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许新健 《生活教育》2014,(6):115-117,125
我校创建幸福校园,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努力构建幸福课堂,促进学生全能发展,开展"先学后研,四步三清"教学模式的主题化研究,让教育震撼学生心灵,教师用课堂赢取尊严;创建和谐校园,让师生幸福快乐同行。  相似文献   

2.
构建充满幸福感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美好夙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一直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幸福的取得,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论。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课堂,才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更需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精彩的生成,二者完美的融合,才能使语文课堂激发出无穷的活力,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我们的学生感到一种声音在叩击心灵之门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对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感到别有一番滋味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为一种生命的美丽而感动莫名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因为精心的预设而打开的话题就会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关系是不是总和谐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那么当师生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冷静思考、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主要阵地。要想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幸福感,教师就要努力创造快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6.
正拜读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收获久久萦绕于心。当我再次读这部"心灵之作"的时候,我看到了班主任自主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幸福感、思考和案例。一个追求自我专业成长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幸福感相伴左右的教师郑老师开篇就告诉读者——"我为什么喜欢当班主任"。他说出了喜欢当班主任的各种理由,更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的课堂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似乎已经成了解释教育意义的经典话语;课堂的动态生成,也几乎成了健康课堂的典型特征。可是,作为课堂教学中唯一的教师,如何可能与四五十位甚至更多的学生展开对话呢?如果师生间没有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课堂又怎么可能动态生成呢?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与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幸福的课堂中,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课堂的细节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心态,体现在教师的投入,体现在对自己职业的幸福感和为人  相似文献   

9.
课堂中的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载体进行交互影响的。师生互动的实质是师生间情感的互动。这种情感的相融能够调动情绪,触发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使师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一、培养教师对职业的欣赏和肯定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唐美节 《时代教育》2010,(2):156-157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获得知识,这是师生双边共同的心愿,为实现这一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架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把课堂活动变为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笑与诚便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两座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11.
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有效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感悟自然、关注人生、引领心灵前行的场所。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升课堂教学价值、成就灵动课堂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做好以下"四变"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捷径。一、变教师主导的被动为教师引导的主动——让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12.
宗定英 《考试周刊》2009,(46):220-220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号下,向课堂要效益成为教师的共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追求语言的精练,提高语言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刘琴 《地理教育》2014,(3):49-49
正一、师生幸福感现状分析1.学生的幸福感学期初,基于初中生学习幸福感的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组对初一年级411位学生进行"亲子关系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听到父母表扬和鼓励(占被调查人数的65%),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父母责备(占被调查人数的36.7%)和要求(占被调查人数的34.8%),孩子更希望父母的陪伴以及给予独立空间。调查结果说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对于亲子关系处理不够恰当,特别是父亲对孩子责备较多,母亲对孩子要求较高,导致有些孩子家庭幸福感较低。有时,地理课堂是这样的:淘气的男生、趴着的女生、悄悄的作业、混乱的课堂、枯燥的知识……一切都让课堂显得生硬,让师生都想从课堂悄悄溜走。当课堂成为师生双方的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是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师生观点碰撞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的和谐高效是每个教师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而德育课堂的高效和谐给任课老师带来的幸福感觉则更为直接和快速,因为学生会在下一秒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会乐意把课堂上的经验感受外化出来。而在当下,德育课堂带给任课老师的这种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不和谐课堂却时常出现。本文对这种情况做了些浅显的初步探究,藉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唐冬梅 《地理教育》2013,(Z2):38-38
虽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却担负着不普通的育人责任。教师必须追求卓越,精彩教学。卓越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把学生作为主线,教师作为隐线,拟心灵为针,师生用心共同串联精彩的教与精彩的学。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师生互动,上出课堂的卓越而精彩?必须做到"三心"。第一,精心设计,改变教师角色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学生这个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作为思品课的教师,当你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活的时候,那时你就会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几个例子,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17.
要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爱上美术,才会爱上课堂,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幸福乐园,教学才有生机.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自我,做有心的教师 有幸福感的教师,会带给孩子幸福的感受.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称赞或一句鼓励等,都是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会感到亲切、愉快,找到学习的幸福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系,一种带给人亲切自然、真诚友好、民主宽松、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心灵得以滋养的精神家园.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是民主的,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因此,追求和谐的课堂,就要让它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8):21-22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即使不是诗歌课,也有诗意在流淌。语文课堂是学生生命流动的课堂,是教师生命流动的课堂,更是师生生命交融的课堂。当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课堂,并点燃学生的生命,共同燃烧,共同感受种种崇高的感情的时候,诗意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教师锻造个性魅力,提高自身修养的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