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是因为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艺术特点本身的转变,通过其对社会政治、文化、时代信息的展现,中国流行音乐也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解析当前中国流行音乐中各项元素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把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包装设计之中,不但能体现出中华民族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更能推动包装设计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注重发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美,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感、民族性和独特个性风格的包装设计精品.  相似文献   

3.
当代影视动画设计艺术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渊源文化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进行挖掘和创新的。本文从以上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应用与创新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影视动画方面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现代影视动画设计艺术中如何从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中找到创作语言,并以此塑造新的影视动画语言形式,展现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吕玉龙 《文教资料》2009,(10):72-73
作为商业性艺术设计门类之一的包装设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增强、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当代设计师如何弘扬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于包装设计之中,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荟惠 《文教资料》2011,(11):105-107
在现代动漫形象设计越来越强调民族化、风格化的今天,就必须在动漫形象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传统元素,将传统图形、传统色彩、自然材料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融入现代动漫形象设计,真正体现传统元素在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中的价值。如何让中国传统元素与现在动漫形象设计完美结合,又让中国传统元素得到更好的发扬,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动漫形象设计的发展正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挑战,坚持以人文本,坚持独特新颖,艺术趣味浓厚的设计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把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精髓的动漫形象,并且能反映时代的精神,是动漫形象设计的必经之路。本文简述了民族传统元素和现代形象设计多元化结合的必然性,揭示了动漫形象设计在生产、生活、商业等各方面的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化的设计让人们更加重视国家、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国际化设计需要民族化传统设计语言的支撑,传统元素所体现民族化的多样性能起到丰富现代设计发展的作用,因此,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心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她独特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其本质就是集中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统一。如儒家哲学尊奉天命,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则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是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能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表现力,增添了商品的文化内涵,又以现代的设计语言传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时尚潮流。蜡染冰纹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遗存,在贵州悠久的民族蜡染文化元素中被视为蜡染艺术的灵魂。现代蜡染虽然与传统蜡染存在图案、色彩和风格等方面的变异,但其独特的工艺使得冰纹成为蜡染不变的符号。自然天成的蜡染冰纹散发出的艺术与文化魅力,在现代视觉审美中体现了远古与现代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表达手法。本文通过挖掘"留白"的内涵语义,分析"留白"现象在中国艺术文化中的体现,从而对将"留白"的方式融入现代设计进行思考。提出从设计的形式与内涵中融入"留白"的理念,实现中国当代设计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色彩元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当代的语境下更是成为艺术家传达自我意识的输出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简要回顾、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基本特征、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运用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国绘画色彩元素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把民族文化元素运用于大学校门设计中,体现中华名族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推动大学校门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武汉大学校门的介绍和分析,深入挖掘了武大校门承载的浓厚历史特征和丈化渊源,并针对当代很多校门设计缺乏文化内涵和独特创意的现状,提出在中国现代大学校门设计中,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注重发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美,结合现代化的手段经行创新,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感和民族个性风格的大学校门精品.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思考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列举了日本及西方国家民族化设计的不同特色。提出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应着重对本土艺术元素的发掘、应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把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关、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逐步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在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将生命本体的美学观念运用于现代艺术的解读,建立了“生机主义”的现代批评理论话语模式,开辟了生命意象批评与境界体验批评的方法,并具体展现在对中国现代诗画及西方现代艺术的批评实践中.宗白华以其批评思想、批评实践以及批评史研究这三个维度建构了现代“艺术批评学”.宗白华的艺术批评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中国现代艺术批评“唯西方是从”的方法论缺陷,并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学和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风筝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征。其制作工艺、设计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作品琳琅满目、丰富生动、寓意深刻、魅力独特,民族艺术风格鲜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通过挖掘中国传统风筝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在招贴、插画、IP形象、文创产品等视觉传达设计中借鉴、创新、融入其视觉元素,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为其注入民族文化内涵,引领大众的审美导向,推动风筝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的书籍装帧艺术是他独特人文艺术精神的载体,也是其挖掘东方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的大胆尝试。丰子恺书籍设计风格体现独特的“仁”、“诗意”和“童真”,并在设计上提倡自定义的“美”,“图案化”设计手法,具有现实意义。对克服当今书籍设计中的“商业味”过重、“从俗”风格设计等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图徽艺术的起源说起,通过图徽艺术的发展历程来引领全文,通过举例来说明图徽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徽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多方面反映了图徽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地传承和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现代艺术设计在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的同时更具有民族性和特色性。由于我国的设计产业并没有经历过大的变革或者改进,所以大多数中国的设计师的设计产品中的设计元素多倾向于西方的设计思想,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们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8.
创意图形是招贴设计的重要元素,创意图形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传达能力,可以跨越国界给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传递出相同的信息。在招贴艺术中,可以通过创意图形让招贴作品“张嘴说话”,可以表达某一民族丰富的文化气息,可以通过明晰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寓意,可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享受,可以展现设计师独特的表现风格。优秀的招贴设计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以及对图形的塑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9.
现代水墨艺术 ,是当代中国画坛最为活跃 ,最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现象。它的发生与发展 ,既是当代水墨艺术家在特定历史境遇下的“觉悟”的结果 ,也是历史的必然。其在中国绘画历史的长河中 ,可能只会占据一点有限的空间 ,但不能否认 ,它迹化着这个时代风貌的烙印 ,对当代乃至其后中国水墨艺术的流向的影响和意义 ,将是富有建设性的。所以 ,现代水墨艺术 ,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从实践上 ,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首先 ,现代水墨艺术得到了多元的、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关照。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 ,虽然博大精深 ,自成一脉 ,其…  相似文献   

20.
在高师综合化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纤维艺术课程,丰富了公共美术的课程内容,极具代表性的展现了时代对手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呼唤.让纤维艺术走进当代高师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势必提高师资后备力量的素质,推动艺术教育乃至整体教育的发展,进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