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台湾东森集团、爱弥儿幼教机构的邀请,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及福建省三所名园的代表教师组成福建幼教参访团于今年3月赴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前教育考察与交流。参访团先后考察了东森集团下属的桃园森威尔幼儿园、彰化永靖幼儿园、爱弥儿幼教机构下属的台中爱弥儿幼稚园、春池文教机构下属的台北市长青幼稚园以及台北市景美托儿所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毛曙阳台湾的幼儿教育机构通常包括幼稚园、托儿所和其他儿童福利机构等,其中以幼稚园和托儿所最为普遍。幼稚园招收四至六岁的幼儿,属教育部门管辖,其工作偏重于教育,园内的工作人员被称为“教师”;而托儿所收托一至六岁的儿童,周社会福利部门...  相似文献   

3.
去年六月,我随广东省幼儿教育赴港考察小组参观了香港五所幼稚园(幼儿园)和两个幼儿所(托儿所),感到香港同行们的家长工作有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自办报刊联络家长为了使家长对幼稚园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全部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我所参观的园所都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印发一些报纸或小册子供家长阅读学习。如明爱  相似文献   

4.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妇女就业率的增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台湾的幼儿教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幼儿教育制度台湾的幼儿教育机构包括幼稚园和托儿所。幼稚园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属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则由社会行政部门管辖,属社会福利机构。幼稚园虽然在学制上有正式地位,但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台湾在1981年颁布了《幼稚教育法》,对幼稚园设置的宗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幼稚园机构设置的标准以及其他各种制度作了规定,进  相似文献   

5.
玩教具的装备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32年,陈鹤琴、张宗麟就通过对幼稚园设备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幼稚园设备表以及一个幼稚园最低限度设备表。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第一次编制了《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组织修订出台了《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随后,上海也制定了《上海市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并且取得很大进展,要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体制,给幼儿提供比较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很多,在这些研究中看到我国幼儿语言渗透教育的缺陷,针对这种缺陷提出对策,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艺术水平。二、相关概念界定一是幼儿园。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蒙养园、幼稚园及托儿所,其实就是孩子在学前教育学习的教育机构。二是语言艺术。一般语言艺术是划归到艺术门类当中,就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2012,(Z4):4-7
一、修订背景托儿所幼儿园(简称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领域,是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1985年12月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及时规范了各地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为保障儿童的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儿童接受教育主要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两类机构。一般来说,0~3岁儿童进入托儿所接受保育,归卫生部门管理;3~6岁进入幼儿园接受保育和教育,归教育部门管理。这种管理  相似文献   

9.
四、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领导关系,加强托幼干部的培训建国初期,托儿所、幼儿园的称呼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托幼机构领导关系不明,影响了托幼事业的发展。中央教育部小学教育司为此于1950年12月致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陈述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划分和领导关系问题,建议以儿童三周岁为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分界,托儿所归卫生部门领导,幼儿园归教育部门领导。1956年2月23日,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下称《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托儿所和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即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收三至六周岁的儿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是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但就我国教育发展而言,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曾被称为蒙养院、蒙养园、幼稚园。蒙养院是中国近代正式颁布且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中所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这个学制中确立了学前教育的地位,从此中国的学前教育开始摆脱过去基本上由家庭进行的传统模式,逐步向由社会专门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向发展。蒙养园和幼稚园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学制所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1910年及稍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  相似文献   

11.
7月27日~8月5日,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组织学会15名会员赴台湾考察。本着“了解情况、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考察团走访了新竹嘉德琳幼稚园,丰原蒲公英成长学园,台南兴文斋幼儿学园,宜兰康乃儿幼稚园、康宝儿托儿所,道生教育机构中山华群园、汐止华馨园、士林道敦园等8所托幼园所,并和台湾幼教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在考察和交流过程中,考察团成员明显感到:①台湾的幼教同行都非常敬业。②台湾的幼教机构都非常注重教职工素质的提高,如学历进修、专业培训等,特别强调送部分员工出国进修。③都非常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在台湾,由于幼儿园的园舍面积都相对较小,因此,幼儿园十分注重利用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我参与了“作为21世纪的特级幼稚园校长”培训活动,并先后三次以专家身份赴港作指导性交流,共走访了15所不同层次机构下的幼稚园和幼儿教育中心。通过实地观摩各幼稚园的园舍面貌和教育教学活动,针对校长们的研究专题开展研讨交流,同教师们就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共同教研对话,较深入地了解了香港学前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重庆巴蜀幼儿园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瓒绪创办的巴蜀学校幼稚园,是一所办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不仅体现四、五十年代的社会福利照顾功能和六、七十年代的补偿功能,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八、九十年代的教育功能。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国际学前教育机构大致情况如下。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繁多,有保育学校,前幼稚园,幼稚园;前初级学校;儿童保育中心;日间照顾中心;家庭式日间照顾;起头计划;家长儿童中心;后院团体;实验学校;游乐园等。其中以幼稚园和保育学校为主,普及率很高。各机构收托的儿童年龄和收托时间均按父母的需要,有半日制、全日制、计时制的,收托对象的领域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婴儿至入小学,也有从婴儿至17岁的。甚至还有夜间照顾中心,专为从事夜间工作的职业妇女服务的。瑞典除了日间托儿所、家庭托儿所、托儿所之  相似文献   

15.
张小青 《教师》2012,(7):130-F0004
创建于1952年的湘潭市第二幼儿园。是新中国成立后本市第一所公办幼儿园。60年光阴荏苒,我园历经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沙专署托儿所、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潭专署托儿所、湘潭专员公署幼儿园、湘潭地区革命委员会幼儿园、湘潭地区行政公署幼儿园、  相似文献   

16.
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个月至7岁的儿童均可入学。此类机构并非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政府首创,至今在俄存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前苏联成立后到1959年前,学前教育机构由幼儿园和托儿所组成。1959年,根据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合并,称为托儿所—幼儿园,由教育部统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临湘桃林超美公社永丰大队,在实行作业组、食堂、托儿所(幼儿园)三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普遍以小队为单位办日托幼儿园,一部分居住分散的队以食堂为单位实行托儿所幼儿园合并。全大队239个三至七岁的幼儿,大部分已有人管教,母亲们无挂无牵,安心出工,生产劲头很高。公社成立以后,大队建立了8个托儿所、3个全托幼儿园,对解放妇女劳力、教养好小孩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规模较大,组织集中,因此,接送小孩困难,而且占用保教人员较多,对生产也有些影响。自省委提出作业组、食堂、托儿所(幼儿园)三结合以后,这个大队就调整了托幼组织规模,以食堂为单位办托儿所,3个全托幼儿园只办1个,其余合并到托儿所去。这样,比较便利生产,便利群众,大受群众欢迎。但是“三结合”是个新工作,特别是幼儿园如何结合。大家没有经验,加之春耕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一、台湾幼教现况分析(一)幼教制度幼教机构包括幼稚园及托儿所,前者系学前教育的施教机构,后者则是以儿童福利为宗旨所设立的保育饥构。幼稚园分公立和私立。收托对象依规定为4~6岁幼儿,因而公立园大多设立中班和大班两段。但实  相似文献   

19.
一、学前教育简单数据俄罗斯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学前教育定义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基础之一”。托儿所和幼儿园为学前教育实施机构。托儿所面向2个月至3岁的儿童,幼儿园面向2岁至7岁的儿童。截至2008年年底,全俄共有0~7岁儿童1180.9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的前身是美国传教士维斯理于1927年创办的培才幼稚园,1952年该园收归国有,1956年更名为和平区第一幼儿园,1978年定名为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是天津市历史最悠久的幼儿园之一。时光荏苒,在它诞生80周年之后,我们走近它,探寻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