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建于1957年,经过40多个春秋,已经发展成为科技力量雄厚,学科专业齐全,人才优势集中,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70人,其中科技人员194人,博(硕)士学位者15人,在读博(硕)士28人,国家级专家3名、部级专家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1名,博士生导师3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创伤基础研究实验室建立在有40余年历史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内,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具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野战外科学的主要实验室,由博士导师、固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总编、总后科委会常委王正国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由博士导师、总后科委会委员、《中华创伤杂志》编委陈惠孙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11):109-109
余英林教授培养研究生25年来,为国家培育出大批人才,迄今共培养了博土生34人,硕土生40多人,其中一些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他以严于律己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专家档案:袁有禄,1967年10月生,四川简阳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安阳市市管优秀专家,安阳市劳动模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棉花分子育种课题组组长。负责的分子育种课题被安阳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5.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4,(15):62-64
正专家简介:崔金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常务副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和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研究。兼任农业部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治理专家组成员、农业部棉花生产专家组植保专家、全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安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棉花学会理事等。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公布了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次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40名,占79.4%;博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革新》2013,(11):64-6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6月,现有在编职工147人,其中研究员2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领军人才、新世纪121人才3人,长沙市"313人才计划"1人。  相似文献   

8.
郭三堆研究员是誉驰中外的农业科学家、棉花转基因专家,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分子设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十多年来,郭三堆研究员潜心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1,(14):F0002-F0002,1
袁有禄,1967年10月生,四川简阳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安阳市市管优秀专家,安阳市劳动模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棉花分子育种课题组组长。负责的分子育种课题被安阳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1990年于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数据     
<正>为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投身科普的积极性,中国科协聘任40个全国学会推荐的1 56名专家为全国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期3年。他们当中大部分是本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其中院士1 2人。1 2月26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李象益科普事迹报告会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任大会"。1 56位专家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和中国自然科学博  相似文献   

11.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1):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任第一任所长,现任所长为饶子和院士。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68人。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研究所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瞄准生命科学基础性、前沿性理论问题,结合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国家需求,发挥基础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优势,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10至15年左右的努力,使研究所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并争取进入国际一流研究所行列,成为国家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高技术产业化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充分发挥温岭籍在外人才联谊会、国家级(省级)学会等科技团体"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在不改变人事、户籍、社保关系等政策前提下,柔性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破解温岭创业创新人才之渴。截至2018年6月,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2家,国家千人计划工作站1家,省特级专家工作站1家,国家级(省级)学会服务站3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然而,当前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4月,占地面积90公顷,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现有职工130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高职称人员23人,博士3人,硕士1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名,硕士生导师3名,国贴专家1人,省贴专家1人。设有茶树种质创新与改良中心、茶树种植工程中心、茶叶咖啡加工工程与检测中心、咖啡研究中心、茶树咖啡植保中心及云南省第165职业技能鉴定所等6个科研和培训鉴定机构。依托建有西双版  相似文献   

14.
这是几代人的梦想. 这是几代人的奋斗. 中国彩色棉,一个令人感到惊喜的名称,一个令人感到振奋的结果."赤橙红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赤橙红绿青蓝紫的是棉花,手持彩练的是一批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彩棉"人--他们有中国农业科学系统的科学家,有北京三力通产科贸集团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四川棉花研究所以及甘肃等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15.
正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科技教育名城,科教资源雄厚,拥有在宁两院院士82名,在宁高等院校80余所、科研院所100多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5个、工程技术中心17个,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9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18万名、高技能人才30余万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85人;现有各类学(协)  相似文献   

16.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是该校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学院设有动物科技系、动物遗传育种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基础兽医学系、预防兽医学系、临床兽医学系等6个系,拥有一支以学术大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12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9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专家2名,部(省)级专家9名,博士生导师26名,有4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资源先后建立了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系云南省专业从事蔬菜、果树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公益型科研机构。现有在职职工63人。在51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职19人(研究员4人)、中职17人、初职15人,硕士研究生2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3  相似文献   

18.
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花更多时间在田间;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更关心庄稼地里棉花的长势: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更兴奋于丰收的喜悦。他,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袁有禄,也是前不久被评为2011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农业领域的年度人物——一位献身于棉花生产的“护花使者”。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3,(1):4
短短的三年时间,山东省日照市已经拥有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站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高层次专家40余名。近年来,日照市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积极在全市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省科协在日照设立了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并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有力推动了建站工作。今年,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由市科协推荐申报的日照港和水产研究所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五部门的联合验收,被正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6年4月28日,科技厅厅长刘东带队赴京对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论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家共9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任专家组长。会议由科技厅机关党委书记吴成主持。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