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2%;中国农业经济比美国落后约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的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国可以制定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可以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汪蕙 《华夏星火》2015,(1):14-19
2014年12月22-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 1 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201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会议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五大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五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晓宁  辛岭 《资源科学》2020,42(9):1801-1815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5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中国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表明:①2004—2017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差异明显。②各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贡献率及带动作用差异显著,导致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非均衡;③2004—2017年总体来看,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区域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最后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构建包含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和农民富足六大维度和2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广东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并甄别需要持续加强的关键领域。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得分为51.44分,距离2035年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人居环境得分最高,基础设施得分最低,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明显滞后;广州的总得分最高,珠三角地区平均得分最高但人居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粤西地区平均得分最低,特别需要关注乡村治理和农民富足;各地市产业兴旺差异最大,得分最高与最低的城市间分差达到65.03分。最后从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农村民生投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推动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时候,农业明显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经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6.
政策     
《华夏星火》2015,(1):5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1994年—2021年收录的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3 035篇中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持续推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前沿聚焦在低碳农业、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3个方面。研究热点主要关注农村高碳行为制约以及低碳措施推进、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以及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以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超效率SBM-NS-Overall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农业绿色发展给出科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绿色转型干预机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地方层面,西南宁青藏以及东部京津沪优势显著。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干预,政策可以考虑在减缓公共投入扩张速度、提升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放农产品进口限额等方面作为。  相似文献   

9.
卢贵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053-1058
文章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简要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职能和已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推进生态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理念内涵、主要思路;最后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出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紧密结合,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极为关注。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对农业机械化予以高度评价,将其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之一,排名第七位。日本学者曾与美国学者合作,总结美国从1880年~1960年80年的农业发展经验,得出结论说,农业机械化在美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农户禀赋总量与分维水平,构建Probit模型探究农户禀赋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69.30%的受访农户倾向于选择直接补贴,30.70%的农户倾向于选择间接补贴;②农户禀赋总量水平显著影响农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分维水平中农户的人力禀赋、经济禀赋和社会禀赋对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均有显著影响;③影响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健康状况、技术易得情况、农业收入占比、职业经历、邻居技术支持和网络安装情况,此外不同地区农户的选择意愿呈现一定的差异。对此,本文提出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应避免"一刀切",以此来提高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政策的精准化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可持续农业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现代病"所困扰、急于"走出现代化"而对常规现代化农业的批判、反思和替代,因而可持续农业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但世界可持续农业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即中国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还认为,不能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简单化为搞生态农业或保护资源与环境.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选择18项指标,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山东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结论表明,农村改革以来山东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可持续态势,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已初现端倪,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法,通过计算巴拉萨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现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农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4个方面,分析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为: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养生食品研发中心、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并从顶层设计、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基础、接待条件、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4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桂林市和南宁市处于第一梯度,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柳州市和百色市处于第二梯度,旅游竞争力一般;其他城市处于第三梯度。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科技向善作为引导企业与社会共生共益,增进用户价值与社会福祉的商业准则,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尚未系统性构建评价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从理念文化、行动实践与治理制度三重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同时运用熵值法测算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整体呈现攀升态势,其演进历程可分为初始萌芽阶段、形成共识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三重维度的协同作用;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呈现企业异质性、行业异质性特点,这与企业间资源禀赋差异性,行业间在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管理强度不同存在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经济倾向、知识要素禀赋、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四个角度构建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安徽省2001-2010年知识竞争力水平,实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知识竞争力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知识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是影响安徽省知识竞争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又分别以金融环境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关联度最高;知识经济倾向越强不一定越能促进知识竞争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科技合作选择机制以推动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和增强发展策略有效性,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多维度分析,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构建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东盟主要国家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水平以及中国与其农业科技合作现状;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盟主要国家划分为5类,基于分类管理原则提出中国加强与东盟主要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等。结果显示:中国与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泰国和越南加强稻米产业科技合作,尤其是提升优质稻米产业的数字化供应链水平;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加强农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合作;与马来西亚侧重技术密集型农业领域合作;而与文莱则以加强科技交流为主。最后,从农业领域培育特色优势经济增长点、建设区别化合作平台和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值法和DEA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熵值法与DEA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我国1993—2011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将熵值法与DEA相结合,克服了现有研究对于多指标赋权问题人为主观赋值的弊端,同时兼顾了总体评价和效率评价全面分析,实现了完全采用客观求权重的方法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资源减量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良好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循环利用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较小,这是今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该高度重视的方面;除此之外,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效率低下、投入过剩和产出不足的情况。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芮旸  李炬霖  李同昇 《资源科学》2020,42(1):172-183
通过构建县域层面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Theil指数、Wolfson极化指数及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揭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3—2017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经历“上升(2003—2009年)—稳定(2010—2014年)—下降(2015—2017年)”演进过程;②Theil指数和Wolfson极化指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内部不均衡性是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其平均贡献率达86.81%;③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时空分布格局,关中渭北旱原、宝鸡市和榆林市北部区县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值区和热点地区,且高值区沿主要河流分布以及向三大地理区域过渡地带扩展的趋势明显;④质量效益是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最大准则层障碍因素,年平均障碍度为41.58%,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劳均经济作物产出以及畜产品产出水平是主要障碍因子。最后,针对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结合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