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大庆  夏曙霞 《图书馆》2007,(3):127-127,73
清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地涌现了大量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本文介绍了醴陵市私人藏书家吴德襄和他的“石笱山房”藏书楼。  相似文献   

2.
赵长海  王涛 《图书馆》2023,(3):105-111
藏书楼匾额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物及艺术价值,充分体现出藏书家的雅尚志趣、藏书特色及藏书楼环境风貌,是我国灿烂藏书文化和悠久藏书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代浙江43位藏书家64幅匾额的分析,宋代藏书楼匾额已普遍存在,多为名家题写,亦有皇帝御书。藏书家字号、印章与藏书楼的名称、匾额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与藏书楼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代著名藏书家,不仅学识渊博,富有藏书,而且在给自己的藏书楼题名上,很是讲究,赋予多种寓意。本文仅就以数字为名的藏书楼进行考证探讨,设由对带数字藏书楼名的内涵释义而粗窥藏书楼名大略,从中领悟、欣赏藏书家的风采。一、带数字的藏书楼名是藏书家一生勤奋治学的写照。二须堂,清丁咏淇书室名。取三国诸葛亮《戒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语意名其书斋,表明  相似文献   

4.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与藏书家》是一部集藏书文化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专著,也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佳作。该书梳理了24个藏书家(家族)的藏书活动,通过缕述藏书家与天津的渊源揭示“天津藏书家”的内涵,以藏书楼的古今对比反映天津建筑文化的变迁,又通过藏书事迹表现了藏书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化私为公的理念,以藏书家在经济、教育、慈善等领域的活动展现了近现代天津开风气之先的一面,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有助于促进藏书文化与天津城市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苏州是全国的私家藏书中心,有全国一流水准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末清初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藏书流派形成具有辐射和影响力的独特流派。苏州现今存世的藏书楼屈指可数,迫切需要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藏书楼,弘扬藏书楼文化,要把现存藏书楼整体保护、开发、利用,让藏书楼与现代文化、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合理配置资源,找准发展定位,作为遗存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著名私家藏书楼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纯 《图书馆建设》2001,(1):103-105
本文简述了藏书楼阁建筑的特点,对中国著名私家藏书楼的建立、命名、藏书及其变迁进行了考证。从文化学、文献学、心理学意义上对私家藏书楼进行考证,既可反映某一时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水平,也可为研究中国图书馆史、著名藏书家和学者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
私人藏书在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认可的中国的藏书观念是以藏为主、为藏而藏、藏而不用;谈论古代藏书楼也多批判其保守的一面,但我国古代也不乏开放型的藏书家,他们敞开门户、广招来学,把私人藏书从狭小的天地里解放出来。该文在汇总6个著名的开放的私人藏书楼的基础上,归纳这些藏书楼主人的"储书供众"、"传布为藏"、"流通开放"等开放思想。最后分析这类私人藏书楼致用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对藏书家自己、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回顾了浙江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浙江藏书家对中国古代藏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从殷实的史料记载以及对他们的深层次分析中,揭示浙江藏书家的一系列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9.
毛晋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本文论述了毛晋藏书来源、藏书内容、藏书楼建制、藏书管理、藏书流通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黄虞稷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和历史学家,本文论述了黄虞稷藏书来源、藏书内容、藏书楼建制、藏书管理、藏书流通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