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山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省自主命题,文综合、理综合仍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这是我省高考的一个新变化。高考分省自主命题,是涉及教育全局的重大制度性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需要。实行分省自主命题。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化高考改革。今后两年,我省高考仍会有新的变化,2006年的高考全部由我省自主命题,2007年的高考将检验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12月27日,省教育厅负责人就我省2005年实行普通高考自主命题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问:我省2005年普通高考将有哪些科目实行自主命题? 答: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和今年12月3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考分省命题改革工作会议的精神,经省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省将从2005年开始进行普通高考自主命题。2005年我省将自主命制普通高考语文、数学、英语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语文分省自主命题开始,至2007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由于分省命题是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所以各省命题人都不可避免地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从而使高考语文试卷呈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扩大高校和地方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大势所趋。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作为扩大自主权的一种积极尝试,已经从理论探讨和试点之期,发展到大规模展开的实质性实施之际。立足于目前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弊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就未来高考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在于2004年秋进入高中新课改,新课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秋季高考已有十一个省市加入了自主命题的行列,2005年又有3个省份加入高考自主命题行列。这两大趋势必将会给今后的高考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不禁会问:什么样的语文高考才能符合新课改,分省命题会给语文高考改革带来什么变化?怎样的中学教学才能既符合课改要求又能适应高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今年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进行分省命题的方案日前已经教育部审批通过。备受关注的2005年全国高考大纲也已“出炉“。鉴于自主命题对招生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今年山东省较大幅度扩大了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其产生和推进的历程与我国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反思和梳理此项新事物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高考改革动向,前瞻性地规划我国高考改革图景有着重要意义。一、高考分省命题的发展动因分析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长期实行国家统一命题制度。1987年教育部批准上海实行“3+1”高考改革方案并实施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市经批准也获得了语、数、外三科的单独命题权,2004年,教育部加快实施“国家统考,分省命题”的改革举措,新增天津等九省市加入分省命题序列。据统计,2004…  相似文献   

8.
高考是否应当实行分省自主命题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和科学论证的问题。通过介绍国内外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可以窥见我国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与弊,并基于高考分省自主命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高考分省命题的精神,自2004年起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分省命题。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并没有改变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的性质,分省命题是以全国统一的高  相似文献   

10.
刘振华 《学语文》2006,(5):25-26
一、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1、“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 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要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而各省命题人不可避免地又要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命题权限的下放,命题组织走向区域化,命题形式趋于多样化,高考分省命题必然出现多元化、多样化和地方化的趋势。这种“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政策设计,既可保证全国统一高考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又可适当顾及和适应各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要。而在试卷结构的微调和知识点的描述上,分省自主命题中的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编写说明     
湖北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 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高考分省命题的精神,自2004年起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了单独命题。到2006年高考,分省命题的省份将达16个,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这里仍须强调指出的是,高考中实行分省命题,并没有改变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的性质,分省命题是以全国统一的高考考试大纲为基础的,其基本要求、基本标准和基本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2007年进行了首次新课程高考,实现了高考的平稳过度。首次全面自主命题并将"基本能力"测试列为高考科目,这是全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基本能力"测试命题应该说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难点。它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山东省全面实施自主命题的第一次,同时又是实施"3 X 1"新高考模式的第一次,开创了新课程改革、新的命题组织形式和新的高考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扩大高校和地方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大势所趋。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作为扩大自主权的一种积极尝试,已经从理论探讨和试点阶段,发展到大规模展开的实质性实施阶段。自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我国又先后增加了天津、重庆、辽  相似文献   

15.
高考自主命题的改革一直伴随着赞成与反对的声音,自主命题的走向也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为高考内容及命题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本文尝试从安全性、公平性、地方适应性、入学机会区域均衡、基础教育多元化等方面对自主命题进行多维度的审视。笔者认为,分省命题并非是改革的必然方向,安全性、地方适应性和多元化等因素也未必是自主命题改革的正当而必要的理由。本文同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是山东省进入新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也是自200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以来的第四个年头,更是从去年开始在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以后的第一次高考检验.人们对2008年高考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次高考能够看到新课改的导向、山东省自主命题的特色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个省市开始自主命题,2005年增至14个省市自主命题。经过两年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相结合的形式,高考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高考从2004年开始部分省份分省自主命题,到2016年11个省份主动放弃自主命题,高考经历了从"统一"到"多元"再到"相对统一"的过程。分省命题后,部分省市对命题积极改革创新,促进了英语命题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相对统一命题,分省命题也有自身显著的弊端。为了鼓励改革同时减小改革风险,现阶段仍然很有必要保留少数几个发达地区的自主命题权。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递     
《考试》2005,(3)
2005年自主命题省市有15个 较去年增加4个省 教育部2004年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 湖南、广东、重庆等11个省市试行分省自主命题。在综合考虑有关省市高 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和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2005 年增加山东、江西、安徽、四川4省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这样全国2005年 实行自主命题的省市将达到15个。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山东卷文科综合卷政治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与往年相比,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有一定创新,对推进新课改、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