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夔是南宋词人的代表,其词题材广泛,涉及感时抒怀、咏物记游、交游酬赠等,但关于姜夔词中的爱国情怀却始终存在一定争议。近现代以来,姜夔的爱国之思、淑世情怀已经逐渐被专家和读者认可,然而关于其爱国词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从姜夔爱国词的艺术手法、章法结构、创作意图三个方面,分析其爱国情怀之所以含蓄隐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和苏轼分别是唐、宋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交相辉映、影响千古.白居易作词,加速了词为"艳科"的进程,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苏轼将词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中黄州词在苏轼所有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表现出的旷达的心境、隐逸的情怀无疑是受白词的影响,但是又有所创新.在词的艺术手法上,白词题材狭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欢快,苏轼词题材扩大、语言清新、风格多变.  相似文献   

3.
东坡有没有一种豪放词风?论者持论或有不同,我看是有的。这里所谓豪放词风,用大家通常所指的涵义,大抵是词作题材比较广泛,思想比较旷达,手段较多直抒情怀,意境较为宽阔开敞,语言较为清新自然,形式不太拘于格律,等等。东坡是我国北宋最杰出的作家,艺术才能宽广,艺术造诣高深,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他的成就并不限于词,但他的词的成就可以说是最高的;他的词风也不只是豪放一种,但他豪放的词风  相似文献   

4.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说诗往往在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而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转折较多。至宋代,词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相抗衡的诗歌体裁,语言精练,意境深婉,风格细腻“。婉约派”代表李煜、晏殊、李清照的词作多以日常生活为主。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独创“豪放派”。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有报国之志、黍离之悲;境界宏大,有大漠孤烟、沙场点兵;气势恢宏,有千骑出猎、弓如霹雳。“豪放派”词作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词人赤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抗州)人。南宋初年名将张俊六世孙。张炎的祖先辈里有好几位词人,故其词学研究可说家学渊源。曾祖父张镃(功甫)、张鉴(平甫)均系姜夔(白石)的好友,张镃著有《南湖集》《南湖诗余》。祖父张濡、父张枢(斗南)确能词并“晓畅音律”。张枢著有词集《寄闲集》等。张炎亦著有词集八卷名《山  相似文献   

6.
登临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纵观宋词登临之作,南渡前后所传达出的格调、风貌大不相同:北宋词人抒发的多为艳情、柔情,以相思、思乡为主;南宋登临词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柔情外,家国情怀、壮志逸兴亦很常见。从描绘景象上看,北宋词人登高远眺所关注的多为斜阳、草树、飞云、归雁等悠远、阴柔之景;南宋则更多山河、关塞等宏阔、雄浑之象。从整体格调上看,北宋涉及登临的词作大多低婉凄迷,南宋则阔达浪漫。通过两宋登临词的分析比较,可以反映出词体从北宋到南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他们的词风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苏、辛豪放词中同题材词作的对比上,可见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孟瑶 《文教资料》2011,(1):9-10
中国古代文人多喜欢在酒中寻求寄托,借酒书写情怀。宋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词这种文体的鼎盛时期.许多词人与酒结缘,并在词作中借酒抒情。柳永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在词中多借酒抒发感情,下笔细腻,多写酒醒梦回之后的凄凉无助和惜春伤时的感慨。词多哀调。  相似文献   

9.
柳永都市词从题材的角度可以简单地分为描写都市风貌、描写都市节令风情和歌颂帝王三种类型。描写都市风貌和描写都市节令风情的词作表现的是"朝野多欢民康阜"的主题,意象比较清新艳丽,文学价值较高;歌颂帝王的词作在内容上比较露骨,意象虽雍容华贵,但华而不实,文学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0.
阮琼 《文教资料》2012,(26):107-109
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其词作的题材内容与传统的香软词有显著的差别。本文拟就王安石词作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在"词为艳科"的文学背景下王词内容中的"脂粉语"问题,从而确定王安石词作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