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8月,由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匆匆那年》热映,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集体回忆青春"的热潮。在这股怀旧大潮中,80后群体处于中心地位。《匆匆那年》原著作者九夜茴也是80后群体的一员,可以说,《匆匆那年》是80后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国产片中,反映新世纪前后青年个体体验的影片代表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同桌的你》,这些影片摆脱了"中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韩阳)凭借《匆匆那年》一书成为青春文学新领军人物的80后作家九夜茴,于2009年推出新作《花开半夏》,受到空前追捧。全部首印不到一天时间即被发行商抢订一空,仅北京地区就热订5万册。3月21日九夜茴携新  相似文献   

3.
我和九夜茴及《匆匆那年》作为一名编辑,要想策划一本畅销书,首先自己要真的喜欢这个选题,如果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兴趣,即使想到它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4.
我和九夜茴及《匆匆那年》 作为一名编辑,要想策划一本畅销书,首先自己要真的喜欢这个选题,如果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兴趣,即使想到它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5.
凭借《匆匆那年》一书成为青春文学新领军人物的80后作家九夜茴,于2009年推出新作《花开半夏》,受到空前追捧。全部首印不到一天时间即被发行商抢订一空,仅北京地区就热订5万册。3月21日九夜茴携新书《花开半夏》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了该书的签售活动。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13,(15):5
近日知名编剧李樯公开出版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剧本集,与辛夷坞的原著小说打擂台。剧本集广告称,李樯此后还将陆续推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放浪记》等作品。就知名编剧李樯即将公开出版剧作集一事,记者致电几位原著小说的作者,他们都表示自己只是授权了原著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未授权将改编的剧本进  相似文献   

7.
与一般的文学图书相比,影视同期书是对那些与影视产生互动的文学图书的一种总称。具体地说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影视剧图书,即当某一部电影、电视剧正在热映或热播时,出版社立即推出的由电影、电视剧的剧本改编整理成的图书,或者是由已出版的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在影视播出时重新出版的小说图书,如《大腕》、《乔家大院》、《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另一类是电视栏目图书,即当某档电视节目正在热播时,出版社立即推出的根据电视栏目的讲稿、脚本或解说词等整理的图书,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相似文献   

8.
在《投名状》作为2007年史诗电影大作热映之际,其同名电影独家改编网游《投名状Online》,已紧随电影公映同步开放了第一次公开测试。从《投名状》网游改编权的归属确定开始,《投名状  相似文献   

9.
热播电视剧《花千骨》是以网络当红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一播出就以其强劲的收视率荣登各大电视剧排行榜首位,并通过多方平台的合作造势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今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品牌。本文以《花千骨》为例,分析了"现象级"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已被无数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作品,本文结合新近播出的《倾城之恋》,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热潮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动因;评析了邹静之在叙事策略、人物塑造方面的"覆盖式"改编导致原作文学意蕴的消解;进而探讨这一改编理念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兼商榷中国电视剧生产中的"编剧中心制"。这些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以及当前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徽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4,(2):13-13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电视节目创新引擎网官方微博):【大型电视节目正在成为下一个的投资热点?】东方卫视喜剧真人秀《笑傲江湖》联合制作里有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欢乐传媒这些年貌似在拍电影,华录百纳主要拍电视剧,加上此前华谊兄弟参与《私人订制》等,这些电影电视剧公司纷纷参与节目制作,什么信号?电影电视剧市场化程度高,大型节目是下一个!?  相似文献   

12.
杨耐寒 《新闻世界》2010,(5):196-197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13.
动态     
《全国新书目》2010,(11):7-7
小说《手机》再度热销 《手机》自2003年出版以来,经过了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样式的改编和打磨,可以说已成为刘震云所有作品中最长青的一部经典力作。今年4月,在同名电视剧开播之前,长江文艺出版社再次推出了《手机》的图书精装版。  相似文献   

14.
改编小说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小说的改编,电视剧创作获得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改编既是传播活动,也是一种阐释行为,阐释构成了传播的基础。文章即以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为例,通过将两个不同年代改编的电视剧版本与《西游记》文本对比,从改编活动的内部阐释过程以及改编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理解其传播机制,以便能够进一步认识改编的过程,正确理解改编后不同版本电视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7,(12):67-70
李碧华小说内涵丰富,折射出强烈的人文情怀,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因而一经改编为电影,往往成为评论界学术圈的热门话题。其中,陈凯歌改编《霸王别姬》,取其壳而去其骨,放弃了一部分人文关怀;徐克改编《青蛇》,删繁就简,明了地突出了人文主题;而香江鬼才关锦鹏改编《胭脂扣》,写着文人的魄,诉着港人的魂。本文对其三部代表作《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及其改编影片进行比较阅读,在小说与小说、小说与电影的比较中,分析其中借助"寻爱"这一主题折射出的人文情怀,以及其最终需指向"回归中华文化血脉"之必然。  相似文献   

16.
法国罗桑日影片公司1983年出品的电影《斯万的爱情》,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伟大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改编而成的。由于小说原著的特殊性,电影的改编被认为是突破了一个禁区。在我看来,则是打破了原小说不可改编的神话。据说许多电影大师们曾几度想改编均未成功,前后经过20多年的探索,才出现了这部《斯万的爱情》。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在中国的"后宫"类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方兴未艾的时候,韩国也出现了宫廷爱情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浪潮。其中引领潮流的始作俑者——被称为"韩国版后宫"的头号畅销书《拥抱太阳的月亮》近期由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重新引起了韩国读者的巨大反响,其中文版上下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段爱情故事在韩国一时间掀起了粉丝"拥月"狂潮,中文版上市恰逢中秋,这套小说应时应景地成为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作品历来被影视导演所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与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半生缘》为例,结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通过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区别与联系,为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祁建 《声屏世界》2014,(10):19-20
<正>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近几年网络界掀起了一股盗墓小说热,根据盗墓小说改编的电影也纷纷上马。而最近网络小说更是大举进军荧屏,由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的26集连续剧《纸婚》打头阵,《云中歌》《华胥引》《花千骨》《琅琊榜》《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也将陆续面世。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小说和影视剧同属于文化产业,改编理所当然。一些网络小说本身就拥有很高的人气,一部热门作品的  相似文献   

20.
青春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影题材,在中国电影中有着广大市场。2010年后,大量国产青春电影面世,其中,由张一白所执导的《匆匆那年》也有不俗成绩。与此同时,与该部电影相关的流行歌曲也为广大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本文将目光投向这些歌曲,浅析电影《匆匆那年》中流行歌曲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