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有些游戏我们小时候玩,上了初中还在玩,比如纸飞机、下棋、翻花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游戏”人生吧!争锋吴宇宸下课铃声响起,男生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弹起来。很快,小马同学的课桌就变成了“弹飞机”的战场,刀光剑影,铁马冰河。  相似文献   

3.
《吉林教育》2000,(7):14-14
“玩”,即“玩耍”或做某种文体活动。“游戏”是指“玩耍”和“娱乐活动”,而“活动”较之以上两者则带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可以理解为“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游戏”,所以“玩”、“游戏”、“活动”之间在概念上基本上趋同,“玩”涵盖了“游戏”和“活动”。  相似文献   

4.
姚杏仙 《教学月刊》2007,(12):24-25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在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游戏法词汇教学就是在词汇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  相似文献   

5.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益活动。同时 ,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能增强幼儿体质 ,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幼儿游戏活动 ,幼儿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且心情愉快 ,朝气蓬勃。通过玩游戏 ,他们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因此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经常给小朋友玩“踢过小沟”、“玩瓶子”、“老鹰抓小鸡”、“纸牌巴巴变”等等的游戏。就拿玩“踢过小沟”这一场游戏来说吧 !这个游戏中让幼儿分成两队 ,分别相…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可以采取“玩”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深入感受体验,在“玩”中获得真知。我们所说的“玩”,是有目的的“玩”,它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玩”中感知寓教于乐一是游戏感知。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游戏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案例:在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我们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我觉得老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满脸严肃的。因此,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我总是满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有一次,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希望你能笑一笑。”  相似文献   

8.
关于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价值追求应该是后马克思时代的“个性全面发展”。而“个性”教育观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转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根据人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现行的年级制以及小学、中学、大学设置机制,笔者认为,应建立起“玩学”、“做学”、“研学”的学校教学新模式。一、玩学“玩学”,即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玩”达到学的目的、“玩”即活动、游戏。“玩学”就是建立以活动(或游戏)为主要载体,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实现知识目标与活动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玩学”是符合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它一般应由下列四个主要环节组成:目标确定、小组活动、集体讨论、实践巩固。“目标确定”即确定教学目标。这是“玩学”活动的出发点,主要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活动条件、活动能力等因素,必要时教师要备好活动方案,引导学生活动。“小组活动”即学生根据“目标”,确定活动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或游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14,(9):46-49
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医——“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区”玩的都是在“热门区”没位置的幼儿。就这样,“好玩区”默默地开放了,第一次来了8名幼儿,他们很自觉地分成4组,坐在椅子上聊天,不知道是真聊还是假聊,看着他们好像挺无聊的.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把枯燥无味的词语教学变成丰富生动的语言教学,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呢?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以个人教学实践为基础,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一、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巩固单词时,可以做一个“What’s missing?或者 Guess的游戏。但是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决不能“课不够,游戏凑”,为玩而玩,盲目地迎合学生做游戏的心理,而忽视了游戏应该是课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产物。因此,在做游戏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做游戏时切忌“跑题”。游戏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教学方法,设计游戏应当围绕教学的目的进行,无论是复习旧知,还是操练新知,是操练句型对话,还是巩固单词,都不能淡化教学任务,破坏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2.游戏要“有趣”,大家都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怎么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玩起来百玩不厌,乐此不疲。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在指导学生写练笔作文时,我通过玩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前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请看!出示画在小黑板上的一个“小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娃娃…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儿童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首先的着眼点就是玩,尤其是游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说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情况"。但是,体育游戏不代表就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自由自在、无所顾虑地玩。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改变思维模式,以游戏为契机,通过体育游戏,把课堂教学内容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给他们。那么,如何将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渗透到让学生感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条件下,幼儿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以及和谁玩,游戏中“快乐”的感觉对幼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使游戏更多地被戴上了“教育”的帽子,也使幼儿饱尝了“要我玩”的被动滋味,致使幼儿游戏失去了快乐的原汁原味。因此,幼儿劂应科学合理地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4.
陈曦 《江苏教育》2004,(9B):44-44
“老鹰抓小鸡”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游戏,也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活动的一个传统项目。我做了10年体育老师,曾无数次组织学生玩过这个游戏,却从来没有想过它除了有趣之外还能“玩”出什么新的名堂。可是在实施课程改革以后,居然有学生斗胆提出:总是让老鹰捉小鸡,小鸡不能捉老鹰吗?这要是在以前,肯定会被我斥之为“胡闹”,但这次我却认认真真地和学生一起尝试,一起探讨。结果,师生双方都从这堂别开生面的游戏课中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张志平 《文教资料》2013,(34):41-43
利用游戏的心理机制,把语文课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就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乐在其中。文章就“情·趣语文”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爱学习的天使。  相似文献   

16.
4岁的乐乐喜欢爬上爬下,十足好动的样子!可不管是玩玩具还是做游戏,都只有3分钟热度。前1分钟还在玩积木,后1分钟已经在拔电视机的插头了。妈妈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常常望着散落一地的玩具想:为什么自己的宝宝注意力“集中”不了呢?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5,(12B):12-13
4岁的乐乐喜欢爬上爬下,十足好动的样子!可不管是玩玩具还是做游戏,都只有3分钟热度,前1分钟还在玩积木.后1分钟已经在拔电视机的插头了。妈妈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常常望着散落一地的玩具想:为什么自己的宝宝注意力“集中”不了吧?  相似文献   

18.
谢惠燕 《师道》2006,(7):22-23
英语有一句谚语:“Education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好奇、好动、好玩、好强、好学是青少年的普遍特征,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随意的一种“玩”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玩”,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从游戏中学到知识。以玩激趣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新颖别致的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专注于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谷燕 《现代教学》2013,(1):101-102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它的趣味性能满足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怎样让游戏不流于形式,使学生玩得有序,学得有效呢?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设计教学,让学生在“玩”中进发思维火花,在“动”中提高探究能力。下面,我就以《二分音符》活动方案的初构、重构与再构,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1.以玩带学 新课改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为趣味性的活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例如,在学习百分比的知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