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对塔城电大2004年春季班至2008年春季班的非在职学员进行长期调查发现:本科学员入学时,非就业率较低,平均非就业率是18.24%,专科学员入学时,非就业率较高,平均非就业率是80.1%;本科毕业时的非就业学员三年后的就业率是86.7%,而专科学员毕业三年后的就业率是60.4%。从就业部门看,公务员类,本科20.5%,专科0.6%;事业编类,本科74.4%,专科11.3%;企业编类,本科5.1%,专科36%;其它就业情况,本科没有,专科52.1%。电大是成人教育,所以,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的,能够培养有一定知识和一定能力的合格的劳动者,才是我们电大办学的基准目标。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来看,2001年我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江西教育》2009,(7):76-76
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589.1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64.24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77%。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加工制造类,就业率高达97.56%;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就业率为96.55%商贸旅游和土木水利工程类就业率达到了95名以上,处于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108.2万,截至当年9月初,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5.7%。  相似文献   

5.
2004年安徽医科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1325人,专科毕业生314人,到2004年8月底,200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49%,居全省高校第8位、省属高校第6位。2005年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共有毕业生1845人,其中春季本科毕业生59人,秋季本科毕业生1306人,专科毕业生480人。在2004年的就业工作中,学校采取了许多新办法、新措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袁兴国 《教育与职业》2008,(11):181-182
经调查发现,我国2002年以后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3.85%,本科就业率为77.13%,专科就业率为74.40%,本科就业率高于专科1.85%。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如何对待就业、就业单位所在城市、专业前景、专业对口、有效方法、毕业院校、性别、初次学历。笔者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可能很快地从整体性问题向结构性问题转化,甚至会出现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7.
李贵敏 《职教论坛》2003,(19):49-50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安定、学校发展和学生前途,体现着高等院校的社会价值。几年来,河南机电高专站在发展战略高度,在办学规模、学校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始终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并以崇高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对待学生就业工作。1999年至2002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68.1%、74.5%、88.4%、91.2%,远远高于河南省高校学生当年一次就业率平均值,连续四年在全省几十所非师范类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专科层次中名列第一,赢得了家长、企业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梧州学院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却较低,究其原因,是定位不够清晰.提出面向“职业”培养专科类财会人才,面向“执业”培养本科类财会人才,配套相关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具有一定特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应佳  邓辉 《职教论坛》2004,(7S):60-64
从当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保证。据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3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计53497人(含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增加24820人,增幅为86.6%。截止到2003年12月上旬,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登记就业率为59.25%,比上年同期持平。在统计的22所高职中,就业率高于50%的16所,高于60%的12所,高于70%的9所,高于80%的6所,有2所学校就业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记者:许主任,您好,您能否介绍一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8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许燕平:2008年我校有本科17个专业、专科30个专业的2536位本专科毕业生。其中本科生1088人,专科生1448人。截止到12月20日止,本科1044人就业、就业率为96%,专科1395人就业,就业率96.3%,全校就业率为96.2%。  相似文献   

11.
林西县电大工作站建于1985年9月,时值电大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站初,我们共招收了两个电大班:党政干修班27人,汉语文班29人;与天津广播电视中专联合办学招收了两个中专班:商企管理班43人,商业会计班57人。在招生中,报考与录取名额的比例达到3:1以上,生源是比较充足的。第一批学生的入学,深得各学员所在单位支持,无论是全脱产或半脱产,学员所在单位在时间上给以保证,入学学员原来所承担的工作由在职人员分别承担,在学习费用上,全部或部分由所在单位报销。可见当时的办学积极性之高。这些学员毕业回到工作岗位后,由于专业对口,大都成了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2.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就业总体情况 多年来,江西财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有就业数量更有就业质量的工作目标.学校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处江西省高校前列.2011年,普通本科就业率90.02%(全省本科平均86.82%),排名居全省第二,常规就业率62.13%,居全省第一;硕士研究生签约就业率为94.74%,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非师教育”型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就业率的攀升。本文就高职教师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据3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效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月12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87.6%,未就业率为11.7%,不就业率平均为0.7%。另外2003年12月底与6月底高职高专男女生的就业比,调查统计分别为:1.22:1与1.29:1。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专业学科的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高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学科门类中又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学科等。 当前,高校专业学科就业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不同。一般来说,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越好,截止到2004年9月1日,200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分别为93%、84%、61%;同一专业类别的毕业生,本科层次的比高职(专科)的就业要好。以2004年江西省内高校的工商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589.15万人,就业学生数564.24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77%。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480.1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460.03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81%;技工学校毕业生数为109.00万人,就业学生数为104.21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5.61%。  相似文献   

17.
一组数据的引入 自2009年以来,麦可思研究院已经连续3年发布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79%,排名倒数第二,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在对各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的分析中发现,20O7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失业人数...  相似文献   

18.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学生处公布2001年湖北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情况。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 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根据对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的分析,2001年湖北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历层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周地域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研究》2007,(5):131-131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根据以往专业类别划分标准,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  相似文献   

20.
建高素质师资队伍育高规格技能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降温、教育改革推进的双重压力下,宜都市职教中心抓住与市电大合并的机遇,果断调整办学思路,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坚持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两手抓,实现了历史性的超常突破:2000年6月8日,《中国教育报》以专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我校赫然在目,并名列为宜昌市同类学校之道;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2000年学校仅中职类招生达560名,电子、专、本科学员达1209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