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河西走廊的肃南榆木山、嘉峪关黑山、酒泉马鬃山地区有大量的鹿图案岩画遗存,这些岩画是先民狩猎、放牧生活的实物反映,也印证了古代先民对鹿崇拜的表现。通过分析河西走廊鹿图案岩画的艺术特点和追溯鹿崇拜,进而揭示北方游牧民族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窟区东南山头五烽墩东面约120m、坐西朝东的石崖上,存有单体岩画4幅,为3只鹿、1朵花,6方题刻文字。先前,孙毅华、吴军与刘艳燕等相继实地考察,对石刻题记作了录文并撰著公布,尚有缺漏。2020年8月,作者等先后两次上山考察,重新拍照、录文,予以完整刊布。岩画鹿的形象与北朝至唐莫高窟壁画中的造型颇为一致,是敦煌市境内首次发现的岩画;石刻题记的一些内容透露了晚唐归义军政权在李氏执政时期的重要线索,颇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作者在进行大量野外考察与编辑大型岩画资料、充分利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新疆岩画的发现与考察,岩画的分布、内容与文化内涵,以及工艺、时代等问题进行的综论性探讨。论文分为两篇,此处专门讨论新疆岩画的表现内容及其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就岩画所体现早期游牧人的生育、放牧、转场、狞猎、战争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4.
龚鹏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98-101
北方草原岩画从内容上分为生产生活岩画、舞蹈岩画、宗教祭祀岩画、生育岩画、符号岩画、征战岩画等,每一类岩画都反映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岩画是通过岩石这一物质载体,经过刻、凿、划、画等技法,来反映人们生活生产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以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象征意义反映人们的观念和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5.
从科研项目中国岩画到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岩画是世界五大洲早期人类存留下来的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人类早期生活的连续性篇章,岩画表现的内容触及到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哲学思想、审美观念、民族迁徒与兴衰等等方面。因为岩画是文...  相似文献   

6.
龙里巫山岩画是一处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 ,笔者与有关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它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 ,描述了岩画的生态环境、保存现状 ,讨论了岩画的内容、特点、价值和意义 ;进而对岩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同时就岩画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天山及阿尔泰山区广大哈萨克草原发现的岩画,体现了古代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智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成熟的原始思维。岩画是哈萨克族先民原始思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信息的宝库。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同哈萨克草原长期存在的岩画中的某些内容是有联系的,可以说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就是从这种体现古代哈萨克族先民智慧的岩画艺术等原始思维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花山岩画表现的壮族原始体育,产生于图腾崇拜,其基本图形是具有蛙形动作和韵律的身体语汇。对岩画内容的分析表明,在岩画制作的时代,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相互交融,是与原始信仰、舞蹈、强身健体等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形态。作为一个历史参照物,花山岩画使人们看到当今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作者在进行大量野外考察与编辑大型岩画资料、充分利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新疆岩画的发现与考察,岩画的分布、内容与文化内涵,以及工艺、时代等问题进行的综论性探讨。这里的“岩画”概念,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岩刻”画,也包括在岩洞内以赭红色涂绘的画面。后者在行文中,具体写作“洞窟彩绘”,以示区别。论文分为两篇,此处主要讨论新疆岩画的发现、分布、工艺与洞窟彩绘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岩画表现了原始体育活动最重要的一些形式。本文就丝绸之路的部分岩画所表现的原始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形成过程及其研究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恢宏、雄厚、神奥,多彩多资的绘画与图像.从上古鹿岩石洞走来,穿行于黑龙江沿岸山神岩画之间,投射于伊通关氏家族祖先神画像之上,在一个深度广度上,超越于绘画之外的是萨满人类学生生不息的原始精神。占领资源之丰富,爬梳理论之流畅,消解深奥之寻常,这是我读《萨满绘画研究》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2.
岩画是远古时期人类智慧的产物,先民们在原始生活的过程中想把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可是那时没有语言、文字、纸、笔,这些工具,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发现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大事件以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刻画在岩石上保存下来,由此产生了岩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早期人类社会的钥匙.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岩画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可这种在人类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不会就此止步的,今天藏族的壁画艺术我认为和远古时期的岩画艺术之间就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从岩画中最常出现的舞蹈图内容和壁画中的舞蹈图,来看看远古岩画与壁画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分布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石关峡一带的黑山摩崖石刻岩画,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生动,风格独特。本文就试其岩画的艺术风格和岩画的历史溯源作以我个人在美学上的思考。一、刻凿在黑山悬崖峭壁上大小不一的150余幅岩画,有人物、狩猎、操练、舞蹈、鹰蛇虎牛追逐等各种画面,刻凿技法古拙、粗犷,有摹象真实、生动活泼、对比夸张、平面造型、手法独特的艺术风格摹象真实,岩画的作者把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上的粗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南北方岩画表现内容和手法、作画地点的不同,画面的规模、构图、以及绘画效果都迥然不同,自然也形成了不同的美学风格。其差异源于相异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并决定了南北民族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互异。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是阳刚美或壮美,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可以说是阴柔美或优美。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发现岩画的地点很多,而且多有报道。但对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岩画的记述和研究却显得非常薄弱。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基本掌握了博尔塔拉河流域岩画的主要分布,包括阿敦乔鲁遗址在内的至少有二十几处。其内容涉及人物、马、骆驼和一些野生动物像北山羊、盘羊、马鹿、狼、豹子等。其情景可分为狩猎图、骑马人物及生殖崇拜。在考察中不断地对这些岩画进行详细的记述和整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岩画起始年代可能贯穿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公元前2 000到公元前1 000年或更晚),是与当地分布的这一时期的古代遗址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岩画亟待更细致的调查、记录与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岩画是古人类绘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其中的乌兰察布草原岩画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遗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图画的艺术形式描绘了古代诸民族的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生动图解。乌兰察布草原舞蹈岩画,根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舞蹈形式去表现当时人们艺术创作的风格和特征,每一种类型的舞蹈都透视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以象征符号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岩画的形式既指述岩画具体的形式,也指述构成岩画的结构方式,它是我们研究并认识岩画的起点。任何贺兰山岩画的表达方式都是在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形式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而来的。独体岩画是从整个贺兰山岩画里分解出来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其形式结构里存在着六种最基本的组合关系,并由此结构出了六种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形式结构类型。贺兰山独体岩画在能指层面上所具有的这种同一性的惯用表现法是由传统提供的,或者说是人们长期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岩画的形式既指述岩画具体的形式,也指述构成岩画的结构方式,它是我们研究并认识岩画的起点。贺兰山岩画的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在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形式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而来的。贺兰山岩画语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主要包括图形的各种形式以及各图形之间的关系。贺兰山岩画存在着自由、唯一、黏附、简单和复合五种语法形式以及变图形、变形态、图序和形式的选择四种排列组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贺兰山岩画语法形式中还有抽象实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牛作为西南地区常见的视觉形象,在岩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岩画可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和滇西北四个部分。沧源岩画是滇西岩画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主要描绘了包括人物和动物在内的数幅祭祀场景,在沧源岩画的动物图像中以牛图像最具特色。本研究以沧源岩画中的牛图像为起点,通过研究沧源岩画牛图像的类型、种类,并结合动物学、考古学证据,旨在探究牛图像在沧源本地文化中的特殊性,以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神秘的岩画     
《初中生辅导》2014,(18):F0002-F0002,F0003
岩画是指在岩崖、岩壁、岩穴、岩石上作的画,通过浮雕、彩绘、线刻呈现。古人用岩画来反映社会生产诸如狩猎、放牧、农业和人们的宗教信仰等,多表现崇拜、祭祀等民间活动。岩画是神秘的,岩画对于我们了解人类史前文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球岩画的记载历史很长,从远古时代到现在已有四万多年的历史,全球五大洲都有发现岩画的记载,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