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天新 《资源科学》1997,19(2):16-22
香港的发展依赖于港口。香港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水深港阔港口条件,先进的管理和现代化港口设施保证了香港港口高效率运营。但香港也因土地面积有限而束缚了港口建设。受内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香港的港口运输业正突飞猛进。但面对集装箱运输需要迅猛增长和集装箱枢纽港竞争,目前港口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为此,香港应加紧港口扩建,同时加强与珠江三角洲港口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上海内河集装箱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士源  刘晓峰  宗蓓华 《预测》2002,21(4):30-35
本文在对上海内河运输网络中各节点集装箱生成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公路、水路的成本比较对各节点间集装箱的运量进行分流,得出了未来20年间上海内河网络中的集装箱运输量。从预测的结果可看出,随着内河集装箱运输条件的改善,内河集装箱运量占集装箱运输总量的比例逐渐上升,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可缺少的集疏运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集装箱吊具也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以适应各类港口起重机的应用。门座式起重机也越来越多的使用集装箱吊具进行装卸。其工作速度较快,装卸效率是重要指标。吊具的自动旋转技术则可有效提高门座式起重机的装卸效率。介绍了吊具两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旋转的实现方案,以满足不同的码头更新需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SBM-DEA模型,评价2005-2011年中国8个集装箱港口的环境效率。将各港口的各年度CO2排放量设定为非期望产出,分析CO2排放量对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集装箱港口碳排放量对港口效率给予了负向影响。8个集装箱港口的评价环境效率各模型上呈现0.476-0.764的水平。8个港口均在2005年-2011年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非效率,非效率发生的原因是港口投入要素过多,同时投入相比集装箱吞吐量过少,以及环境要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所造成。另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2009年效率上也产生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彭飞  韩增林  杨俊  钟敬秋 《资源科学》2015,37(12):2441-2450
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脆弱性,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本文从敏感性与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数模型、障碍度评价公式等对200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经济系统敏感性与应对能力走势一致,呈现出整体微降增加、局部突变,脆弱性变化平缓的特征;②中国沿海地区的脆弱性类型空间分布整体分散、部分连片集中,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东北沿海地区与华东沿海地区脆弱性逐渐降低,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呈现内部两极分异的格局;③2006- 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即脆弱性渐高型(广西、河北、福建)、脆弱性渐低型(广东、天津、上海、辽宁)、脆弱性平稳型(山东、江苏、海南、浙江)。最后本文通过对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行业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吊运机在集装箱装卸机械中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当代正面吊运机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稳定性、效率及环保的问题并相应提出解决方案.结合现代物流作业的理念,合理选择与分配机型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与港口的效益并减少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电子软科学》2007,(12):77-77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运),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集装箱航运服务供应商之一,客户遍及全球。截至2006年底,中远集运拥有139艘全集装箱船,总箱位近40万标准箱;公司经营着80多条国际航线及数十条国内航线。船舶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港口挂靠。集装箱运输业务遍及全球,存全球拥有400多个代理及分支机构,在中国本十,拥有货运机构近300个。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必须正视机遇和挑战,科学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拓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结合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阐述了铁路集装箱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意义,分析铁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拓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本文根据集装箱种类和集装箱船舶特点提出各类集装箱在船上箱位安排方法、装船及运输途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代末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使世界港口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天世界的件杂货大约80%或更多已由集装箱运输,使货物装卸时间减少了近75%,船型却增大了四倍,1990年代再增大1倍(指第五代集装箱船的大量投入使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1996年已订造了5250个箱位的第五代集装箱船,现已陆续投入使用。日本横滨港码头公司预见今后将出现可载13000个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1999年初已订造了5台能装卸22排集装箱的装卸桥,预定2001年2月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1.
郭建科  郭姝  秦娅风  梁木新 《资源科学》2020,42(11):2145-2157
中非海运网络既是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保障中非贸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个时间断面的中非航运集装箱数据, 深入探讨“海上丝路”背景下中非航运网络格局和其演化特征并揭示中非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看网络复杂性增强,中非港口联系广度与强度明显提高,“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明显。网络呈现“纺锤形”结构,网络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轴-辐结构;②从网络节点发育及功能分化看,国内港口较为稳定,上海、宁波和深圳始终处于中非联系的前三位;新加坡、巴生港在中转港中占据主导地位;非洲港口出现明显的迁移,南非、北非、东非、西非各形成了区域性枢纽港,但没有形成具有大洲层面整合作用的枢纽港;③航运中间性是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重要推动力,航运邻近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作用显著,航运直达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作用有限。中非友好互助历史悠久,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非地缘经济联系的加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与优化海运结构以提高对经济合作与联系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瑾  匡海波  余方平 《科研管理》2020,41(5):240-249
港口是耗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低碳港口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日照港为例,揭示我国低碳港口形成机理。首先,采集了日照港数据测算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单位货物吞吐量碳排放量),将1987-2017年日照港低碳发展划分三个阶段,并剖析各阶段特点和主要驱动因素。接着,借助Gamma分布函数建立了不含影响因素和含有影响因素低碳形成机理演化模型,数理分析日照港低碳形成机理以及规模、技术和能源两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低碳演化模式。最后,借助不含影响因素和含有影响因素Gamma模型,情景模拟分析了日照港2018-2030年的低碳演化趋势,找到日照港低碳建设最优路径,并为日照港低碳建设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港口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作为港口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港口企业和船公司在推动绿色港口的构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虑到全球碳税政策的背景,同时兼顾客户群体的绿色偏好,分别探讨分析集中、分散两种决策情形下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碳减排决策,其中分散决策下主要考虑以下情况:港口企业为主导Stackelberg博弈、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Nash博弈、船公司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探究四种博弈情况下港航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抉择。最后得出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企业以及客户群体可以达到最优目标。其次分析不同参数对于关键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港区征收碳税以及客户群体绿色意识的提高都会促进港口方和船方的减排力度。上述得出的相关性结论能够帮助政府制定合适的碳税条例以及为港口方、船舶方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港口的飞速发展不断产生货物吞吐量亿吨以上的大港,但这些大港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单纯以吞吐量作为依据,港口城市航运综合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围绕着航运活动中船舶、货物、港口三大基本要素展开,分析了航运服务的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从要素基础、要素产出、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选取航运服务评价指标,运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指标评价模型,选取上海、广州、宁波等8个典型港口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孟小燕 《资源科学》2019,41(6):1111-1119
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关键主体之一,其分类回收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为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对其中心城区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主要由4个主观因素和7个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个体主观因素的近2倍,其中,“环境设施和服务”潜变量相关因素对居民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公共宣传教育、回收设施便利性、分类设施便利性、参与意愿和环保意识为对居民垃圾生活处理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前5个因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设立的自贸区港口对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本文围绕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体系,对上海等自贸区港口和典型自由贸易港进行系统的调查、设计和实施,获取丰富的资料及数据,进行持续的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与选择性译码,提炼出典型自由贸易港发展过程的信息编码,并和自贸区港口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并给出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自由贸易港的相关理论及管理策略,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港口规划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常丽博  骆耀峰  刘金龙 《资源科学》2018,40(9):1787-1799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社会-生态系统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在气候变化适应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科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对于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及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候-生计”脆弱性框架,以云南省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哈尼族农村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 哈尼族农村社区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较高(0.52),但由于当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较小(0.44),适应能力适中(0.48),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0.02);② 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较低得益于当地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传统的文化组织制度及集体行动机制;③ 不同地区敏感性及适应能力内部结构分化,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是制约地区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并发挥好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及传统组织制度,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维持较低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相似文献   

18.
王绍博  段伟  秦娅风  邓昭 《资源科学》2022,44(5):1079-1089
当前,汛情、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于交通站点的影响愈发明显,作为当今旅客跨区域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铁网络的连通性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高铁网络相对完善的长三角为例,通过模拟连续节点失效、单个节点失效情景下网络特征值的变化,揭示其网络的脆弱性特点。结果发现:①长三角高铁网络已形成层级结构明显、社团组织结构清晰的网络化结构,同时整体呈现“小世界、多中心”的复杂网络特征。②当度值排序前20%、中间20%的节点失效时,高铁网络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节点间联系中转的次数明显增加,直接联系和相对可达性水平明显降低,网络呈现较高的脆弱性。而当度值排序后20%节点失效时,高铁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网络集聚水平有所提升,节点间联系中转的次数有所减少,对整体网络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③单个节点失效背景下,高铁网络受冲击程度相对可控,基本可以维系高铁网络的正常运行。但不同节点对于高铁网络的脆弱性影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节点失效背景下网络呈现较高的脆弱性,而宿迁、泰州、马鞍山、淮北等周边城市节点失效时对网络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未来,应立足高铁网络脆弱性的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的布局应急处置设施、谋划替代通勤线路、打造高铁互联互通联盟等,提高长三角高铁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谭钧 《大众科技》2011,(12):227-228
港口间由于腹地的交叉而形成港口群。在航运发展过程中,港口群内的港口,因共同业务、共同利益而联系,又因各自利益而竞争。珠三角港口群背后有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作为支撑,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为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