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2000年年会暨换届会年前在当阳市举行。老河口日报社社长晏书成同志当选为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会长。会议围绕“如何加快县市报事业发展”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与会35家报社社长、总编向大会提交了33篇业务论文。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年会在当阳举行@小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县市报“转企改制”的推进、实施,“省管县”体制的试点、扩面,目前,这两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叠加到县市报的身上。“转企改制”必将给县市报带来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省管县”的体制必将给县市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管理创新中大显身手,不断拉升县市报发展“大阳线”。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我国的新闻宣传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县币党委的舆论工具的县市报,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开创县市报精神文明宣传的新局面,守住县市报这方“净土”,营造出沁人心脾的“绿洲”。报道思想要始终坚持两手抓把握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当成为县市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指导思想。报道思想坚持两手抓,就是既要体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又…  相似文献   

4.
如今,我国的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许多报纸已由过去传统的四版,或者八版,变成现在动辄十几版,几十版。有人预言,我国报业已经进入厚报时代,报纸变厚正成为一种趋势。厚报时代背景下,报业的发展环境、竞争格局、营销手段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党报体系最基层“一族”的县市报,其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迎接和应对厚报时代的报业竞争,营造发展的优势,这是县市报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把握报业趋势,走出具有县市报特色的扩版之路近年来,有不少县市报,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报积极运作扩版…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本刊新开“县市报透视”栏目,专刊县市报发展战略、报道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文章,重操作性、实用性,给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以思考和启发,促进县市报群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至13日,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十八次年会在重庆合川举行,来自全国的83家会员单位的县市报社长、总编等100多人到会。这次年会围绕如何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县市报舆论引导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13位同志在会上发言。他们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办好报纸是立身之本,增强报社经济实力是强身之策。县市报的同志必须提高前瞻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报纸质量,办出区域特色,增强竞争实力;努力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  相似文献   

7.
县市报如何提高办报质量?新闻宣传策划是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一是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贴得最近,其所产生的影响最直接,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县市报必须注重新闻宣传策划;二是由于县市报办报起步晚,队伍年轻,从锻炼队伍、提高整体采编水平看,必须重视新闻宣传策划,三是由于县市报地域范围相对窄小,新闻资源相对缺乏,“集雨面积小”的现实,迫使县市报“挖井取水”,从广度、深度上挖掘新闻源,因此也必须重视新闻宣传策划,否则,县市报会出现缺稿甚至稿…  相似文献   

8.
10月11日至14日,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年会,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全国百余家县市报的社长、总编和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紧紧围绕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新世纪如何进一步办好县市报进行了深入探讨,有10余家报社的代表在会上发言交流。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由36人组成的理事会。在三届一次理事会上又选举诸暨日报社长周光荣担任会长。()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在浙江义乌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周文华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8,(3):28
4月28日.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四届第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我市酉阳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7家县市报社负责人及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会议以“中国县市报创新发行”为主题,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全国记协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与会代表深入讨论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县市报的发展方向.并就县市报创新发行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县市报的“生存、市场、办报”问题是新形势下县市报迎接挑战、夹缝求生的基本问题。 一、充分认识县市报存在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县市报办成党和人民的“传声筒”,成为党和人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县市报已达到500多家。县市报为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科学文明知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重大政策出台、在大是大非面前,县市报都能发挥自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县市报已停办,专业报、行业报已与主办单位“脱钩”进入市场。市州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办什么样的市州报,怎样办市州报,市州报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求发展,成了市州报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2.
队伍是事业的保证。确保县市报新闻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流动,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县市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办好县市报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稳”与“动”是一对矛盾,是县市报队伍建设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队伍的相对稳定,县市报人走马灯似的调动,就谈不上县市报地方特色和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观察》2013,(9):26-27
今年9月,是《昆山日报》复刊20周年的日子。这20年间,昆报的发展与昆山的发展齐头并进,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被学、业两界视为“昆山日报”现象,深入研究其为国内的报业发展尤其是县市报发展带来的巨大启示意义。本刊为此专门以“专题聚焦”的形式,辑录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石勇  杨贤齐 《新闻前哨》2002,(12):15-15
在报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县市报是一支新兴的有生力量,其广泛的读者群和近乎零距离的贴近性,为县市报人提供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传媒竞争的大环境中,县市报人同样要研究读者的心理、审美习惯、学习新的办报理念。“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一种新的办报理念,在县市报的贯彻实施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作重大新闻的刻录者对于图片而言,现场抓拍的真实感,重大场景的概括力,使其具有与文字同等,甚至超越文字的表现空间。因此,在重大新闻的报道上,要给予图片施展拳脚的机会,更应敢于让图片独立完成报道任务。如2001年…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县市报有700余家,湖北一省就有50余家.湖北省县市报虽然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本文拟对湖北省县市报的现状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一) 中国县市报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60年代初一度停刊的县市报,在80年代如雨后春笋纷纷复刊.截至1999年底,湖北省已有县市报54家,其中21家有统一刊号.这段时间县市报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优势主要体现为: 政治优势:县市报由同级党委主办,作为当地党委的机关报,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地方新闻舆论的主要阵地,具有权威性、指导性. 地域优势:县市报处在中国报业的…  相似文献   

16.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起来,很快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报业新军。但毋庸讳言,县市报由于覆盖面小,办报力量薄弱等原因,近年来在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处境更加艰难。 县市报应如何面向市场?县市报发展路子究竟该怎样走?笔者在县市报社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对这些问题有过较多的思考。在此,结合我们仙桃日报社的实践,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 市场体制给予县市报的机遇多于挑战。更新观念,转变办报模式,出路就在脚下 市场经济体制对县市报的影响是空前的,它既给县市报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县市报广告经营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有难度,也有困扰。那么,如何从困扰中挖掘潜在优势,从商品经济的洪流中寻找发展契机,努力开拓县市报广告经营业务呢? 避“工”就“商”县市报仅局限在本县市范围内发行。但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却面向全国,有的甚至销往国外。产品的大范围销售与报纸的小范围发行,明显地暴露出县市报广告效应之弱点,这与全国发行乃至向国外发行的中央、省、地级报纸相比,形成了无法抗衡的态势。县市级报纸广告常是“找米下锅”,有时甚至是“空着锅子烧不成饭”。举一个例子:我们余姚报是周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信息     
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九次年会在山东青州举行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九次年会,9月中旬在山东省青州市举行。全国20多个省、区的近60家县市报负责同志和代表出席会议。会上,代表们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就县市报如何适应形势,更新观念,搞好党报宣传,转换报社经营机制和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共识,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会议收到的近30篇论文,也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19.
县市报是面对基层的广大读者,怎样沟通县市报新闻工作与读者的心,便成了目前搞好“三贴近”优势,提高报纸质量的主要工作。 就目前的很多情况看,某些县市报搞媚俗取悦,不求务正务实的现象日趋严重。新闻不实引起官司;广告虚假、对簿公堂;滥竽充数、文风低俗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真正想面对现实、刹歪扶正的编辑、记者甚至被吓得也只好“失职反省”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修正”一下职业道德了! 曾见到这样一句自记者内心发出的正义之声:记者——不但有正义的笔,而且也应有正义的行为和灵魂!这正好是目前县市报搞好“三贴近”、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灵丹妙药,敢于匡扶正义、打击邪恶,就地取材,务好自己的一畴之地。既然你敢乱打幌之,胡作非为,那么我为何不敢钻到你的幌子底下或  相似文献   

20.
要想办好县市报,必须首先搞清县市报的特点,认识并掌握其活动规律。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之所以能够并存于世,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们都有着为其它事物所不能代替的鲜明特点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特有的社会功能。报业发展的历史同样如此。县市报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也正是因为它有着中央及省地市报所不能取代的鲜明特点。无疑,揭示出这些特点,乃是我们扬长避短地办好县市报纸的首要前提。所谓“县市报”,乃是相对于中央及省地市报而言的。因而,要揭示出县市报的特点,就必须对县市报与中央及省地市报的社会功能进行一番比较。我们知道,任何一张报纸都有传播新闻,从事宣传、进行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