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研究标题、头尾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标题,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反对自由主义》,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意思最精练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指明了方向。例如《松树的风格》,“松树有什么风格?”“这些风格象征着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中心意思。有些文章的头尾提示或隐含中心意思。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句话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二、抓住主旨语句主旨语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意…  相似文献   

2.
考点分解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是专门考查考生对全文整体理解的程度,关键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主题句。主题句统辖全文,通过主题句直接提出作者的论点或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是对主题句进行追述、扩充和证明,它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相似文献   

3.
在议论文中,文章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是统领全篇的“纲”;语段中心句如果处于“本论”部分,则一般称为论证层次中的分论点,它是在中心论点统领下的“目”。分论点都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从局部看,它是某一论证层次的论点;但从整体看,它只是论证中心论点的论据。在这种情况下,语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句的关系,正是“目”和“纲”的从属关系。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头一句“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振新  李宇飞 《教师》2013,(8):96-96
善于阅读的人总是选择重要的词语组成句意,选择重要的语句领会文义。在阅读过程中,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当作为重要的、关键的语句来阅读。通过它,就能很快地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1.主旨句主旨句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是主题句,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来概  相似文献   

5.
关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中心论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5年6月第 2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 (必修 )教学参考书》说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教参》又说 :“文章开门见山 ,用一句话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作为引论 ,既提出了问题 ,又表明了中心论点 ,简洁明了。”也就是说 ,《教参》认为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引论的“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老师们在讲解…  相似文献   

6.
一、抓重点句 重点句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中心的句子,它对全文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海底世界》中的“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和《寄菜刀》中“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属这类句子。前两个位于课文的结尾,是总结句,后一个位于文章的开头,是总述句。它们都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体现了全文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凡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高尔基曾说过“开头第一句最难,好像音乐先定调一样。往往要用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古人也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凤头赢得百媚生”,若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无不重视开头的推敲和锤炼。下面介绍几种议论文常见开头方法。1.开门见山法。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开宗明义,揭示主旨,给读者极深刻的印象。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改造一下…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要想让学生尽快具备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把握中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如《飞夺沪定桥》一课,文章就是围绕“飞夺”来写的.2.从文章的开头入手.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如《詹天佑》一课.第一句就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寻找中心句。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时也能找到,但却不知道是如何找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不但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谓中心句,就是指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它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中心思想起画龙点晴之作用。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寻找课文的中心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总起句文章开头的总起句,有些是提示全文内容,点明课文中心的。这些总起句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如《詹天佑》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1.
第一,开门见山。或落笔人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为此,我们举些典范的例子供你参考:例1.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开头写道:“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这个开头语,直接把文章标题扩展了一下,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全文议论的中心。例2.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的开头写道:自从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这个政策以来,许多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都依照中央的指示,筹…  相似文献   

12.
“文眼”是文章的精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学生就找到开启课文之“门”的钥匙。那么文章的“文眼”又在何处呢 ?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这种情况一般在议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类课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的主张,也是全文的论点和中心所在。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唐的《作家要锻炼自己的语言》等,其文眼就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   二是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或起始段中。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抒情散文、议论文等文体当中。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第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章定…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短文阅读中迅速感知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在写作实践中巧妙布局谋篇 ,凸现中心 ,这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我想让学生认识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句子 ,掌握它们的作用 ,或许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哪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句子 ?即纲目句、过渡句、中心句、题旨句。纲目句 :指能高度概括全文内容、显现层次结构、体现作者行文脉络的句子。它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凝练性。在阅读中如能抓住文章的纲目句 ,则能轻松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领会作者行文思路 ;在写作中如能使用纲目句 ,则可以使…  相似文献   

14.
文艺性散文的鉴赏点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高考实例,试就其中的句意理解谈点感受。一、中心句:总体感知,把握主旨所谓中心句,一般指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文眼句等。对这些句子的解读,首先应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其内容包括:1.分清散文类别;2.把握话题范围;3.联系背景材料;4.理清思路脉络。以上内容并不是孤立的,在总体感知中应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在解读文章过程中,我们不妨思考两个问题:全文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2001年全国卷考了散文《门》。其中第一题是这样设置的———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  相似文献   

15.
要读懂一篇课文,寻找 “中心句”是关键。“中心句”是表现全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句子。寻找的方法,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以下几处入手:抓住标题“题眼” 有许多文章的题目就体现了全文的中心句。如《狼牙山五壮士》,一看课题中的“题眼”——壮士,便知道作者所要赞颂的是五位英雄,为了完成掩护部队,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坚守阵地英勇歼敌,最后舍身跳下悬崖的壮举,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琢磨开篇总述 如果课文开篇是总述性的中心,那么这总述句就是中心句。如:《圆明园的毁灭》…  相似文献   

16.
文中的关键性句子,一般是指体现了全文题旨的句子。如吴晗《爱国学者顾炎武》开头所说的“顾炎武首先是有气节的有骨头的坚强的爱国主义者,其次才是有伟大成就的学者”;巴金《灯》结尾所说的“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等。它们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有总启或概括的作用。也有些文章,它们中的某一个句子,虽并未体现全文题旨,但与全文题旨直接有关,即所谓“文眼”,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当然也是文中的关键性句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而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题旨,这样的关键性句子一般是不难找出和抓住的。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语段组成的,一个个连缀着的语段反映着作者思维的条理性,理解全文的基础在于对语段的理解。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意思,  相似文献   

17.
第一点:开头结尾常考在高中阶段,我们常见的文章体裁有三种,分别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开头交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结尾往往总结出文章的主旨抑或有几句含金量很高的句子,可以作为推断题细节题滋生的天然土壤。说明文开头总写.每段第一句话总写该段段意,最后一段下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文开头引出话题抑或提出论点,最后一段总结论点。从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章中最重要最帅气的段落,往往是开头结尾,所以对于开头结尾我们一定要认真理解,尤其是文章中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导引议论文的语言,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直接阐明观点来说服读者,起着议论曲直、评判是非、判断正误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准确、严密、概括、鲜明、形象、有力的特点。1.准确。就是使用的每一个概念、判断都要恰如其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有明确的界定。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开头“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下”。  相似文献   

19.
有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抓好阅读突破口。有的文章课题,体现文章的主旨,抓住题眼,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行学习;有的文章句子中有关键词,抓住关键词,扩展分析,集中升华;有的文章中的重点句是主旨句,抓住重点句向全文扩展;有的文章篇末段落画龙点睛,抓住篇末重点段落,联系生活实际细细品味,逆向分析;有时,要根据教学需求观看插图,借助插图的纽带作用,开拓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0.
牵牛要牵牛鼻子,议论文阅读首先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的主要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统帅与主宰。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有明、暗两种:明的,在文中有现成句子直接点明;暗的,则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领悟,然后自己归纳出来。有的议论文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的议论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论毅力》,开头第一段就表明“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有的议论文最后才亮出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