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产物之一,“导学案”的应用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解放学生、解放课堂等新理念。在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模式取得重大成功后,诸多学校纷纷效仿、借鉴、学习、开发与使用,立图以“导学案”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欣慰的是,“导学案”的使用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成绩也好起来了。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与使用,其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教学问题也日益突显,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教法、学法改革,教法、学法改革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打造高效课堂,先后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尝试中,学生的学法无疑是重中之重。特别导学案成为新式课堂模式的载体,更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导学案的使用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提供师生"互动一探究"的课堂空间。设计、使用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对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堂模式的理念逐步深入,导学案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的重视.导学案使用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转变了课堂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辛苦“灌输”、学生无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教师智慧的“引导”、学生愉快的“自主探究”.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使用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初中物理一轮复习涵盖了声、热、光、力、电、磁等内容,因为知识点相对零散,需要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纵横归类,形成知识结构.如何进行有效的、高效的复习势在必行.对初中一轮复习导学案使用中遇到的困惑进行反思,调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初三物理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一轮复习中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手动、脑动,学生思维始终围绕课堂中心任务而展开。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编写精致的“导学案”可以达到这一目标。文章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导学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作用及“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环节。  相似文献   

5.
“导学案”是在教学中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让教师在课前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教师在高考一轮复习模式下,对“导学案”的设计、操作和如何利用“导学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注重课堂实效谈几点教学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6.
孟飞 《中学生电脑》2011,(12):60-6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中小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让学生参与。要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有效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使用时还要避免出现“导学案”代替教案、教材这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县不少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由新课改以来的多元化课堂教学走向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预设”,编成“学案”,学生按照教师的“编程”进行课堂学习。更有甚者,一些教师照搬他人的“导学案”,把他人导学案上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条分缕析地讲解、归纳,  相似文献   

8.
对比传统教学,“导学案”模式提高了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强.“导学案”模式在改变传统的学习结构、鼓励教师创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阶段导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课堂导学方法,以期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9.
梁好 《教育文汇》2013,(3):19-20
“导学案”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解放学生、解放课堂的重要体现。在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课程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之后,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借鉴、学习、开发、使用“导学案”,强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欣慰的是,“导学案”的使用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成绩好起来了。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0.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其核心"导学案"的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的过程。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体现了自主、高效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学案导学"模式的重点是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一、导学案的设计方法1.同步性。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导学案应与课本保持一致。但要创造性地使用课  相似文献   

11.
为彻底扭转教师霸占课堂的局面.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我们借鉴“345”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关理念以及“尝试教学”理论.探索使用了“四六”导学式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型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科研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学案的使用,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值得广大教师在课堂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一、模式与背景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着这个理念的“410课堂模式”使用行课时导学案。形成“课堂预习、重点探究、巩固反馈”三大板块。即学习目标、自主梳理占10分钟;重点探究师生互动各10分钟:课堂精练10分钟。一节课由4个10分钟构成。该模式以“教学案”改革为切入点,以“先学后教,先练后评”为方法,以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实施“导学案——教学案”为教学策略,力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填鸭式教学“把知识直接传递”的弊端,通过蕴涵知识点的情景创设,把预传授的知识融人其中,引导学生从情景出发,学会观察、体验从而进行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教学中,“导学案”颇为盛行。可从编制和使用上看,“导学案”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南教师“操控”,学生在课堂上并未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其次,“导学案”研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这种预设往往使课堂模式化,使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生成。再次,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考虑,“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了“练习卷”,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  相似文献   

15.
马英 《学苑教育》2012,(18):46-46
精心设计导学案是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步,关键要发挥出“导”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导学案与课堂中使用的学案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导”与“学”珠联璧合,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好材料,成为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提出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者根据高三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导学案”课堂模式是我校近几年来推行新课改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1.课前,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预设成若干具体问题或学生活动,编印成“导学案”,学生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2.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在于,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本人这里说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它在落实新课改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高效课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1.历史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所以说,对于当前在各地风行的导学案教学方式,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就不应只是着眼于一节历史课,更应注重  相似文献   

19.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都是以“导学案”为依托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经验的限制.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误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下面就从我们地理组在使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作为构建以生为本课堂的重要一环,导学案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成主流.导学案的名称也多种多样,如导学稿、讲学稿、学案、预习案、学习单、活动单等,各种导学案之类的教辅书开始普遍流行.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