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需要健康的休闲文化。文章分析了我国休闲文化的现状,指出了休闲文化存在的问题:缺乏休闲目标、缺乏休闲技能、休闲品质不高;比较了各类教育对休闲文化的培育的差异,指出社区教育是休闲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通过社区教育培育休闲文化的对策:加强休闲文化宣传,促进社区居民休闲价值观的改善;采用各类教育手段,促进社区居民休闲能力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社区居民休闲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地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也成为了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小云 《成人教育》2013,33(1):53-56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三维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社区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休闲的场所,社区的环境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顺应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积极趋势,促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全面的教育网络。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少子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的基本态势。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社区治理还是家庭建设等方面均面临着新的问题。为应对挑战,社区老年教育需实现时代性的转型:指导思想由"赋权"转向为"增能",教育目标由"学有乐"擢升到"学有为",教育实践由"休闲娱乐"转型为"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12,(2):99+97-98
大连甘井子社区学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历经十年奋斗,已发展为一所集中、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休闲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院校。该学院坚持"为地区社会发展服务,为地区百姓需  相似文献   

7.
教师休闲教育,就是旨在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掌握休闲技巧和能力,能够选择有品位、有创意休闲方式,改善个人休闲生活品质的教育。目前教师存在"不知"、"不敢"、"不会"休闲的三大危机,教师休闲教育刻不容缓。教师休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培养"完整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丰盈人生,幸福生活的必需。  相似文献   

8.
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教育、社区信息和社区休闲文化中心等活动中都有着很好的的作用,新形势下社区图书馆面临新的问题,应寻求一种营建社区图书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夏焕堂 《职教论坛》2007,(23):34-36
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我国已渐渐进入休闲经济社会,我国成人休闲生活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对休闲的认识不足,缺失休闲教育。为此,我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国民的休闲教育。具体来说,政府应积极介入,参与调控、规划和引导国民的休闲生活;将休闲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国民充分了解休闲、认识休闲;加强休闲生活体验与实践,积极鼓励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的一种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当前社区教育的模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提出的"五四式"社区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基于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其中"五四式"即"五"是构建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五级社区教育体系,在省、市两级设立社区大学,在县市区设立社区教育学院、在乡镇(街道)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设立社区教育学习点。"四"就是省校将构建"社区教育规划+社区教育研究+学习资源开发+社区教育服务指导"四位一体社区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正在步入休闲社会。科学休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作为社会发展产物的教育应做出积极反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休闲教育对于开展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对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向社会传播先进的休闲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休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休闲时间,然而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在各学习领域融合休闲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休闲教育切实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广大居民的休闲时间日益增多,他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纷纷投身社区活动。本文从对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情况调查人手,以此为例介绍了以文体活动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具体措施及启示意义。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文体活动为内容和手段实现教育目的,使社区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参与向主动探求转变。  相似文献   

14.
闲暇教育理念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成果,是一种思想或高尚的人生态度。"乐生型"社区闲暇教育模式的构建,使人们在谋生之余可以乐生,是人类在体力、智力、人格、伦理、情操等方面自我完善、和谐发展的必要过程。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构建"乐生型"社区闲暇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applies situated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ncepts to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volunteer farm work. In contrast to a tradit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ion for leisure, participation in farm work activities is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education taking place in a leisure context. Analysis reveals that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farm labor may also be understood as participation in a craft-based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e Farm’s community of practice exhibits the use of embodied knowledge, intimate communication, a dialectic of innovation and preservation, and a hierarchical soci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employment and leisure-base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s are explored. Situated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nceptualizations promise to expand both the analysis and practice of leisure education, thereby expanding its relevanc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休闲教育的目标主要有:第一,通过休闲教育培养人们的休闲技能、休闲技巧和休闲鉴赏力,使人们有能力参与某些休闲活动,从而引发其对休闲活动的兴趣。第二,通过休闲教育确定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生活方式。休闲教育在许多国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休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遍有闲社会的悄然逼近使休闲成为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为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开拓空间。休闲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风向标。鉴于目前人们对休闲认识的偏差和休闲的异化现象日益严峻,加强休闲教育指导人们建构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人的教育应该关注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然而,目前闲暇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从劳动与闲暇的演变史中,得出作为一个现代人既要接受劳动教育,同时也要接受闲暇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相结合,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闲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同源共生的,闲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宽广的舞台。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闲暇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丰富闲暇教育的内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安排闲暇时间,形成良好的闲暇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