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豫北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由来已久,目前学界对豫北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且主要集中于对豫北地区水资源的研究。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环保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阳汤阴县为例”(项目编号:091047603)课题组在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究豫北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地方,正月初六有送"穷神"的习俗.送"穷神",怎么能离得开放鞭炮呢!宝宝,快用简单的道具制作一个空气"嘭嘭炮",和小伙伴一起到户外送走"穷神"吧!  相似文献   

3.
安阳工学院坐落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的中华七大古都之一殷都——河南省安阳市。自1983年建校以来,安阳工学院坚持为国育才的办学方针,奋发进取,现已成为豫北地区一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安阳工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占地1000余亩,另外在安阳城西60多公里处被誉为世界八  相似文献   

4.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5):F0003-F0003
安阳工学院坐落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的中华七大古都之一殷都——河南省安阳市。自1983年建校以来,安阳工学院坚持为国育才的办学方针,奋发进取,现已成为豫北地区一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5.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6):F0003-F0003
安阳工学院坐落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的中华七大古都之一殷都——河南省安阳市。自1983年建校以来,安阳工学院坚持为国育才的办学方针,奋发进取,现已成为豫北地区一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6.
豫北地区历史发展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环境优越,土地肥沃,经济发达,文化灿烂,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区域,对中华民族形成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豫北地区社会发展的阶段及特点略作探讨。根据豫北地区社会发展的特征,从上古至新中国建立,豫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古至夏商,为初级开发时期。从安阳小南海遗址看,距今两万年前,豫北地区的先民们已进入到旧石器时代,大责店遗址、白营遗址和后岗遗址是新玉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夏代,豫北地区属于冀州,恕…  相似文献   

7.
三月十五日,“豫北地区(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洑阳、中原油田)中学语文教学协理会”在新乡市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相似文献   

8.
安阳工学院坐落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的中华七大古都之一殷都--河南省安阳市。自1983年建校以来,安阳工学院坚持为国育才的办学方针,奋发进取,现已成为豫北地区一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安阳工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占地1000余亩,另外在安阳城西60多公里处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林州红旗渠畔、国家级风景区太行大峡谷内,拥有200多亩生物与美术等专业的实习基地。现在校  相似文献   

9.
"迎富"之风俗似肇始于晚唐,唐宋之际遂得以盛行中国部分地区,乃至演化为民间迎财神的习俗。"迎富"乃指迎祭"富神"、祈求富贵之义,即意味着将富裕和财运迎引到家。所谓"富神",亦称"财神",乃代表了富裕和财运。历代文献中所见"富神"共计有几种化身:木质妇人、弃子(蓬叶)、被拾曰富、黄土、五通神。而有关"迎富"的日子,则存在三种分歧:二月初二、"送穷"次日"迎富"或"送穷"当天即"迎富"。唐宋以降,各地"迎富"习俗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出野采蓬以祭之、迎富贵果子、郊游、接路头。这充分体现了同一种风俗在不同时代及地域的流传过程中传承与衍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和难题是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发展问题一直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乡村教师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乡村教育质量。豫北乡村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培养遭遇的难题更为突出,教师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调查发现,豫北乡村教师培养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教不好”的难题,这一难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共同体和共享意图理论,立足豫北安阳、濮阳、鹤壁教育欠发达地区实际,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联合三市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通过“四种模式”,破解豫北教育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发展难题,激发豫北乡村教师发展意愿,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师德-师知-师能-师艺”,从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以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清《神池县志》所载竹枝词是研究神池民俗的重要史料,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丰富的神池节日民俗风情画卷,体现了祈福、祭祖、祝福平安的民俗心理和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从兴国州域龙虎道教音乐与民俗形态切入,以“龙虎道乐”中的五大声腔为依据,全面考察该乐种“阴阳”二律的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豳风·七月》的主题见仁见智,至今很难得出一致的观点.文章试图从礼俗这个角度切入,结合《尧典》《夏小正》论证了《七月》的物候和祭祀性质,又从本文句式出发,探讨了它的歌谣特点.笔者认为,《七月》的最初形态是一首在敬授民时仪式下产生的与《夏小正》有同样功能的一首集农谣和祭礼于一体的歌谣.  相似文献   

14.
士风与民风联系密切,而且士风往往对民风起到引领的作用.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不满南宋士风浇惰现状,对士人蹈虚谈玄、重私轻公等习气加以批评.净化士风宜始于正士,他认为,通过“致道成德”塑造士的理想人格,再借助道德实践,用士风来化导民俗,促进社会的开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又称《木兰辞》,以其动人的故事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几乎各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将《木兰诗》收入,对"唧唧复唧唧"、"双兔傍地走"等词句的解释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进而影响了几代人对《木兰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花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一般特点。但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者,“花儿”体现出独特的民俗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花儿”的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组成的形式多样的符号系统是构成民俗事象的内核.本文着眼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习俗,结合民俗符号的相关理论,解构饮食民俗的构成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干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宋文人在干越地域留下了众多文学佳话,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干越文学不仅具有自然山水、民俗乡风的绚烂图画,而且还演绎为政治失落的无奈和贬谪迁流的感慨。历代文人流连栖息于干越这块土地,干越的文学成就无疑得益于它那独具特色的优越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琼州》共录宋知琼州66人,其中误系年30人,误录非琼守11人,漏录琼守14人。究其原因,或未得见相关史料;或虽得见相关史料,但未加精审细核;或所据史料本身有误。  相似文献   

20.
朱仙镇是历史文化古镇.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朱仙镇同时拥有很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有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木版年画、有豫剧正宗之称的祥符调、有观者如云的庙会和独特的回族风俗习惯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凭借条件,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为朱仙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