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儿童是自然之子,自然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在幼儿教育中,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了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引领儿童走向自然,体验自然,创设一个富有自然气息的教育环境,让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归生活自然,唤醒儿童经验;找准知识起点,对接儿童经验;回馈学习体验,提升儿童经验。合理利用儿童经验,激活思维,找准儿童认知起点,直面学生现实,促学习过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数学学习成为自然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自然之子,自然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在幼儿教育中,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了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引领儿童走向自然,体验自然,创设一个富有自然气息的教育环境,让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继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当代自然教育基于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重新思考,要求实现让儿童在自然中通过自然获得自然发展的基本含义。幼儿园应改造以往的空间设计思路,为幼儿创设能够让其在自然中学习的园所环境;创新课程组织样态,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和方式自主地探索和体验自然,从而自然地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与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巧设深层操作、加强多重体验、创设认知冲突这三个方面为学生创在条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美育化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美育化教学能促进儿童情感发展、个性发展、思维发展。美育化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为:创设情境-体验探究-激发创造;美育化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为:融入生活-体验鉴赏-实践创美。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2021,(8):32-34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新高考的到来,高中生涯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比较重视生涯发展的动态性,能够为高中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具体启示。借鉴社会认知生涯理论,高中可通过创设成败体验、强化替代经验、提高社会支持和唤醒积极情绪等策略开展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儿童获得探究乐趣、审美乐趣、创造乐趣的情境,使教学真正得到儿童认同。教师要深入钻研美术教材,挖掘文本,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能真实地体验,快乐地学习,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同时,能更好地催发儿童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让儿童在感悟和体验中发现自己,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留有广泛的空间,并成为他们成长的不竭的动力,促进他们在美术学习的生涯中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符合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理念,不仅能为儿童创设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认知能力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智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托信息技术环境下视频资源应用的优势,借鉴国内外听障儿童视频资源开发的优秀经验,依据听障儿童的认知特点,探讨基于"体验式"、"情景创设"、"缺陷补偿"三原则指导下的全身心体验、平等交流、寓教于乐的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以期提出面向听障儿童的视频资源开发策略,实现其听觉功能的补偿以及提高其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每一个生命的优雅舒展,我们的课堂应该为每个儿童创设适合其自然生长的教育环境。关注并利用儿童经验是数学课堂让儿童自然生长的母土。儿童的经验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生性资源。本文从课例中总结出要实现儿童在课堂上的自然生长,需要植根于儿童的经验,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诊断经验,发现问题,让自然生长有方向;理解经验,聚焦问题,让自然生长有抓手;唤醒经验,解决问题,让自然生长有力度;发展经验,变化问题,让自然生长有活力。  相似文献   

14.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 ,如何创设环境、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呢 ?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本人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认识。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环境。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作用于外界而获得的。因此 ,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创设一个健康丰富的教育环境 ,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如在楼道…  相似文献   

16.
施亚芳 《小学生》2013,(1):48-4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提出了"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的这样的观点。操作是儿童通过对材料运用、摆弄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区域活动正是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类型为依托,将活动空间相对划为区域的一项活  相似文献   

17.
褚晓瑜 《福建教育》2023,(29):32-35
博物教育是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值得关注的一个新动向。创设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意义在于满足生态式教育需要、丰富功能室样态、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等。根据儿童博物馆创设的意义,在实践中幼儿园应遵循儿童立场和课程价值两大原则创设儿童博物馆,并采取三大基本策略:引导幼儿全面参与;融合于幼儿经验建构过程;充分利用儿童博物馆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文教资料》2009,(23):164-166
本文作者通过认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提出了为充分实现环境对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潜在价值,教师应关注环境创设,并在创设环境时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为导向,重视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让"记录展示"、"促进交往"成为环境创设的特色,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创设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和指导性的环境;创设富有"家庭"氛围的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富有动力的问题情境.以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模拟场景、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全阅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儿童早期阅读并不排斥传统的知识获取和认知发展,书本阅读仍然是全阅读教育实施的基本阅读介质和对象。与传统早期阅读教育不同的是,全阅读教育更强调为儿童创设一个全息化的阅读环境,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和多样态的阅读对象,由此,除了书本阅读外,全阅读教育还提倡环境式阅读、亲情式阅读、生态式阅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