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7日,由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市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发贺信。本届交流周以"开放创新"与"务实合作"为主题,力求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迄今为止,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东盟国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除在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合作倡议外,也特别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美国与东盟在教育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交流领域的合作。美国印太战略及诱拉东盟的举动,中长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教育人文合作的空间。为此,中国须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深化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已有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依托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精准回应东盟的科技教育合作需求;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多边共赢”应对“双边对抗”。  相似文献   

3.
"民心相通"是增进合作交流的关键节点。作为"第四外交",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载体,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只是繁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区域成功的需要,亦是推动中国-东盟稳定发展、互利共赢、搁置争端、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才的重要机制。回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了"对等性"、"偏单向性"、"差异性"、"政府主导性"及"内部竞争性"等特点。为了切实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需要造势与蓄能,打造高等教育"我的优势";着力挖掘教育输出与援助的"对口需求"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普通本科院校扩招、教育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两难境地,重庆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基于中国与东盟诸国密切的民间往来、经济合作、政治交流,通过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重庆高职院校成功跨境输出东盟诸国将有助于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瓶颈,赢得新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解东盟教育发展情况对于借鉴东盟教育发展经验,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推进我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彦 《高教论坛》2012,(11):44-46,53
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认识和分析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不足,以期实现交流合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外交必须在与大国消弭分歧,与邻国实现安邻、睦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外事工作,即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必须首先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其无疑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软实力"战略中的"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高铁"走出去"为先导,中国制造业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与高速铁路相关的行业研究型大学之一,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产业"走出去"和我国教育外事战略,为促进和丰富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外事工作中的人文交流以及中国外交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徐妍 《神州学人》2009,(9):17-18
交流周盛况 继去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功在贵阳举办,今年8月6日,来自东盟各国的27所高校和中国的43所高校,以及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国际大体联学校体育发展委员会等机构的近300名代表重聚贵阳,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代表们围绕“深化中国·东盟务实性教育合作”的主题进行广泛探讨和磋商,进一步落实首届交流周《贵阳声明》达成的共识,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大学之间在人才培养、学生流动、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9.
公共外交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外交形式,正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所谓公共外交,"指的是‘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交流。这些交流的目的是直接促进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了解,提升本国在其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促成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改善"。孔子学院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它与我国的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平台。作为推广与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外交官",我们应该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在夯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传播能力与开展公共外交能力的培养。把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看,是教育单位和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10.
面向东盟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双方的教育合作势在必行.留学服务是重要的教育服务贸易方式,也是今后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中必须加以重视的服务领域.本文从教育服务的视角来定位面向东盟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路径,提出:(1)要认识和利用比较优势,开拓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源;(2)拓展合作办学力度,推动部分基础性和技术性课程和专业的国际化;(3)扩大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范围,推动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政府在推动面向东盟的中国留学教育中也应该发挥指导和监管的作用,同时利用政策平台服务于中国高等学校的对外教育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以来,五届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东盟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层论坛,又有学生文体活动,还有学术交流。五届"东盟周"期间,各承办和协办单位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大学校际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暨国际学生流动论坛、中国—东盟高校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确立,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在就业的驱动下,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东南亚地区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由于东南亚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师资匮乏且师资实践能力不足等内在问题,以及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平台搭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等外在支持,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搭建东南亚合作平台成为必然。我国高职院校可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开展基础性援助、开展师资培训交流合作、开发当地生源、开发海外实习项目等进行国际合作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交流是民心工程,是构建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史、系列政府法规的签订、合作机制的推陈出新、合作载体的有序运行,为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民族宗教问题的干扰、教育体制的差异等因素,又使得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困境.中央、地方、高校及民间企业等参与主体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力应对多方挑战,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东盟在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针对广西在此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区域文化特色和高职院校发展前景等多个层面论证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可行性,提出广西高职教育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机遇中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为中国—东盟,特别是贵州与东盟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窗口,促进了贵州与东盟间教育资源双向流动,从而推动贵州教育乃至贵州整体经济社会的国际化进程。贵州的高校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多个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但是规模还不够大,数量还不够多,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双边的交流与合作,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8,(9):87-88
7月26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和澳大利亚的33所国外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4个机构以及国内多家高校参加了本次活动。“交流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教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马靖雯 《广西教育》2023,(24):16-20
本文梳理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与云南、贵州两省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完善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的潜力、提升科技创新与教育合作交流融合的黏力、联合推动广西建设成为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强区等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的策略,助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提出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政策。人文外交是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结合,以对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基本形式开展。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大众化"和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因而,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借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质,进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人才,为中国日益发展的"大外交"、"总体外交"服务,成为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努力推进教育转型的产物,与发达国家相比属于后发外生型的。文章回顾了东盟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针对东盟经济圈,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可采用的办学战略选择:对东盟各国采取不同侧重点进行教育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高职教育体系;瞄准中国一东盟经济框架下的人才需求;走向东盟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20.
陈涛 《文教资料》2010,(17):109-111
云南省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交往的重要枢纽和桥头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刻影响已被证实,在此背景下,推动云南省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探究双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新思路,对云南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