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在他众多作品中,如《大卫·科波菲尔》、《尼古拉·尼古尔培》、《董贝父子》、《雾都孤儿》、《孤星血泪》等作品中,常出现流浪街头、孤苦伶仃的儿童, 人们衣食无着,备受虐待,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的命运与遭遇催人泪下。为何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能表现得如此逼真动人,这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入手 ,比较分析了漫画人物和扁形人物的不同概念和特点 ,认为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用夸张、变形和反复等手法 ,塑造的是大量的漫画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发展的 ,他们是幽默的或讽刺的喜剧人物 ,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 ,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中国作家老舍作品《牛天赐传》的剖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并赏析大卫和牛天赐这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伟大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极富自传性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狄更斯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辟果提、汉姆及贝西姨婆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其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出身于平民,历经坎坷奋斗,成为一代文豪,他的成功颇值借鉴.本文就他的自传体式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试图从家庭、社会及个人等等方面,探讨狄更斯创作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爱过两个女人:朵拉和艾妮斯,她们就如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一个充满激情、迷恋或许带一点盲目;另一个真挚、深沉而且成熟。爱情中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大卫最终和艾妮斯携手到老。而三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和睦美好的关系,他们身上寄托了狄更斯对善意和美德的追求与理想。  相似文献   

7.
《教师》2009,(16)
狄更斯的作品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尤其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而,<大卫·科波菲尔>被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书,再现了狄更斯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共同的朋友》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最后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作家表现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大失望。作品中引人注目的那些垃圾堆和成为人们争夺目标的老哈蒙遗留的垃圾变来的财产,象征着为人间带来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的不义之财。 由于作家对生活认识的透彻,加之他艺术技巧的娴熟,狄更斯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生命的,能让我们从某一侧面认识人的某些本质的东西。 在这数十人物中,本文想对其中两位美丽的女性作一些分析。 其一为丽齐·赫克萨姆。她是狄更斯所珍爱的女主人公,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所给予她的显著位置和委给她的重任,就像安尼丝在《大卫·科波菲尔》和芙洛伦在《蕾贝父子》中一样。她是一个美丽,纯朴、坚强的女性。她对父亲尽心孝顺,对弟弟爱护备至,对朋友真实忠诚.对爱情忠贞不渝。她热爱劳动,具有独立生活的本领和充沛的青春生命力,在紧急关头有巨大的勇气,有奋斗到底的精神。她明礼义,知廉耻,尽管出身低微,目不识丁,然而活得自豪,活得正直,活得无愧于心。  相似文献   

9.
查理·狄更斯这个名字,中国人民并不陌生。他的小说在中国读者中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由他的小说改编的许多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如《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我们共同的朋友》等等,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普遍欢迎。他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马恩全集》第10卷,第686页)狄更斯便是这批杰出小说家中最杰出的代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写过许多著名的传世小说,如《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等等。除了写作,他的爱好就是钓鱼。每发现一处鱼多的地方,就一连钓上好几天,然后再换一处。这一回他发现江边有一处鱼很多,头一天钓到不少,  相似文献   

11.
大卫·科波菲尔堪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魔术大师。30多年来,他一次次超越人们的想像力,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实。凭着卓越的成就,大卫19次获得美国电视艺术“艾美奖”,其演出票房收入连《狮子王》、《猫》和《歌剧院幽灵》等经典节目也望尘莫及,他的大型表演《梦想与梦魔》至今还保持着百老汇的票房纪录。  相似文献   

12.
徐丹丹 《考试周刊》2012,(16):20-21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并详细描绘了大卫与她们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圣母——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和怪僻善良的姨婆贝西,以及他的女神——天真善良的娃娃妻朵拉和温柔善良的妻子爱妮丝这两类突出的女性形象入手,比较分析了她们的善良给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虽然《大卫.科波菲尔》和《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都是描写艺术家成长的上乘之作,但二者在艺术手法上各具千秋,其叙事技巧差异在开篇之处尤为明显。在《大卫.科波菲尔》开篇,狄更斯借小说主人公的视角,夹带作者本人的主观情绪,在赋予大卫以深厚的人性内涵的同时,也赋予人物塑造以一定的社会意义,并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对理性认识的重视。《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开篇既体现了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的创新特征,也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和突破,还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对感性认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这几天,我和妹妹又有了新的讨论话题——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因为妈妈答应带我们去看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我们一直在讨论他到底又能变出什么花样。终于盼到了今天,首都体育馆里人山人海,想必今天的魔术一定不错,要不然怎么会吸引了这么多人呢? 我们就坐后不久,场上出现了一个大纸箱子,工作人员将盖子打开,里面空  相似文献   

15.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爱过两个女人:朵拉和艾妮斯,她们就如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一个充满激情、迷恋或许带一点盲目;另一个真挚、深沉而且成熟.爱情中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大卫最终和艾妮斯携手到老.而三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和睦美好的关系,他们身上寄托了狄更斯对善意和美德的追求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章"大卫忆童年"部分的文体分析,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格及衔接等文体特征来阐述狄更斯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的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欧美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热爱狄更斯的作品,有人统计,在世界名著中除列夫·托尔斯泰外,要算狄更斯的作品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了。如电影《雾都孤儿》(根据《奥列佛尔》改编)、《孤星血泪》(根据《远大前程》改编)、电视连续剧如《大卫·考坡菲》、《老古玩店》、《双城记》等等,已经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国外有的批评家论述当前流行“狄更斯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他的作品对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作了尖锐的批评;二是他的作品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三是他的作品“塑造了叹为观止的众多人物”。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知道澳大利亚这个地方,是在童年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时候:善良的造船工人老辟果提和他的养女爱弥丽受尽资产阶级社会的欺凌,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最后在遥远的南大陆找到了栖身之地。同样,到处碰壁的滑稽角色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狄更斯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人物,分析其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的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米考伯太太、爱格妮和朵拉,探讨三位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并探究其原因,指出狄更斯"将经历绘成艺术"的创作路线是造成这些局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丹尼尔.拉德克里夫1989年7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富勒姆市。丹尼尔一直对表演很感兴趣,很小就开始在校园剧中表演了。他第一个专业表演角色是1999年在电视剧《大卫.科波菲尔》里出演幼年时的大卫.科波菲尔。起初,他仅把试演角色“作为一点乐趣”。他的首度银幕亮相开始于电影《巴拿马裁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