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蝴蝶为何长途飞行不迷路光线对于蝴蝶大脑中的“生物钟”的运行十分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光线中的紫外线波段对于蝴蝶的方向感尤其重要。蝴蝶的眼中有能够接受紫外线的特殊感光器,使它们获得方向感。研究人员将蝴蝶放在一个飞行模拟器中,当在模拟器中使用紫外线过滤器时,蝴蝶就迷失了方向,由此证明了紫外线“导航”的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蝴蝶眼睛中的探测光线导航传感器和它大脑“生物钟”之间存在着一条重要的连线。象的气管和食道是互相连通的。象的鼻腔后面的食道上有一块软骨头,当水进入鼻腔后,这块软骨头就把气管口盖上,水就由鼻…  相似文献   

2.
新新服装店     
“新新服装店”开业了,许多小动物都来祝贺。一只不太漂亮的蝴蝶飞来,扇动着翅膀对小猴新新说:“真高兴,你能开店。”新新看看蝴蝶的灰翅膀说:“我给你选一条漂亮的连衣裙吧。”“不!谢谢,我这衣服虽然不好看,但它可以保护我。如果遇到敌人,我只要躲在有枯叶的树上,敌人就不会发现了。所以人们都叫我‘枯叶蝶’。”  相似文献   

3.
洗澡     
一条小河边,一只大象正往身上抹泥巴,这时,飞来一只美丽的蝴蝶。蝴蝶说:“大象,你怎么不讲卫生,往身上抹泥巴呢?”大象扇扇大耳朵说:“蝴蝶,你错了。我在洗泥巴浴。我的皮肤非常粗糙,浑身上下布满裂纹,里面躲藏着很多寄生虫。泥水渗进裂纹,等炎热的太阳烤干泥水,我就可以把泥巴  相似文献   

4.
毛虫之死     
梁晓声 《良师》2010,(8):30-31
一条毛虫躲在一片树叶下虔诚忏悔,它决心从此不再做害虫。它向往着变成一只蝴蝶。它知道,由一条令人厌恶的毛虫变成一只非常美丽的蝴蝶,并非是幻想。许多毛虫不是已变成了蝴蝶吗?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法则呀!想到这一点,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于是,这条毛虫又进而想到了一旦变为蝴蝶之后的种种幸福:受人赞美、自由飞舞、获得爱情……“我不再吃树叶了。”它想。  相似文献   

5.
徐玲 《湖北教育》2007,(4):58-58
课间,一群活泼的女生正在跳长绳,高高的马尾辫有节奏地甩动,轻巧的身体腾起又落下。她们轻盈的身姿、快乐的脸庞和稚嫩的笑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使我忍不住想加入她们的行列。“老师来帮你们甩长绳吧?”我自告奋勇。女生们欣喜若狂。嘻嘻哈哈拍手的同时,却不让我甩长绳,而是把我推到了长绳中间,要我和她们一起跳。于  相似文献   

6.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在今天体育活动课上,我们开展了一次学跳长绳的活动。首先是刘杨鸣跳,黄攀和李其宇负责甩绳。刘杨鸣怕绳打在自己身上,老是不敢跳进长绳里。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为她着急了,有的同学说:“快点跳啊!”经过同学们一次次的鼓励,也经过她自己一次次的努力,她终于学会了跳长绳。接着该龙波跳了,只见他像闪电一样闪进了长绳里,跳得非常轻松熟练。终于轮到我了。我很紧张,窘得满脸通红。我一咬牙,一下跳进了长绳中,看着长绳落在我的脚下时,我纵身一跳,终于闯过了这个难关。通过这次经历,我懂得了“世上无难事,…  相似文献   

7.
圆上的“蝴蝶定理”可推广到圆锥曲线上去,而直线对是圆锥曲线的退化情形,令人深思的是,“蝴蝶定理”竟成了退化时的一种“不变性”.称两端点分别在两直线上的线段为这两条直线间的线段,则有  相似文献   

8.
毛虫之死     
一条毛虫躲在一片树叶下虔诚忏悔,它决心从此不再做害虫。它向往着变成一只蝴蝶。它知道,由一条令人厌恶的毛虫变成一只非常美丽的蝴蝶,并非是幻想。许多毛虫不是已变成了蝴蝶吗?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法则呀!想到这一点,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于是,这条毛虫又进而想到了一旦变为蝴蝶之后的种种幸福:受人赞美、自由飞舞、获得爱情……“我不再吃树叶了。”它想。  相似文献   

9.
在“蝴蝶”这个主题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区域环境,尤其在美工区,我提供了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充分了解、认识、感受了五彩缤纷的蝴蝶后,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表现对蝴蝶的认识。我问幼儿,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美丽的蝴蝶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用蜡笔画蝴蝶!”“我想用线描画蝴蝶!”“我想听音乐表演蝴蝶的舞姿!”“我想折、画、剪蝴蝶!”“我想画中国画蝴蝶!”“我给蝴蝶涂色穿上对称的花衣服!”“我用积木搭!”“我用蜡染画画出来!”“我插塑!”“我用橡皮泥捏!”“我折纸蝴蝶!”“…  相似文献   

10.
吕赟 《湖北教育》2008,(5):59-60
日前,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小孩子不慎摔了一跤,周围“家长”、“学校”和“社会”蜂拥而至,均露出惊慌之色:出事了吧!这使我想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好心人,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从茧里脱出,他想帮它.于是轻轻地将茧丝拉开一个口子。蝴蝶从茧里出来了,它扑棱着翅膀,却不能飞。好心人不知道,只有通过挣扎,蝴蝶的翅膀才能坚硬到能飞的程度。但现在,这只蝴蝶只能在地上残喘,不知自由的滋味,也可以这么说,它也不可能真正活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蝴蝶经破茧才能振翅花海,同样,孩子只有经历磨砺才能击风斩浪!  相似文献   

11.
秋天又如期而至了,谁也挡不住,虽不至于“秋风又黄江南岸”,但树上的叶子又一次不情愿地簌簌飘落,在空中一圈圈地打着旋儿,画着优美的弧线,悠悠地落在地上,像极了蝴蝶。“庄生晓梦迷蝴蝶”,不知道他迷的是何种蝴蝶,但可以肯定他迷的不会是这种蝴蝶,  相似文献   

12.
1蝴蝶定理的介绍 蝴蝶定理是初等几何中的近代名题之一,它于1815年在西欧出版的杂志《男士日记》上问世.题目是:过圆的弦AB的中点M引任意两条弦CD与EF,连结ED、CF交AB于P、Q,求证:PM=QM,如图1.由于题中图形的圆内部分像一只蝴蝶,因此取名为“蝴蝶定理”.  相似文献   

13.
“幽默大师”是姐姐给我起的外号,虽然我不太理解“幽默”的具体含义,但是我对“大师”这两个字还是蛮喜欢的,所以对于这个外号,我欣然笑纳。那一天中午,妈妈让我和姐姐睡午觉,并说:“不要说话,谁说话我就揍谁!”我赶紧钻进被窝,用被子蒙住头,只露两只小眼睛在外面,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说梦话行不行?”妈妈和姐姐哈哈地笑了起来。有这么好笑吗?还有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长绳。作为体育委员,这样的“优先权”一定是给我的了。我叹了口气,看着眼前的长绳,闭上眼冲了上去……“啪!”不用说,摔倒了!老师给了我五次机会,可我还是跳不过去…  相似文献   

14.
毛毛虫的梦     
设计意图: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决定开展“毛毛虫的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毛伟强 《教师》2011,(9):16-17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针对小学生特点,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秋冬季节本校学生跳长绳的热情普遍高涨,跳长绳是冬季最好的运动及游戏之一,可以促进孩子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体力。作者通过多年来对长绳的训练和比赛,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蝴蝶定理,这个产生于1815年“男士日记”上的问题,横跨两世纪,经历了178年,各种衍化形态和不同的证明方法已不下十数种,各种衍化和证法还在不断翻新,我们在这里对部分衍化蝴蝶定理仅用初中几何知识(主要用“共角定理”),通过面积证法进行统一处理,这样的处理来得简洁明了,易于掌握。 (下面证明过程中△ABC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命题1(蝴蝶定理)设AB是圆O的一条弦,过AB的中点M,作两条弦CD和EF,设ED、CF  相似文献   

17.
在“美丽的蝴蝶”这个主题中,我引导幼儿欣赏蝴蝶:这些蝴蝶美吗?你觉得蝴蝶美在什么地方?“蝴蝶有美丽的翅膀。”“蝴蝶身上有美丽的花纹。”“蝴蝶的翅膀边缘像花边一样的美丽。”“蝴蝶会煽动翅膀,跳起舞来很优美。”“蝴蝶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五彩斑斓,很漂亮。”“蝴蝶身上还有许多条纹和圆点,组合在一起很美丽。”“蝴蝶的两对翅膀长得一模一样,是对称的,有对称美。”……正当幼儿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和讨论时,有个幼儿的回答却让我们大家都吃了一惊:“老师,‘4’可以用英语‘four’来表示。”靓靓的回答简直文不对题。幼儿们都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8.
黑色的蝴蝶     
双休日,文静和李明、王刚一起去郊外捕蝶。“啊,好清新的空气!”文静叫道,“这儿的景色真美啊!”话音刚落,一股恶臭随着一阵风飘过来。李明感到不舒服,说:“我们走吧,别在这儿捕蝶了。”话还没说完,王刚指着远处说:“看那只蝴蝶,是黑色的!”“不,它的翅膀是蓝色的。”文静一边说,一边举着网兜走过去。“呼啦”一声,蝴蝶被罩在了网兜里。文静小心翼翼地捉起那只蝴蝶。  相似文献   

19.
活动背景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组织开展了“毛毛虫的梦”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20.
精品鉴赏     
枯叶蝴蝶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摘自徐迟《枯叶蝴蝶》你见过阖上翅膀停在树枝上的枯叶蝴蝶吗?请看作者的生动描写:“收敛”、“隐藏”、“逸出”、“停止”,四个准确而又不相重复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