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罗香林是客家学的奠基人,代表作为《客家研究导论》。其主要历史业绩有五:提出"客家迁徙运动五个时期"说,这是罗香林客家学说的核心;主张客家"混化说";"客家界说",阐发客家"特殊民系"的理论;首次较全面标定客家分布地域;利用谱牒研究客家问题,实现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心醉豆腐     
我爱吃豆制品,尤其是豆腐。餐桌上只要一有豆腐,我的筷子就会和豆腐打成一片,难舍难分。难怪妈妈总会说:"长这么大了,你还挑食,真是的。"爸爸则会美美地抿一口酒,慢慢悠悠地说:"孩子爱吃就让他吃吧!"我便乐呵呵地和豆腐亲热上了。  相似文献   

3.
初尝臭豆腐     
蒋灵炜 《新作文》2014,(12):24-24
<正>今天我们去饭馆吃饭,看着一盘一盘的美味,我的口水情不自禁地直往下流。巧的是菜都是我爱吃的,除了那一盘变质的豆腐。以前老是听老爸说臭豆腐香,我一直以为是山珍海味,今儿一瞧,怎么看都是一盘变质的豆腐。我闻了闻,苍天啊!这是什么玩意,这么臭!我大喊:"厨师长竟然给我们变质的豆腐,我要告他!"这时大家都哈哈大笑。老爸说:"这是臭豆腐,可好吃了!"说着就吞了一块臭豆腐。看着老爸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忍不住夹起一块想尝一尝。可是沉重的筷子却让我迟迟  相似文献   

4.
我曾多次去学校给中学生作关于写作的讲座,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有悬念的作文才好看".这个题目其实也是来自中学生的心声:有些学生写的文章无论是记事的还是记人的,老师和家长总是批评说像"豆腐账""流水账",读起来枯燥无味.那么,希望同学们通过下面对悬念写作手法的学习,能够让自己的作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5.
客家研究大师罗香林在1933年发表《客家研究导论,》1950年发表《客家源流考》,两书奠定了客家研究的基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罗香林关于客家问题的最重要观点,长期被奉为圣谕的他的客家源流观,受到了来自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很多人将他的观点概括为"中原汉人南迁说"、"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说他是"种族中心主义者"等等。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有些评价是很欠公允的。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源流观有它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而且从《客家研究导论》到《客家源流考》,罗香林的客家源流观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变化,这其中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倒退的地方,只有将他在两书中的观点综合起来考察,才能对他的客家源流观获得一个较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家中,老妈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福尔摩斯",而我则是一个名副其实、作案累累的"惯犯"。在家中,我和老妈绝对是一邪一正,水火不相容。我自以为狡猾多端、虑事缜〔zhěn〕密,凡事三思而后行。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的件件恶行,总会被  相似文献   

7.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8.
客家精神文化的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教育文化要素是构建客家学的重要成分。立论所持依据是:一,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研究客家文化不能回避教育文化;二,客家人的人文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三乡"之首是文化之乡,教育是文化之乡的奠基石;三,从封建科举文化开始,至现当代的客家教育文化,均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无论是梅州的"进士文化"、"院士文化"、"大学校长文化"还是"将军文化",都为客家学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最佳切法     
明明和亮亮的妈妈下班回家时,买了一块豆腐,明明和亮亮高兴地问道:"妈妈,您是不是准备做麻婆豆腐啊?"他们的妈妈捶捶腰说:"哎呀,我今天太累了,明天做吧!"明明立刻央求道:"妈妈,您就做一个嘛,我们帮您切豆腐!"他们的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吧!我今天特地买了一块棱长是1 0厘米的正方体的豆腐,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是母亲节,妈妈烧了一盘豆腐(dòu fu),我尝(chánɡ)了尝说:"这个豆腐真甜!"爸爸惊奇地问:"豆腐明明是咸(xián)的,你怎么说真甜呢?"我说:"因为我觉得,这里面饱(bǎo)含了妈妈的爱!"妈妈听后,笑成了一朵花儿。妈妈含辛茹(rú)苦地把我养大,为我操碎(suì)了心。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好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成长不能只有书本北京的董小姐对记者说,她6岁的侄子突然有一天对她说:"我活得太累了!"董小姐十分惊讶,问"为什么呀",孩子回答说:"我干什么都不自由,我要踢球他们让我看书,我要看电视他们让我画画。"  相似文献   

13.
幼儿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和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对此,我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富有客家本土特色的户外活动,主要从"开发本土资源,让户外活动的材料多起来;用活本土资源,让户外活动的内容活起来;融入本土文化,让户外活动的特色亮起来"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而使我园的户外活动彰显客家特色。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9,(1):11-15
客家宁化石壁祖地说属于文化基因类型祖地说。作为客家祖地的"石壁",是一种文化符号,其古风犹存。它源于经由百越文化、畲民文化传承而来的禹夏文化基因,是"石母"和"祖地"二位一体的象征符号。就其溯源意义而言,它有利于突破古代王朝"蛮夷"分野的偏见,有利于消除以往客家研究中出现过的"种族之争"的影响,有利于还原如下历史真相:百越和畲民族团是华夏民族的南方支系,百越是畲民族团的历史主体,畲民族团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历史主体,并且由此构成禹夏文化在赣闽粤边区依次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序列。  相似文献   

15.
"卖豆腐喽,卖豆腐喽!"一连串清脆的叫卖声传来,我往楼下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姑娘在卖豆腐。这时,妈妈也听到了,就叫我下楼去买块豆腐,说晚上包馄饨吃。我边下楼边想:听说个体  相似文献   

16.
我教过一个学生,名叫梁作文。有一次语言课上,我突发奇想,模似着孔夫子的样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轮到梁作文时,他居然说:"我的理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座哗然。这个胸有大志的孩子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在工作之后,一直都没有停止写作,也曾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豆腐  相似文献   

17.
正我奶奶六十多岁,中等个儿,大嗓门,说话干脆直爽,爷爷在家经常说她是个"炮筒子"。星期天,她上街去卖豆腐时,我跟着去玩了一趟,回来后直感叹:奶奶真是个"身经百战"的"女汉子"啊!不信,你来瞧:一位大妈来买豆腐,她走到摊前,指着一块豆腐问:"多少钱一块?"奶奶笑着说:"跟你还说多少钱一块?小气小气!来来来,拾几块回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些让人引以为傲的特产,现在就由我来向你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特产——太子豆腐。相信你在了解了以后,一定会喜欢上它哦!说起这太子豆腐,那可真是远近闻名,名不虚传!听大人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就客家文化传承而言,两岸客家地区为具体推动客家文化保存及推广工作,并向国际社会展现客家文化多元面貌,都积极在各地建立客家文化园区,或各式各样的客家博物馆。像台湾苗栗铜锣的"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已经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幕,除营销客家文化之外,亦希冀"让全球看见客家"。中国大陆客家地区,早就建立许多县级以上的客家博物馆,营销各地的客家风情。两岸各地客家博物馆或客家文化园区成立后,都讲究持续经营,也都要探索客家博物馆的定位、愿景、营运内容、发展计划、组织编制,以及采用何种经营策略,以达成"认识客家、欣赏客家"的目标,这是两岸客家博物馆经营目标的主轴。一个博物馆的持续经营,主要仰赖长期积累的大量珍贵收藏品,藉由深入掌握复杂而多样化的文物及其相关知识,以提供民众系统性、创造性的文化想象空间。博物馆的搜藏工作内容与经营策略,各有其特色与重点,两岸客家博物馆应该加强交流,从各自博物馆设立的宗旨、定位、愿景、内容发展等方面,加以比较观摩,藉以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岸的和平发展,共同弘扬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