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现在的课堂大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发挥学生的写作个性比单纯地谈创新更为重要。在作文训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说自己熟悉的话,抒写性灵。激发不同观点与交锋,让学生在不同思想的对接与交锋中找到契合点,在争鸣交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训练,以激情引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创造陕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让学生在宽松、自然、快乐的教学环境中快快学习。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面对新课改的挑战,笔者从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角度出发,略施小花招,让僵化了的语文课“起死回生”,让学生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作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对话与个性的张扬。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文,张扬个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浩 《教学与管理》2007,(6):129-13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和谐中建构,激发学生个性;在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个性;在探究中创新,发挥学生个性;在合作中完善,彰显学生个性;在质疑中反思,发展学生个性,让个性化教学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一门艺术,这是毫无疑问的。既是艺术,就得有鲜明的个性。同样,只有放射出个性光芒的文章,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受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十分严重,缺乏个性恐怕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样一个题目,江南小镇的学生与大漠孤城的孩子可以写得如出一辙,甚至九十年代的学生与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写的文章竟然也有许多雷同之处,这不能不说是写作教学的悲哀。为此,我们呼唤写作个性,让个性在作文中飞扬!让写作充满个性,首先就得让我们的学生充满个性。中学生本应是思想最活跃,个性最鲜明的群体。他们有告别少…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个性阅读落到实处,就要让课堂有互动、有质疑、有争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个性的思考、有个性化的表达,才能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获得阅读的深入与个性阅读与解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陈林 《教书育人》2007,(5):32-32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写作文,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增强孩子的写作和表达欲望,让学生的个性在倾诉中得以张扬,思想在写作中得到教育,我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挥他们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弹奏"个性活动"三部曲":序曲即启动课中,让个性的问题飞扬;主题曲即指导课中,让个性的方法飞扬;尾声即展示课中,让个性的展示方式飞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清晰地指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是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打造个性化阅读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因过多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展现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人本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活动中成长,“个性培养”是充分弘扬其个性,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实行人本管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回顾三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我总结了人本管理与修改培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郑小红 《山东教育》2004,(35):19-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个性既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中,提倡习作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特点,设置他们喜欢的习作活动、挖掘开发他们潜在的习作资源和习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个性,张扬个性,真正地把个性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人是有个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因材施教,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