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近,笔者就“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的一道开放题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案例一:在长方形周长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习题:你能画出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自己试着做一做.……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就“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的一道开放题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案例一:在长方形周长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习题:你能画出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自己试着做一做。  相似文献   

3.
在完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任务之后,我组织学生练习了这样一道题:在均匀(每2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均为1厘米)钉满钉子的木板上,用线围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使它们的周长都等于16厘米,并把相关数据填入下表,然后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1.小组合作研究后汇报并填表:2.组织学生进行评价。3.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大家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生1:这几组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而面积却不相同。生2:我发现,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即围成正方形)面积最大。生3:当长方形的长最长,而宽最短时面积较小。生4: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  相似文献   

4.
吴文娟 《云南教育》2003,(34):42-42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数学“比例尺”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师:(出示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长24厘米,宽18厘米,你能在练习本上画出这本书的示意图吗?看谁画得最像?中途有学生反映,练习本上画不下。老师让他自己想办法,他发现应该将图缩小了画。老师将学生画的图选出几幅贴在黑板上。师:观察一下,哪几幅最像?(学生指出几幅像的和几幅不像的。)师:请画图的同学说说你画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确定长和宽的?生1:我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我是想3是24和18的公约数,我就把长和宽同时缩小了3倍。生2:我画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第五册练习二十六第9题:“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1) 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解答时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求出了小长方形的周长再乘以2: (6+3)×2=9×2=18(厘米) 18×2=36(厘米)。针对这种错误我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加强了直观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让每个学生动手剪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标上每条边的长度,先拼成一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7页例7,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例题。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和比较,得出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最简便,可按以下几步进行教学。1.量、拼、算。每个学生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和红白毛线各两根(每种颜色的毛线分别长6厘米和4厘米)。教学时让学生用毛线量长方形的边,然后引导学生把四根毛线一根接一根摆成如下图,并按图说说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方法:6+4+6+4=20(厘米)2.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哪一种最简便。得出:(6十4)×2最简便。3.组织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用小铁丝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并给长、宽分别涂上红、绿色.上课的时候,教师可按以下设疑操作程序组织教学过程.设疑:我们认识了什么形状的图形是长方形,谁知道哪是长方形的周长吗?操作:请把课前制作的长方形拆开,将它的四条边拉直成一条线段.讨论:被拉直的线段是由长方形的什么组成的?你认为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和叫什么名称为好?小结: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设疑:我们刚才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那么,如  相似文献   

8.
[课例]浙教版教材七册。[案例1]学生手中有边长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20个。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小正方形铺到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上。看看要铺多少个。(学生操作后)师:一共铺了多少个?(生:15个)师:你怎么知道是15个?生:全部数一数,数出来。生:数的方法太麻烦,长方形的长的边放了5个,宽的边放了3个,利用3乘以5等于15的乘法计算方法,直接就可以知道共有15个。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使周长具体化。让每个学生说一说手中长方形纸的边的特点,并用手比划它的周长,接着问学生:“你能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出来吗?”学生发现它的长和宽都不知道,要计算它的周长必须得用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再计算周长。于是每个学生独立地去量长和宽,再计算周长。每个人的思维方法不同,探索到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这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怎么想的、怎样算的,对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目的是使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在交流中互补。最后全班交流,筛选出如下方法(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1)a+b+a+d;(2)a×2+b×2摇;…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师:你们会画长方形吗?生:会。(回答时有种不屑的神情,意思是我们早就会了)师:既然你们都会,那就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其他同学观看画的过程是否正确。出示题目: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到黑板上来演示,我请数学课代表上台来画。只见他非常自信也很熟练地拿起三角板就画,他首先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先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作为长。师:请继续画。紧接着他把三角板作如下摆放,再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断一:(先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然后交流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师: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说你的猜想。生1:7×5,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生2:(7+5)×2,面积等于底边加邻边的和乘2。生3:这求的是周长,而不是面积,所以不对。师(对生1):为什么你认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乘邻边?生1:因为我想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师:那么,结果是否如此呢?我们需要对猜想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复心长方形知识时,我改变了原来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老办法,而是采用"接力"形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反响很好。上课了,我画了一个长方形,提出要求:看到这个长方形,你想到要给出哪些数据,就可以求出哪些量。你们进行的一切活动,都采用接力赛来完成,每个同学只说一个数据,下一个同学要根据前一个同学说的,想想你应该说一个什么数据。这时,学生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开始了一场精彩的数学接力赛。生1:长20厘米。生2:宽15厘米。生3:周长。2×(20+15)=70(厘米)。生4:面积=20×15=300(平方厘术)。生5:长15厘米。生6:…  相似文献   

13.
案例1: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几种? 错误答案:3种.分别是长7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投石问路,引发争议师:请拿出学具袋中的黄色长方形纸板,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沉思,讨论,举手。)生:我们想在这个长方形纸板上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用多少块能摆满,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生:老师,这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和宽是多少呢?生:我们刚才用尺子量出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生: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5+3)×2=16平方厘米。生:不对,那是长方形的周长。生:这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一般几何初步知识时,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结构”训练。进行这种训练一方面可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整体结构训练,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可考虑分别进行如下几组训练: (一)长(正)方形的周长的整体结构训练公式:(长+宽)×2(?)周长例题: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已知长和宽,求周长:(16+5)×2] 辨析:(长+宽)得到长和宽的和,乘以2,得到周长。②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90  相似文献   

16.
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练习课上,我引导学生讨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张长方形铁皮,长10分米,宽5分米.(1)分别以这个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为底面周长,围成两个圆柱,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分别以长和宽为轴旋转一周,经过的空间所形成的圆柱,体积相等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7.
案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1.引导猜测。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生1:长方形的面积也与它的长、宽有关。生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周长有关。……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直观演示验证:把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使学生确信: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与宽有关,也与它的周长有关。)2.分组操作。师: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请各学习小组一起动手,从各组准备的2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选出任意几个拼成…  相似文献   

18.
案例:用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的框,长18厘米,宽15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会怎样变化?师:我们先来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生:周长是(18+15)×2=66厘米,面积是18×15=270平方厘米。师:如果把它拉成—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是多少?(学生纷纷动手探究。)生1:周长好像越来越短了。生2:越来越短,因为它越来越扁了。师:大家对他们的意见有什么看法?(一部分学生赞同,一部分学生沉思。一会儿……)生3:好像不对,因为周长是4条边的和,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4条边好像没变。(教室顿时响起了嗡嗡的声音,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三年级“长方形周长”一课的深化练习中,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操作活动(学具是火柴棒,一根火柴棒的长假设代表1厘米): 一、教师出示下面两个用火柴棒摆成的图形(用幻灯出示)。先让学生照图(1)的样子,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好,然后教师问学生:你能否移动图(1)中的几根火柴,使它变成图(2)的形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20.
背景: 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她的两次试教.事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 实录: 教法(一) 师: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说说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生1:把图形变大或变小. 生2:按一定的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 师:作业纸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放大或缩小这个长方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教师巡视,辨析错误,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画错了,导致下面的教学因学生会了而背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