数量元素、对称图形、多种几何变换以及数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之一,其品种丰富、色彩鲜艳、魅力无穷。透过其苗族服饰的纹样图案,我们可以窥探其丰富的教育意蕴。湘西苗族服饰纹样能对儿童进行美轮美奂的形式美教育、民族自我认同和自豪感的品德教育、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湘西苗族在历史迁徙中,不断地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其传统服饰款式也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发展过程,它的生存与传承也是与其生态系统调适以求平衡的发展过程。从生态适应视角来考察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发展对当今社会生活和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湘西题材小说作为沈从文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30年代普遍批判乡土世界的落后与衰败的浪潮中,反其道而行,为大家描述了遥远的湘西世界的自然风土民俗,苗族服饰以其极具自然美和装饰美的特征,为湘西世界披上了斑斓外衣。论文拟对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苗族服饰描写进行探究,分析其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苗族祭祀与《九歌》有紧密的文化渊源,甚至可以说《九歌》直接影响着湘西土家族苗族祭祀。通过考察不难发现,湘西祭祀不仅是服饰、祭祀展演程式、祭祀对象对《九歌》有继承,而且祭歌在内容和语言上也对《九歌》有继承。  相似文献   

8.
湘西苗族服饰艺术绚丽多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民族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美术教育或者素质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情景。湘西中学美术教学应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把湘西中学美术教学与苗族服饰艺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此强调本土文化对创新性思维教学的作用,实现素质教育及中学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现今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苗族服饰最绚丽,最繁杂.关于现今苗族服饰的形成和演化,有的学者认为是中原服饰影响的结果,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唐代的遗风.笔者通过中原服饰和苗族服饰的历史比较,以及苗族服饰学习中原服饰的历史条件分析,认为苗族服饰是自源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本民族厚重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湘西苗歌是湘西苗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根据调查湘西苗歌传承断代的现象已相当严重,湘西苗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相当严峻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苗族服饰的造型、色彩、图案三个方面论述苗族服饰的产生过程、苗族服饰的特征内容,挖掘苗族服饰创作的源泉与深厚的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开阔视野,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为自足点,从当地风情文化,审美情趣,探讨如何在平面设计上有何启示,将以生活中有关的动物、植物、一些图形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生动而又活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在图案上重于形的表达,这种想象突破了规则中的条条框框,发挥了人们的自由想象,超越了现实的界限,以至于留传至今还依然闪耀夺目.  相似文献   

13.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苗族服饰中的盘瓠形象结合历史文献以及苗族传说来探寻苗族的盘瓠崇拜意识,可以揭示出苗族盘瓠崇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胞纯情,乐观的传统美德,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鼓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民间艺苑中的一枝奇葩。简略地探讨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风格特点、表演形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是了解与认识湘西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与开发被现代文明边缘化、濒危化的湘西苗族鼓舞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并建立制度化的保障机制,通过恰当处理民族旅游与苗鼓艺术的关系、建立政府行为与苗族鼓舞的互动模式,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湘西苗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淳美斑斓的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记录了苗族历史发展,被称为是苗族"史书"。苗族服饰能获此美誉,是与其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密不可分的。以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苗族服饰为例,对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普底的苗族有着深厚的服饰文化传统,这里的苗族服饰在服饰结构、服饰制作技艺、服饰审美各方面都不同于其他苗族。伴随着旅游开发的迅速发展,普底苗族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普底苗族服饰走向市场化,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正在淡化,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正在被遗忘,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是一位拥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三族血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同时期的湘西苗族书写,因其创作时关注点的转换、生存处境的改善以及社会思潮等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各具特色。论文以沈从文北京初期~((1))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的湘西苗人的宗教信仰、生存境遇为切入点,管窥湘西苗族的民俗文化、湘西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北京初期的沈从文对湘西苗民的心态,借以探究沈从文北京初期湘西苗族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其表演时间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傩舞。傩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人丁繁衍和祈祷农业丰收。傩舞是苗族祭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祈福和祝祷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善良的品格。本文主要从湘西傩舞文化内涵、湘西傩舞发展现状以及湘西傩舞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讲解湘西苗族傩舞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