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兵法》和《管子》中都有一篇题为《九变》的文章,两篇文章篇名相同,都有着齐文化背景,但两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有所不同。对两个《九变》篇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孙子兵法》和《管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中《凤阳士人》一篇与唐代白行简《三梦记》、薛渔思《独孤遐叔》以及李玫《张生》有着不可否认的渊源。与《三梦记》、《独孤遐叔》、《张生》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凤阳士人》在人物塑造和内涵揭示中都有自己突出的特征,而这正体现了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史记》、《战国策》三部著述中都有豫让为智伯报仇一事的描述,却各有旨趣。在对三者描述文字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发现作者或编者所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遭遇对三部著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才使得豫让这个刺客形象蕴藏着迥异的情愫。从中又揭示出史学著述或诸子著作如文学一般,也蕴藏着编著者的运思构想与其思想情感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琼瑶的《庭院深深》这两部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两位相隔百年的女作家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情节、人物安排还是结构,甚至连女主角的出走和复归也如出一辙,进行比较后发现了新的闪光点,从而扩大和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周卫涛 《考试周刊》2010,(42):48-49
作为《圣经》的两大组成部分,《旧约》和《新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时代特征和地域背景的影响,两者在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旧约》的民族性与《新约》的普世性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旧约》和《新约》的思想差异,我们可以理清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把握基督教思想的内核。  相似文献   

6.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玩偶之家》和《伤逝》有着许多相似和相联的地方。文章通过对两者的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得出,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比前者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前一后,饱含着作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热情称赞之情.但两部诗话颂扬的主要方向是不一样的.它们代表了颂扬杜诗的两种方向:《岁寒堂诗话》重视杜诗的思想性,《沧浪诗话》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尽管各有缺失,但在研究杜诗学上,它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是杜诗学上不可跳越的两层阶梯.  相似文献   

10.
《窦娥冤》是我国古典悲剧的优秀作品之一,对当时和后世的戏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代袁于令的《金锁记》就是受其影响改编比较成功的作品。从文本的角度来考察,《金锁记》与《窦娥冤》在情节、主题和戏曲文学所承担社会功能上具有差异性;与《窦娥冤》相比,《金锁记》悲剧意识有淡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世说新语》的文体,有许多观点.从“小说”的概念出发,得出《世说新语》是古代小说,与《晋书》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李尔王》和圣经《约伯记》在人物形象、人物所经历的磨难、戏剧结构等方面皆存在相似之处,通过这些考察,我们能发现二者在神学内涵上也有着共同的思考。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和圣经编撰者对人的灵魂有着相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邹启胜 《文教资料》2014,(24):12-13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用了较大篇幅描写这个人物形象。但是,《金瓶梅》中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并且在情节安排上也有意淡化武松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光辉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好汉,而到了《金瓶梅》里的武松倒更像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亡命徒,而非一个单纯理想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康宏东 《学语文》2011,(3):18-19
莫泊桑的《项链》大家部比较熟悉,不熟悉的倒是他的另一篇也与首饰有关的短篇小说《珠宝》(另有译作《首饰》),两者有着异曲同T之妙。本文拟从对比角度谈谈两个女性形象及玛蒂尔德的“美丽动人”。《珠宝》的情节比较简单。内政部职员朗丹先生有一个性情娴静温柔的太太,  相似文献   

16.
《七嬉》是许桂林现存著作中唯一的文言小说集,书中七篇小说不约而同地淡化了故事情节,而将游戏、音韵学等学术内容渗透其中,给予了文言小说一些新的特色.同时该小说集还与《镜花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研究《镜花缘》的成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花曼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8-109
钱钟书在《围城》中塑造的三闾大学的形象,让读者对现代大学知识分子的狡诈、倾轧、虚伪与荒谬有了深刻的印象.三闾大学虽然是作者虚构的,但与钱钟书曾教过一年书的西南联大有很深的渊源.同一时期描写西南联大的作品,鹿桥的《未央歌》却与三闾大学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在《未央歌》中,西南联大是一个充满理想、欢乐、友爱的世外桃源般的大学.有意思的是两部作品几乎是同一时期完成,描写的对象又都处于同一时代,而两者的反差如此之大,颇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影片《芳华》和《少年的你》均改编自小说,都属青春题材电影.两部影片在有关青春、暴力、伤痕的表达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两个故事所反映的时代不同以及导演风格差异等原因,其在有关青春的表达有着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不同,对暴力的表达上有着单一和多面的差别,同时在伤痕的表达方面有着旧与新的区别.对两部影片进行平行比较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9.
《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戏曲艺苑里的两朵奇葩,反映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本文就《西厢记》、《牡丹亭》之创作过程、剧情及艺术表现形式和对后人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语类》第八十、八十一卷,记录了朱熹有关《诗经》的一些基本观点,其中有对《诗序》的评价,有对“六义”的辨析,有对具体作品的诠释,不乏精辟之见。特别是有些晚年定论,对《诗集传》多所补正,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对《语类》的具体内容及其学术地位,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