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自然界最神奇的东西莫过于水,它时而细流微小,润物无声,时而波涛磅礴,勇往直前。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在我们眼里,水是善良纯洁的,干净透明,胸怀坦荡;水是柔弱而又坚强的,柔中带刚,方能水滴石穿;水是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
善,伦理学最根本的问题,是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是<尚书>里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都是讲"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能润泽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竞高下,争长短,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这种品格才最接近于道.  相似文献   

3.
水这个开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二)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续上期)老子还讲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水是中国古代很多哲人都乐于赞美的。老子特别喜欢水,庄子也特别喜欢水,孔子也非常喜欢水。水确实具有很多美德。水怎么有美德?这是比附的说法。"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对万物都是有利的,它滋养万物,但  相似文献   

5.
万物离不开水,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就我国而言,地域广,取水方法各异,在笔者的辽西老家,人们还在喝地下水,而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源都是大江大河和水库,我国西部地区还有建水窖靠天等水的地方。世界之大,水源不一样,水的质量不同,饮用方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6.
杨洁 《兰台世界》2007,(3S):67-68
道教化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盛衰变化的总规律。这可以《道德经》的开篇加以证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清静经》指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细粒,无不有“道”的存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2):68-68
《逝去的大学》;《退步集》;《戈尔巴乔夫之谜》;《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万物简史》。  相似文献   

8.
从美学上来说,“节奏”应该是属于形式规律范畴的,而和谐则是节奏的最高美学境界。寒暑相推,四时代序;陵谷相间,岭脉蜿蜒;劳动张弛,工作急缓,自然和生活中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虽复杂多样也错落统一的和谐。也有人说,节奏来自运动,是宇宙万物间的一种活动现象;有人说,节奏是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一种感觉,是人们感悟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9.
邱晔 《视听纵横》2006,(1):109-110
普陀山,观音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发源地来自遥远的西域;拉萨,藏传佛教的圣地,布达拉宫受众人朝圣,它的汉语意思是“小普陀”……  相似文献   

10.
水乃生命之源。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千百年来,七大流域孕育了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然而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日益兴起,不知从何时起,昔日清澈的母亲河在渐渐变得污浊不堪。一心埋头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公众,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她的身上,究竟承受着怎样的不可承受之重?而她,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惩罚人类?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境界     
山,因其峰峦入云而成巍峨之境界;水,因其波涛通海而成深远之境界。读书之境界,非山而高于山,非水而远于水。山高水远之境,则境界自见,妙处自得,乐在其中,益莫大焉。  相似文献   

12.
可贵的心态     
李军 《新闻三昧》2006,(4):32-32
前不久,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北京出租车司机魏勇九年如一日免费接送李世娴老人看病,这显示魏勇具有一种可贵的心态。《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魏勇常说:“金钱不重要,爱心最珍贵。”他是一个普通百姓,做好事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把金钱看得很轻,免费接送李世娴老人,甘愿赔钱;他把名看得很淡,九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坚持接送李世娴老人看病,默默无闻。《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岂不正是魏勇美好心态的写照吗?人生一世,…  相似文献   

13.
且方梅 《大观周刊》2011,(42):141-141
万物皆有度,要适可而止。小学数学作业要适度训练,不能搞题海战术;这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老师要注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档案如水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不可缺少,阳光、空气、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古语,档案给社会带来善处而不求回报,这种特性与水何其相似。档案如水,滋润着社会,浇灌着文化,流淌着文明。档案是历史的长河。档案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档案这条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家们都一再重复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点,人们很容易形成共识。宣扬典型,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要贬抑假、丑。恶,褒扬真、善、美。怎么去发现美呢?“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的这句名言,不仅给那些因发现不了美而困惑的人指点了迷津,而且也为渴望发现美的有志之士总结了规律:这就是,“到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因为,水能够离开青蛙,青蛙却离不开水。(二)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依赖关系,酷似青蛙与水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6.
适逢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我二人衔中央电视台领导之命西游甘肃定西,取节水之经。虽未经九九八十一难,却也颇多感叹。听我一一道来。 夫甘肃定西,水均益之祖籍也(未考证,请水老师指教),去京城两千余里。虽出水姓望族,可此地却因缺水,世代赤贫。西去之前,仅凭小僧翻阅小乘佛经三十六卷加之临时抱佛脚而得知:定西,中国最贫困的县之一;因为极度干旱,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那里的大姑娘从生下来到结婚只在婚前洗过一次澡;那里的老乡靠雨水维持生命。于是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方丈们策而划之,遣…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信息资源的特性问题 1、新闻信息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它和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新闻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人多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多;人少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少。发展变化大以及动荡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多;平衡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少。换句话说.大城市和小城市新闻多,而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来说.  相似文献   

18.
一省级新闻出版管理在我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纵向结构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地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尤其迅速,以1999年的出版统计数据为例,1999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29家,而地方出版社326家,占总数的61.6%;从图书出版来说,199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41831种,其中地方89302种,占总数的62.9%;1999年全国报纸2038种,其中地方1827种,占总数的89.6%;1999年全国共有期刊8187种,其中地方6041种,占总数的73.7%。可见地…  相似文献   

19.
坐看云起时     
非常喜欢王维的那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穷处。没有水的地方,也就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绝境。魏晋时的阮籍率意驾车,至无路处,恸哭而返。大概他想到的是人生的穷途末路吧。王勃对此有自己的看法:“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相似文献   

20.
邹珊 《大观周刊》2011,(6):117-117
提起如今的IT项目,软件工程倍受关注。而软件的质量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标准。甚至有人提出,现在的软件开发根本提不上是“工程”,因为它太稚嫩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标准来比照;因而软件项目极易出现失败或失误。大量实践证明,软件工程项目的成败,通常是因为管理问题(协同工作的能力),而不是披术上的问题。要想做一盘“完美”的软件大餐,质量管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