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诸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曼斯菲尔德花园>中的范尼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认为简·奥斯丁是个具有浓厚"灰姑娘"情结的作家.奥斯丁善用灰姑娘故事来处理人物的婚姻爱情,旨在提高19世纪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是奥斯丁强烈的道德观与教育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4.
<紫色>与<祝福>两位女主人公迥然相异的命运说明,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自我反思过程是女性在反抗压迫,寻求自我价值中的关键因素;女性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女性解放的成败与否.另外,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千古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震荡心灵.本文试图从美学特征的比较上探索一下两部作品的美学差异现实精神与浪漫情趣、情景交融与情理结合、粗犷坦率与悲壮激昂.及其形成的根由.从而寻觅到它们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更进一步吸取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时代的召唤,30年代出现了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生人妻>、萧红<桥>等3篇反映农村妇女的短篇小说.女主人公同是处于水深火热、倍受欺凌的命运中,但面对命运又各有不同表现.3位作家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时运用的艺术手法也不同,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6):F0002-F0002
《名利场》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长篇小说。作品取材于19世纪英国的中上层社会。小说描述了聪明伶俐的漂亮姑娘蓓基不堪忍受贫穷的日子,一心要摆脱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她便不择手段地谄媚奉承、走小道儿钻后门,攀上高枝。她的同窗好友、富商的女儿爱米丽亚,却懦弱温柔,任凭命运的摆布。两个人的命运此起彼伏,充满波折,构成一个引人入胜却又动人情感的故事。作品通过两个女人的人生之路,逼真地描绘出一个利欲熏心、道德沦丧的名利场,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8.
"瘫痪"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依斯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所反映的重要主题.作者通过揭示19世纪都柏林狭隘瘫痪的社会现实,和此种社会环境对都柏林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来表现主题,他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内部性格和精神品质的剖析和展现,使"瘫痪"主题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更深入细致的表现.<痛苦的往事>中主人公达菲先生是小说集中都柏林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对这一人物进行剖析,并从他所代表的成年都柏林人的精神生活入手,来解读和分析小说集主题"瘫痪",进一步展现"瘫痪"在人物内在精神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简爱》和《蝴蝶梦》作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两部作品随时隔近一个世纪,而在文风及主人公塑造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试从两部作品的情节模式、叙事角度、哥特风格等相似性及作品在女主人公的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的相异性上相比较,找出这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剖析两部作品的主旨内容及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西厢记>与<倩女离魂>是元代影响力较强的两部爱情剧作,它们展示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两部作品在某些情节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和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拉斯蒂涅进行比较,简明阐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抉择,从而以点带面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一部提倡仁爱呼唤妇女解放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书中的海伦并非主人公,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是一位天才,是小说中劳渥德这一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简爱之外的又一典型女性.  相似文献   

14.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作用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南方大家庭和南方社会旧秩序衰落的小说.本丈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通过对男权社会中女主人公凯蒂的悲剧命运的描述分析,揭示出福克纳本人对南方社会及其摧残女人的错误的妇女观的批判以及自身对女人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5.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末叶英国重要的唯美主义作家,他的最大成就是戏剧创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是其戏剧风格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扇子的多种意象,使得情节有张有弛,整部作品曲折多变.<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也因此成为了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16.
菲茨杰拉德的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中心主题"注定要破灭的美国梦".两部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和迪克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其悲剧的实质是理想主义陷入道德堕落,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矛盾,他们的理想破灭和个人失败是"美国梦"破灭的戏剧化表现.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字>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底蕴深刻的多元主题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了作家讴歌诚实、斥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历险故事姊妹篇".该文对比了两部历险记,认为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其实是一个人物的两个侧面,即作者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塑造.这两个人物是"合二为一"的,由此也能发掘出两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存在着从"自度"到"度他"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两种生产"到<人类学笔记>论村社命运"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从正面阐述了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同时,马克思用唯物主义根本改造了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将"地理环境"纳入了社会生产力范畴,摧毁了"决定论"的全部依据的基础.马克思正是用"历史环境"理论分别对印、俄前途作出预测分析,指出19世纪中期的印度可能是资本主义前途,19世纪晚期的俄国可能是社会主义前途,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卡夫丁峡谷"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以女权主义批评来解读<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这个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性格中顺从的一面.目的是想把<简·爱>文评中长期被忽视的简·爱性格另一面提出来, 抛砖引玉, 希望对简·爱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公能有更多、更客观、更辩证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