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形成了终端移动性、终端多样化、互动的即时性、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特点;移动终端可分为功能型移动终端和智能型移动终端,多样性终端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主要移动终端呈现出智能化与融合化趋势。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视听应用可分为内容型和服务型两大类应用类别。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视听应用与移动终端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契机,形成  相似文献   

2.
姚瑶 《中国记者》2012,(2):100-101
在移动互联终端大发展这一背景下,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推出自主移动互联终端——北青Pad,在兼具平板电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性读报,并自主研发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积极探索其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三五年前,移动运营商有着自己的网络、自己的终端,业务在终端上基本是垄断的。而苹果带着它的移动终端和操作系统出现了。它构建了一个封闭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开放业务平台。在这个业务平台之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可以访问苹果商店中的应用。而苹果商店中的应用是开放的,开发者及应用运营商只需要通过苹果的认可就可以把自己的客户端应用放到苹果商店这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4.
电子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移动终端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智能生活是未来国家发展的趋势,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经不再是单纯满足于馆藏档案数字化而是要主动提供信息服务,移动档案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是大势所趋。文章对移动档案信息服务终端建设的意义、原则和需要克服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热销与3G网络的成熟,国内电子阅读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各种移动终端的冲击下,专业的电子阅读器销售市场萎缩,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电子阅读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阅读设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符静 《图书馆学研究》2014,(4):17-21,26
文章从我国图书馆移动应用终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入手,从研究论文、机构构成、功能构成等角度总结其发展历程,通过对现状、功能的深入分析,预测未来移动终端应用对图书馆的挑战和图书馆在这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王琳琳 《传媒》2012,(5):60-62
自2010年苹果iPhone4和iPad发布以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智能移动手机更是夺得头把交椅,普及率急速上升。随着千元智能手机的成熟和批量上市,一场颠覆式的洗牌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移动数字终端与档案信息服务融合进行SWTO分析,设计了基于移动数字终端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架构,并提出了移动数字终端与档案信息服务融合的良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王峰 《声屏世界》2017,(9):11-13
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首先是对媒介融合这个无法忽视的大环境进行解析;之后指出了移动终端这个强劲对手对于电视媒体产业的威胁;最后从硬件融合、媒介身份转换、立足内容、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何波 《声屏世界》2011,(11):61-63
移动互联网是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应用的开放式互联网络。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的潜在颠覆性影响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一条以移动多媒体终端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重构相关产业格局。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对用户互动与获取信息的束缚,使随时随地互联、娱乐、搜索、商务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社会生活效率也因此得到巨大提升。有学者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三网融合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的规模不断壮大,档案部门提供移动终端上的档案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文章从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移动终端上开设的各种服务入手,概括了目前主流的四种平台上的档案服务现状,分析了未来在移动终端开展档案服务的发展趋势,对档案部门在移动终端上开展档案服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渐密切,其作为未来主要传播载体的走向也越发清晰。移动终端最重要的一个入口——App,已成为了传媒集团不得不争夺的新战场,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新老媒体纷纷进驻,开发具有自身风格与特色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抢占用户。尤其是国内报纸媒体,在App的开发探索中毫不停歇,力求占据新闻类移动终端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移动终端及电子资源的特征,采用一种具有自动代理机制的方式实现移动终端对电子资源的检索与文献传递,根据移动终端的特性对所检索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对相应的文献进行转换以适应手机及移动终端的显示与阅读,从而实现移动终端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内容的访问。  相似文献   

14.
饶军 《新闻知识》2007,(10):79-80
掌上电视是一种新型的移动电视业务,可以通过各种数字终端收看到电视节目,因为其主要的终端接收器类似MP4,可以放在手中观看,故称为掌上电视。掌上电视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掌上电视能够重视产业的发展策略,抓住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的  相似文献   

15.
王武军 《传媒》2013,(7):22-24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政府重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积极为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促进其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本身非常复杂,涉及包括内容与应用服务、系统平台以及终端设计与制造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国各区域纷纷试水移动互联网产业,但当前各区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认知并不完全,一方面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理论研究出发,分析了移动终端的教育应用需求.研究了移动终端接入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探讨了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对移动终端的支持,最后重点讨论了国家开放大学移动互联学习终端在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使得数据档案资源快速增加。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利用移动终端便捷地获取数据档案成为可能。本文针对不同数据档案的属性、所有权、使用权等存在的差异,结合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和数据档案性质,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数据档案。  相似文献   

18.
杂志业正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获得新的阅读市场.当前,很多传统杂志都开发出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开拓新的读者群.但是,移动终端上的杂志业发展仍面临盈利模式、呈现方式、第三方监测等诸多问题.而在面临新的终端环境时,应当尽早树立互联网意识、用户意识和平台意识.  相似文献   

19.
谢征 《中国出版》2012,(24):16-19
杂志业正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获得新的阅读市场。当前,很多传统杂志都开发出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开拓新的读者群。但是,移动终端上的杂志业发展仍面临赢利模式、呈现方式、第三方监测等诸多问题。在新的终端环境下,应当尽早树立互联网意识、用户意识和平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移动新媒体终端的代表——智能手机,已成为新媒体中独霸移动终端的绝对龙头。据相关数据,中国2013年上网人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已达5.0亿人。这块"巨大的蛋糕"让所有新老媒体垂涎,近来打车软件,腾讯的"嘀嘀"和阿里巴巴的"快的"之争,本质上是移动新媒体之争。一款好的APP软件LOGO,既美观又能传达应用程序的基础信息,给用户带来第一印象,是对点击率影响的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