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清晰稳定的农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缺陷,抑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通过修改有关法律,进一步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建构清晰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至今,形成成熟规范的国有土地市场和正在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目前土地制度的重大缺陷就是两种土地所有权权能不对等,导致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如“三农”问题曾越来越严重,土地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解决“三农”等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统一土地市场的目标下,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应怎样改,本文提出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尚未颁布专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统一法律文件,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存在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受局限、土地征用机制弊端凸显等缺陷。笔者对这些缺陷作了初步的探析,旨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显示出不少弊端,特别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置,以及与国家土地所有权客体界线的不清,导致大量的弃耕抛荒、农民利益受损。应当通过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划清集体土地与国家土地所有权客体范围,确立农民社员权,赋予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适当限制下的土地处分权等方式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用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受损,其根本原因是法律制度使国有土地所有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造成挤压和越位从而导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另外,我国文化中有关土地征用制度的“公”“私”观念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失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地制度创新是我国加入WTO条件下遏制农产品成本上升以及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包括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产权残缺,农户土地承包权不稳定,农民承包地自由流转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包括明晰和稳定集体土地产权,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积极推进农民承包地高效流转。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征收收益分配制度极不合理,国家垄断土地所有权的流转,以补偿价格低价征收集体土地,再以高价出让,从中获取高额的土地利益,而农民集体及其成员难以参与土地利益的分配。这一分配制度据以存在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以政治手段强行推行的特殊制度,直接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严重受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科学合理地评估土地价值,重塑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明确农民集体成员的社员权,进而落实利益参与主体,改革土地征收产生收益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相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收制度是我国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之一,这项制度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弊端,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土地征收的实际,分析了土地征收补偿在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权能虚置;集体土地使用权内容混杂,不能流转等弊端,必须对其作根本性的改革。在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借鉴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的成功经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单一的土地国家所有制。建立和谐统一的土地用益权体系,严格控制改革土地用途,加强土地公权管理,这是改革我国土 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理想模式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不少问题以及面临不少法律障碍,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效应。我国应借鉴和吸收国外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先进经验,规范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变,保护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无法得到保护,土地流转主体权利不明确,流转程序等不规范,土地流转手续不够规范,容易造成人为混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土地制度本身的一些历史局限性以及政府职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流失的根本性制度根源在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残缺;应当按照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的要求,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包括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代表,合理界定集体土地权能,保障农民自主决策和规范土地交易行为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征收现象越来越普及。在征收过程中.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很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文章在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进行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平均承包经营的弊病。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制进行了缋效评价。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经营权变异,土地资 源低效利用;耕地大量流失、抛荒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试图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问题重重。集体土地征收中补偿内容和征收程序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借鉴日本《土地收用法》中正当补偿和合理程序两方面的经验,我国集体土地的征收在征收补偿方面应制定完全补偿的补偿原则,扩大补偿客体,完善各项目的补偿标准。在征收程序方面应增加事业公共利益认定程序,设立专门的土地征收机构,透明征地信息、保障公众参与权。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许多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本身存在设计不合理之处,加上土地补偿标准不统一,不断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也因此受到了各方的质疑。在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进行法律评析,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制度建议,以维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是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流通的唯一法律途径,然而这一制度的固有弊端严重制约着农民权利的保护。因此,必须从农民权利保护的视角考察这一制度的弊端,并探讨其完善之道,从而使得农民的土地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由国家将集体土地强制性征归国有并按法定程序给予被征地集体或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对于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对农村集体土地属"农民集体"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分歧,使土地征收在现实中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影响到征地补偿的标准、范围和分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主体缺位、国家主导、强制性、公益性、程序性和有偿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经营权变异,土地资源低效利用;耕地大量流失、抛荒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试图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