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马会梅  宗岚 《教育艺术》2007,(12):60-61
教师教学的非言语性行为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非言语手段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教师教学的非言语性行为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地运用非言语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高超精湛的艺术,有时可以起到比有声语言更理想、更难以言状的教学效果.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必将对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行为的概念非语言,指的就是无声的语言。何谓军体教学的非语言行为?笔者认为,它是指在特定的军体教学中,教员运用无声的语言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受训者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 课堂教学语言,广义来说,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非言语行为。本文着重谈谈生物学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与有声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它在课堂中沟通着教师和学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非言语行为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据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提供的数据表明:人类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师生之间用来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类。体育教学以室外活动为主,无声语言的运用显得更重要。无声语言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起到"润滑剂"和"助推器"的作用,体育教师往往注重有声语言而忽视无声语言的运用。教学中巧妙运用无声语言能精炼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合理使用无声语言是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值得体育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教态,是指教师授课的姿态,它由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课堂教学,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论非语言行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行为是指运用无声语言将信息输送给对方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非语言行为,能够控制课堂气氛、约束学生的行为、增强直观效果、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三尺讲坛是广大人民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教师如同燃烧的红烛,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之美。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之中,尽管有声教学语言占有着主导地位,但只有与无声教学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本文从无声教学语言的教态美和板书美两大方面赞颂教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浅谈体育教师的教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谢媛媛 《科学教育》2006,12(1):F0004-F0004
教态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情、风度等,是师生之间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体育教师的教学环境具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性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体育教师时时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都在学生的观察之中,学生随时都在盯着教师的各种细微变化。而教师初次的讲解、示范、言论、行动、仪表、风度……等,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就是关于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努力说明语言分析语言评述语言以指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内容和任务,语文教学是以其内容的根本语言性,独特于其他任何门类的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语言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语文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表述和传达中的辅助功能,也应该是作为我们努力探索和追求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会把非语言行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举止、神态等,这些“无声的语言”,可将不同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并让学生感觉到其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有专家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百分  相似文献   

11.
刘长起 《成才之路》2009,(17):95-95
所谓教态语言是指从教师身上发生的、直接诉诸学生视觉器官的无声语言。这种语言较之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更有即时性、运动性和直观性。尽管有声语言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系统很强,但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有单一的有声语言作为传授知识的方式,是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因此,在运用有声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应伴随有相应的教态语言.以使语言行为得到必要的深化和补充,强化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教态语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教态,是指教师授课的姿态,它由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课堂教学,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当的教态,通常在教师眼里被认为是小事,恰是这些小事却折射出一个教师的修养,同时对学生也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门艺术。由于师承、教养、知识、习惯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的。教学艺术是通过两个系统完成的。一是有声语言系统,另一个是非语言系统。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传授知识,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教师的教态,诸如讲课时的表情、举动、姿态、衣着等等都会构成学生的“审美中心”。这种非语言因素随时可能影响学生的听讲情绪,因而也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教态对学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作为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存在着诸多语言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体育课本身的特点、外界因素、学生因素及教师个人因素造成的。矫正这种语言失范行为,体育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批评的艺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还要为体育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就是关于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努力说明语言分析语言评述语言以指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教学的最根本的内容和任务,语言教学是以其内容的根本语言性,独特于其他任何门类的学科,另一方面,语言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语言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表述和传达中的辅助功能,也应该是作为我们努力探索和追求语教学艺术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学习行为、表现所做出的语言性评价,是对学生现场作为的一种即时性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可见,包含课堂评价语言在内的教学语言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恰当、合适地使用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增色,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17.
朱立新 《教书育人》2004,(10):51-52
语言性指导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在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达到教学目的要求的一种方法。一、语言性指导方法的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性指导方法的形式有:讲授、口令、指示、语言性反馈、口头复述、师生之间的讨论、动作口诀、象声词、动作名称及念动、身体语言等。1.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既可以用来传授新知识,又可以用来巩固旧知识,它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具体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动作要领,难点,练习法及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教态的定义与范畴教态从字面上看,可指教师态度或体态的总称,也称作身体语言或体态语言,也可指非语言信号。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服饰等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感情表达"声""形""神"是组织教学的一个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声""形""神"的效能,使其起到潜移默化和引导指令的作用。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声""声"指的是教师的语言声调,甚至包括非语言的哨声、掌声。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教态美     
浅谈教态美禹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王金红教态,是指教师授课的姿态,它由眼神、表情、语调、动作和体态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它本身也可以表情达意,以情感人,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手段。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