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除了地震,海啸、台风、泥石流、雷电、洪水、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对人类进行着威胁。但疏于防范的我们却往往因为缺乏应急教育,缺乏相应的意识和能力,在灾难来临时变得无助,损失惨重。这次震灾中出现的大量师生伤亡的现象,使我们倍感生命的脆弱,但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以“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给全国所有的学校上了一节生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让我们颇受启发。本期我们就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什邡:危难时刻铸就伟大师魂 什邡是地震的重灾区。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什邡的教职工和当地政府、部队官兵、广大民众同心协力,与突如其来的灾难拼搏,与死亡抗争,力争把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3.
意外伤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的第一杀手,高校中学生人身伤亡事件频频发生,最常见的大学生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嬉闹中的伤亡、活动中的伤亡和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等,各种伤亡事件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同时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难以消除的痛苦甚至灾难,甚至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预防大学生人身伤亡事故,要从提高大学生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主要是:要远离各种受害源,要知道在遇到困难和侵害时如何求助的途径和方法,要掌握如何与侵害行为作斗争的策略和技巧,要了解受到意外伤亡时的处置以及要勇敢而正确地面对已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动全国,震惊世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尤其是学校,校舍遭到严重损毁,师生伤亡十分惨重。  相似文献   

5.
意外伤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的第一杀手,高校中学生人身伤亡事件频频发生,最常见的大学生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嬉闹中的伤亡、活动中的伤亡和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等,各种伤亡事件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同时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难以消除的痛苦甚至灾难,甚至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预防大学生人身伤亡事故,要从提高大学生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主要是要远离各种受害源,要知道在遇到困难和侵害时如何求助的途径和方法,要掌握如何与侵害行为作斗争的策略和技巧,要了解受到意外伤亡时的处置以及要勇敢而正确地面对已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如今,大地震周年即将到来。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灾后生活及心理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并没有让这场大灾难只是以过去时的方式存在,而是在以完成进行时的方式存在。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生命从来不曾离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矣注每一个个体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注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生命本身的品质实现。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8,(6):F0002-F0002
眼前,这灰色的废墟就是我们的学校吗?记忆中,我们的学校是那样美丽,顷刻间,无情的震灾把这美好全撕碎了……记住这场灾难吧,记住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与教训,向着光明的未来,在灾难中重生,在灾难中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2,(22):17
黄宏在2012年7月26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北京特大暴雨造成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些天来,不少人都在议论,灾害来临时,如果能够冷静逃生,一些伤亡和损失,原本可以避免;如果逃生方法不当,却会加剧伤亡和损失。灾害发生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害发生后,没有好的逃生方法,人们在灾难面前慌了手脚。当前,青少年对于灾害的认识、预防等知识的掌握存在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梦中我们不曾相识,梦醒时分,却发现我们原本相亲相爱。——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当四川汶川等地区地震灾难发生后,我们的心随之而碎!想着一个个被地震掩埋和挤压的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陷入无法排遣的沉痛之中。然而,灾难无情,大爱无疆!看着抗震救灾中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我们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净化。正是这场灾难,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定会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我们坚信这次灾难过后,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将会留下一笔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彼此相爱!——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灾难骤降之时,仅仅用了1分36秒.四川安县桑枣中学31个班级的2200多名师生分别从教学楼紧急撤离,全部迅速集中到操场上,无一人伤亡。“桑枣奇迹”的创造,靠的是一位被网民称颂的“最牛校长”叶志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思,那1分36秒背后体现的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可贵精神。从叶志平校长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频发的灾难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恐慌。但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灾难教育却是薄弱的环节。青少年学生普遍缺乏应有的灾难防范意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要通过对灾难教育的目标设置、内容整合、方式选择等方面的探讨.切实地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应对灾难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有战争,就有伤亡,如何减少伤亡,克敌制胜,是古今军事家所最关注的问题,于是,古代有铠甲衣,现代有防弹服。 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都首先来之或用于军事领域,这是人类的进步,也是人类的最大灾难。以军服而言,近年来,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空前凝聚。灾难中我们凝聚力量,灾难中我们学会坚强。中华民族表现出了超强的凝聚力,中国人又一次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时文选读] 从自然灾难中反思人类的界限 肖擎 ①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9.0级地震。日本政府称地震已给当地带来“重大损失”。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大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海啸波及一些地区.造成大批人员失踪,目前尚无法统计全面的伤亡和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难,给我们留下了悲壮的集体记忆,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值得永存的宝贵财富。这场灾难毁灭了许多美好,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反思。  相似文献   

16.
【活动背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许多中小学生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了大量的地震灾害信息,虽然他们并不在灾区,但令人震撼的灾难画面、让人痛心的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竭尽全力可是困难重重的救援,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安全所产生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王婷 《华章》2011,(26)
中美都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但是在灾难的背后,中国人在灾难中体现出来的抗击灾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美国人在灾难后出现的“精神荒原”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灾难观的差异我们不能仅仅从灾难本身寻找原因,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寻找原因.本文基于中美文化图式建构的差异,从中西方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整体思维模式与个体思维模式的对比中探讨灾难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灾难骤降之时,仅仅只用了1分36秒,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31个班级的2200多名师生分别从8栋教学楼紧急撤离,全部迅速集中到操场上,师生无一伤亡。这所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的学校,全靠一位名叫叶志平的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年来破坏性灾难在国际范围内的频发,各国新闻界都在向灾难报道这一新的领域进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闻媒介在灾难报道中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值得我们深思。在经历非典和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后,我国媒体也开始着力于这一范围的研究。本文主要浅析目前我国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人权斗争形势和我们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时间的狂轰滥炸,5月7日他们更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20多人伤亡的惨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制造了一场空前的人道主义大灾难。而且事情还刚刚开始,按照以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