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青年群体使用"网络脏话"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为了挖掘这种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研究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等量化研究方法,对青年群体"网络脏话"的使用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检验,青少年使用网络脏话的原因受到网络现实边界模糊、亚文化、情感表达、个人社会化和对网络脏话失去敏感度的影响。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脏话"动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性思考、规避网络脏话,为引导措施的实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传统政治参与在网络世界的一种延伸,是新的社会环境下青年群体表达政治意愿、政治主张,维护政治利益,实施政治行为的重要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对于青年表达政治诉求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帝吧出征"作为近来一起典型的组织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事件,透露出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特征: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并存;社群组织的统筹动员作用明显;内容形式的娱乐化;在文化输出中实现政治交流。  相似文献   

3.
"友谊小船说翻就翻"是近期主流社交网络上传播极广的网络流行语,寓意是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在被各行各业的网友改编后,衍化出多个版本,骤然刷屏很多人的朋友圈。本文通过对"翻船体"的研究,揭示这个网络流行语狂欢背后各种力量的角逐,反映青年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创新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吃货"、"屌丝"、"女汉子"、"宅男/女"……这些网络流行语成为了网络标签,被中国网民贴在自己或他人身上。透过青年网民的网络标签行为,我们不难窥视出其行为背后所指向的青年亚文化意涵,这是在当代特有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青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探求以及对他们所属亚文化群体价值观的展演。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群体变得日益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其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一种新形式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在青年群体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以科学松鼠会为例,尝试分析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主要特征、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期待为类似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管静 《东南传播》2018,(7):73-75
自媒体时代,网络流行语的全民参与、众声喧哗带来的是大众一次次的话语狂欢。网络流行语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大众文化利用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多元等将传统的语言移植到网络平台上,而网络流行语的网络化加工、创造性继承、互动性传播也使得这种全新的文化比传统的大众文化更具备传播力、号召力。从符号学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解读首先应该明确其概念,通过分析几个相类似的概念与网络流行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防止概念混淆。网络流行语从小众文化群体走向大众文化群体是标出性的历史翻转,而翻转的背后是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特征的逐渐继承。为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大众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心态和认知,本文从符号的伴随文本语境、编码方式、表达方式、解码方式、衍义方式五个角度解析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德新 《东南传播》2023,(2):98-101
网络流行语曾一度被视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物,而与主流价值相区隔。本文以近十年来的网络流行语为样本,从文化变迁视角出发,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类型、特征、传播使用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不断演化的网络流行语出现了从小众娱乐到大众参与、从叛逆对抗到和谐共鸣、从话语生产到文化创造、从情感压抑到情感交融的演变趋势,其变迁的主要特质便是主流价值对网络流行语导向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发挥主流价值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以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使网络流行语更具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渗透,诸多富有身体意象的词语先后涌现并被广泛使用,折射出社会的后现代转型带来的变化。隐含着身体意象的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夺权"武器,一方面参与构建了后现代话语、挑战传统与权威,另一方面也影响个体对身体的理解、对身份的认知。身体、话语与词语三者的互动凸显出三种后现代的身体意象,即数字化的身体、粗鄙化的身体以及碎片化的身体。  相似文献   

9.
亚文化是一个群体或部落的文化,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和文化权力的抵抗,开拓了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了文化话语权。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复杂的结构性转变,由此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我国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异彩纷呈。本文探寻了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是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范围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与"网络吐槽"、"网络人肉"等现象互动并存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本文以符号学理论、"文化工业"理论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基础,剖析网络流行语的生发机制,认为网络流行语既是语言能指、所指及其关系的进化,又是消费主义社会成熟的产物;同时也是公民权力强化的体现。社会普遍用语常常表现了社会心理,隐藏着集体无意识,网络流行语中过于粗俗和暴力的部分应该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丧文化"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对青年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萌 《青年记者》2022,(1):73-75
从"互联网落户与BBS普及""网络维权与平民狂欢"到"网络问政与在线娱乐""互联网思维与泛娱乐化倾向"的出现,网络流行语经历了萌芽期、上升期、高涨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网络流行语呈现出多元的语言特征与功能趋向,反映出阶段性的社会变化、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和多元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6):65-7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演进与互联网文化的勃兴,伴生出层出不穷、此起彼伏的青年亚文化新形态。年轻人凭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对现代性价值的适应获得了在主流文化中更大的话语权,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体社会文化价值创建的过程中去,表现出更富杂融性、多元性、虚拟性、流动性的新特征。本文以网络字幕组为研究对象,从产消合一的迷文化生产、崇"恶"又尚美的狂欢旨趣、身份的流动混融与球土化生存之姿三个方面透视展现新媒介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群体新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往往带有着“无厘头”特征,本文称之为无厘头网络流行语.无厘头网络流行语延承了电影和文学语言中无厘头的特点,荒诞离奇,看似无中心、无目的,但其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反思.本文分析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体现,探讨了网民热衷于创作使用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动机,最后解读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15.
在融合媒体时代,网络表情符号成为青年群体开展互动性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塑造青年群体价值观、构建认知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以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表情符号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从心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技术基石三方面深度剖析网络表情符号盛行的现实成因,并对其泛娱乐化、全民狂欢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以呼吁对其行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和适度管理。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是网络传播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农民、干部、教师、普通市民等不同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及影响的调查发现:在流行语知晓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农民群体低于其他四类群体;不同群体流行语的传播媒介基本以电脑为主,手机为辅;不同群体主要以同学、同事作为流行语的传播对象和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流行语的出现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流行语是折射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陈万怀 《新闻界》2013,(17):47-50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传播现象。网络流行语汇集了某个社会时期或阶段公众的集体记忆,获得了集体的认同,并借助网媒进行话语的扩张,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本文基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传播语境,对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范式与社会传播意义进行解读,为认知与把握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能够反映网络语境及文化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地区1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1300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态度有很大差别,对流行语的创新性和交流便利较为认可。资深网民有着更高水平的日常网络流行语使用,网络流行语评价态度对个体使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且极具广泛使用性的语言,其丰富多变的语义能够给人带来新奇有趣的审美体验。"集美"是《青年文摘》评选的2020年网络流行语之一,文章从"集美"的起源和语义分析、句法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角度探究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宋瑜 《今传媒》2014,(7):168-170
微电影的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文化特征和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社会性格和文化行为模式相契合微电影在与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本文试图从对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分析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了解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