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长城 《职业圈》2011,(2):96-96
程序是实体的载体,任何事情从理想到现实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只有程序正义。才具有实体正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陈菲 《职业圈》2008,(14):52-53
辩护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程序性辩护权理应被涵括其中。我国以往法律和实践中较注重实体性辩护,而文章从程序正义角度对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辩护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程序性辩护权理应被涵括其中.我国以往法律和实践中较注重实体性辩护,而文章从程序正义角度对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于宁 《职业圈》2007,(23):12-13
文章通过分析辩护律师的作用和职责来探讨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范围,以及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5.
吴超超 《文化学刊》2015,(4):136-138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关规定,对限制刑讯逼供将起到积极长远的作用,同时也标志我国刑事司法更进一步地朝着科学化、理性化和文明化发展,但是,由于在排除非法证据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非法证据认定困难,非法证据排除规制限度,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制法律效力等问题,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受到广泛质疑。本文针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的基本含义是“宜”、“适宜”。它不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而且是分配社会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则。在“义”与礼法的关系上,一方面,“礼”以行“义”;另一方面,“义”以行“礼”。先秦儒家的礼法正义是由“道”、“仁”、“礼”、“义”等范畴整合而成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一种秩序本位的身份正义。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通过对"无知的面纱"和"原初状态"的设计,以"无知之幕"的设计框架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正义原则.但是,他的"无知之幕"的设计是虚幻无力的,他的论证过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脱节.  相似文献   

8.
法治的内在意蕴在于对法律的信仰。其中,正义和融入民情是法律得以信仰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自然法对西方法治的影响启示我们:发掘中国法律传统的有益元素,将其融入社会民情,是培植社会民众法律信仰的极其重要的途径。而适度加强道德法律化,是对我国法律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继承案件中的程序问题关系到实体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公正的解决。本文通过调研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件,分析继承案件中涉及到的四类重要程序问题:继承案件中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利的程序、遗产的清点程序及继承案件的举证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1,(3):65-65
刘玉梅在《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任何社会的道德建设都离不开道德惩罚,因为它是恢复社会正义、维护社会良知、促进社会幸福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介入,网络道德惩罚也开始出现并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1.
莽林红尘     
韩田 《生态文化》2008,(1):59-64
上期连接:上期讲述了林区女工赵菁菁在和丈夫王河打架后上吊自杀,从表面看来是因为一些家庭小事,其实在这件自杀案中另有隐情。一直暗恋赵菁菁的朱汾偶然发现了赵菁菁死亡的真正原因,当天夜里却遭到暗算……于是,正义与邪恶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较量。林业作家韩田用他四十年的漫长时间谱写了这篇林业记实小说《莽林红尘》,敬献给默默劳作在林区的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定行为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提出了认定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实体和程序要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无法容忍以一种声音说话。 用一种权力话语限制和剥夺其他话语,不仅仅对于文艺、甚至社会各个领域都是有害的。 文字批评应限制在文学场而决非文学之外,而文学批评所要建立的恰恰是公正、公平和正义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对经典文本从不同角度的阐释引发了对马克思正义观念的各种争论,给马克思正义观念的理解与诠释带来一定程度的迷茫与阻碍。鉴于此,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语境下,真正还原马克思的正义观念。首先,本文考察了马克思正义观念的来源;其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路向上分析当前对马克思正义观念的不同阐释;最后,再通过现实实践与崇高追求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正义观念。  相似文献   

15.
蒋金运 《文化学刊》2011,(6):158-164
以《约伯记》与《九辩》为个案,探讨中西元典包含的人生观,可以发现人类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道德方面,《约伯记》求真——真即德,《九辩》求善——善即德;在正义意识方面,前者注重人类的乐于世俗的、浓厚的人生欢愉,后者注重人的坚强意志和温柔敦厚品质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价值的终极追求上,前者是利己的,关注的是个人的世俗化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个人的现实情感和生命体验突显和张扬,后者是利他的,关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如何将人生价值寄托于人生理想的实现,将个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律师作风     
在司法行政系统流行一句话,说"律师只要不违法,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钱都可以赚".文章认为,这是对我们律师的误解,特别是对律师作风的严重误导!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律师,也在追求真理与正义,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我们更应该追求真理与正义,更应该讲究公正与公平!律师的作风建设,关乎人们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关乎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为此文章特意对律师作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代位执行制度适应了司法实践解决"执行难"和"三角债"问题的需要,但其存在固有缺陷,为满足权利平等和程序正义的要求,建立了第三人异议制度予以补充。依照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第三人异议制度具有异议审查形式性、异议内容实质性和异议效力绝对性的特征。实践中存在第三人滥用异议权的困境,若要规制滥用行为,对于异议的处理不宜采用有限审查的方式,而应当适当扩大不属于异议的范围、加重异议的成本并构建异议判别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霍夫斯坦特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多种表现形式。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乃至同一国家和地区内部之所以存在文化差异,是因为通常被我们视为文化实体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并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共同体。文化差异性,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是来源于人类满足其相同基本需要时,所用的答案不同所致。已然存在的文化差异也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现代实体书店运用各类技术,由内而外进行商品美学包装,形成独特的审美空间。审美空间营造下,部分现代化商业实体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进行“感官技术操控”,视觉冲击、娱乐休闲、小资消费越来越成为书店特色。精英化实体书店也在不断区分消费者的品位,建构消费者的主体性。该文以消费者主体性为视角,探讨现代实体书店在带给消费者精神与物质双重享受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及现代实体书店作为一种特殊空间对于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培养,以及个体文化、审美、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意义,并为现代实体书店转型提供一些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主要论述当今实体书店风格化的途径以及风格化对实体书店产生的积极作用,选取江苏南京地区的先锋书店、西西弗书店和二楼南书房作为风格化的成功案例,分析风格化的必要性和功能,总结实体书店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