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单是教师“教”的结果,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文本,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自我感悟,从阅读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阅读感悟能力呢?我的实践是: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阅读,让“自读”孕育“自悟”。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细细品,深入悟,感受文本的内涵。品读感悟能力可以说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最近一连听了十几节课,在听课中,我可喜地发现老师们都能抓住精读文本中的重点语段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路 作为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不困难,然而这篇教材篇幅较长,容量较大,怎样描述感人的情境?运用怎样的方法来感悟这感人的情境后面所蕴涵的价值观呢?这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潜心品读。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教师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等创设出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共同营造读的磁场,让读贯穿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读中不断呈螺旋式上升,从而真正走进天鹅的内心世界,体味文本强烈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实现文本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体味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多元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它应基于教学,具有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实现"两个走向"——从"解读"三维走向"教学"三维,从"平面"解读走向"立体"解读。  相似文献   

6.
一、读中感悟,真真切切地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所得到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钟老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上,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自己提出阅读不能解决或想知道的问题,并通过读书和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课正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和语言现象的理解、感悟,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直至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恰当表达的过程。因此,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五步目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富有语文味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即引读启智——初读感悟——精读理解——品读体会——延读拓展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感情诵读,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感情诵读,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是基于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读懂”文本,是进行感悟式教学的一般要求。学生自读和教师导读,都离不开“悟”。读悟是感悟式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要在师生"抛"与"接"的互动中见"真义"。要让学生在"读"中赏景、体情、悟理。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曹华老师正是以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这节课在教师自己"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了音乐美、读出了散文美、读出了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进了语文世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新课标中也突出强调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倡导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近期,笔者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悄然掀起了“读步课堂”的热潮。从课初的初读,再到分自然段精读,教者在朗读形式上不断翻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配上音乐读、小组赛读等。这样的一读到底,不仅给听课者造成了听觉疲劳,而且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只是“到此一游”。一言蔽之,肤浅缺乏深入,低效而又费时,盲目缺乏“行为指向”是目前课堂朗读教学的主要弊端。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国标本5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本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中积极参与发现、质疑、研读、思考.通过抓住课文中重点的句子进行品词、品句、品读,学生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表达方法,突出了阅读教学重朗读、重理解、重感悟、重积累和重运用的特点,让学生在以读悟语、以读悟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背景,对创设读的情境,体验文本情感;设计读的问题,感悟人文精神;开展读的活动,深入文本对话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取得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理念】《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语文》四下的一篇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到成为好朋友的事。本课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描写的作用,以读促讲,以读促悟。交流时"悟",悉心思考时"悟",既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在情感,又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立足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走近一份平凡,体验一段生  相似文献   

17.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析句,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尝试探索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我采用“读”与“悟”相结合的教学法,按照“自读感知———选读自悟———精读感悟———赏读自得”四个环节来设计这节课。一、自读感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读进"是一种"扫描"、"存盘",那么"悟出"则仿佛电脑的输出。悟,在整体上把握,在评价、读写中拓展。悟的过程,更多的是分析、比较、综合、联想,从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认识。阅读让生命吸收了精神的养料,感悟是对生命高度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读"具匠心,学生才能恍然大"悟"。一、"读"具匠心,在读中吮吸文本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形式有很多。如:①有层次地读。初学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找出疑难,自己先想办法化解,然后找中下水平的学生读,从中发现问题,有针  相似文献   

19.
<正>我在中学阶段的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优选了"体验、感悟"策略,并坚持勤于实践,精于探究。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践,终于找到了与文本近距离接触,沿着"遵路、入境、悟神"自学之法实施"体验感悟"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据此,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紧紧联系"遵路、入境、悟神"六字法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文本,生成能力。一、引导学生"遵路"阅读,零距离主体学习文本在语文阅读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时间是宝贵、有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鼓励他们多读,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读。同时,注重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