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9年9月7日上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在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应邀莅临重庆八中参加“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为师生作了《我的求学和人生经历》的主题演讲.并现场题词寄语年轻学子。  相似文献   

2.
清华又引进世界级大师现年57岁的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教授近日成为清华大学引进的又一位世界级大师。姚教授将于今年9月正式加盟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图灵奖是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与诺贝尔奖齐名。姚期智教授是迄今为止获得此项殊荣的  相似文献   

3.
文摘     
14位外籍学者当选中科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首指批外籍院士已由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他们分别是(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列):巴顿(英国)、张立纲(美国)、陈省身(美国)、冯元桢(美国)、李政道(美国)、林家翘(美国)、李约瑟(英国)、雷文(美国)、司马贺(美国)、田长霖(美国)、丁肇中(美国)、吴健雄(美国)、杨振宁(美国)、丘成桐(美国)。  相似文献   

4.
姚期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6年12月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赴美国深造。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从事教学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2000年,美国计算机学会把该年度的图灵奖(公认为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授予他,使他成为自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2004年9月,姚期智正式加盟清华大学,任高等研究中心全职教授。他说,之所以要成为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是因为他对清华有信心,也希望清华人看到他的信心。对自己的清华学生,姚期智只有一个要求:做世界一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杨振宁教授比较中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首都基础教育界的邀请,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爱因斯坦讲座”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近日来到北京教育学院,与来自北京及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示范校校长、骨干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6.
杨振宁教授 1 92 2年生于中国安徽省 .1 94 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 94 4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 94 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 94 9年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 95 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和李政道合作 ) ,共获 1 95 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 ( 1 986 )等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 96 5 )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杨振…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外籍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期间,将按严格程序选举产生。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周光召就上述问题介绍说,选聘外籍院士,是符合国际科技界惯例的重要举措。而选好外籍院士,有利于促进中国科学的国际化进程。他说,这是中国科技界进一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速,我国迎来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国潮”。30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形成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今年2月,杨振宁、姚期智二位院士“转籍”事件横扫科技话题榜。对此,已于2004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的姚期智深情地说:“回归祖国,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9.
《今日教育》2007,(4S):48-51
杨振宁.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墙板报     
我在学校读book来来往往骑bike脚上一双新nike总是想要smoke结果考了个大egg教师一扫deskStandupgoout!(魏克《中国漫画》2005.1)李政道(1926—)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因与杨振宁教授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他研究的课题除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外,还涉及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广义相对论等领域。1.Thelongerthenightlasts,themoreourdreamswillbe.2.Stealabellwith…  相似文献   

11.
国际     
<正>王贻芳、郭华东、黄维等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10月底,我国多名科学家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教授等。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724年,1917年后发展成为国家科学组织,并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俄  相似文献   

12.
张弥曼介绍     
正张弥曼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1936年出生,浙江嵊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曾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并获芝加哥大学荣誉科学博士(2011)、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荣誉博士学位(2015)、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罗  相似文献   

13.
孙殿义 《科技文萃》2000,(10):11-14
身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马库斯教授、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研究所米歇尔教授,和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8月上旬应邀来北京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咨询座谈;马库斯、丘成桐、米歇尔还在撝泄蒲г捍葱抡铰月厶硵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07,(7):87-88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姚期智,祖藉湖北孝感,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上海, 幼年随父母移居台湾。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赴美国 深造。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 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先后在麻省理 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高等学府从 事教学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 科学系教授。2004年9月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任全 职教授。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 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2000年,因其对计算理论的诸多贡献, 美国计算机学会把该年度的图灵奖(公认为计算机领域的诺 贝尔奖)授予他,使他成为自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 学者。  相似文献   

16.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99年,张杰由英国牛津大学回国组建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20多人的团队已经成为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团队之一。也正是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张杰教授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7.
67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政道虽已享有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许多荣誉,但他仍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视为自己莫大的光荣。 1994年6月8日上午,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外籍院士的投票活动在京西宾馆礼堂刚一结束,笔者即赶往设在中关村科学城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采访了正在那里讲学的李政道教授。 上午11时15分,李政道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耳机里传来中科院周光召院长的声音:“中科院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刚刚出来,我荣幸地通知您,您已经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您的加入,是中科院的  相似文献   

18.
院士这个称谓对科学家说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有一位中国科学家,他竟身兼三院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同时,中国工程院发出《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的一封信》和《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  相似文献   

20.
何勇 《教育》2011,(20)
据6月3日《齐鲁晚报》报道,中国工程院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新院士,1999年,增选113名院士,2001年再添81名,院士总人数已达到616人,还不包括24名外籍院士。短短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