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而且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它又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原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翻译文言文,无论采取直译或意译都要求做到“信”(忠实于原文)、“达”(通顺明白)、“雅”(规范、典雅、得体)。而要达到这一步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领会原文,  相似文献   

2.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来出题。答好文言文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原文 ,把握文意。原文意思读懂了 ,解答题目就不难了。那么 ,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意 ,读懂原文呢 ?这里着重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原文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实词的意义。在高考试题中 ,不仅对实词意义的解释要考它 ,大多数语句的翻译也要考它。因为实词里有一词多义的问题 ,有古今异义的问题 ,有通假字的问题 ,还有词类活用的问题 ,辨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呢 ?主要有四种方法 :1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确定实词在句中…  相似文献   

3.
“信、达、雅”本是严复先生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三点标准,现多借用为评价翻译文言文的标准。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语文高考题来具体解读“信”与“达”——就中学生来说,“雅”是较高的要求,此处不讨论——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要做到“信”,原则上必须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如…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即忠实原意,准确不走样;“达”即自然通达,流畅不滞涩;“雅”即文笔优美,高雅不粗俗。信:准确不走样。虽然考的是翻译文句,但考查点总是放在一句话的一二个词或者两句话的三四个词上,所以要将文句翻译准确,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以及在特定语境中推断实词意义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意一词多义。词的意义有多种,如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许多种意义。具体选取哪种意义,要根据语境去推断。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预习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讲课前,可以要求他们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  相似文献   

6.
自从高考将文言文翻译纳入主观题的考查范畴,人们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不少人因忽略了语言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思维的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导致在文言文翻译中出现一些思维漏洞。一、缺乏准确性,不“信”“对译”是文言文翻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将某个文言词语翻译成对应的现代汉语。但是,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极为普遍,如果在选择多义词的义项时不加斟酌,就会出现失“信”现象。比如“见”,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文言实词,其基本义是“见到、看见”,由此引申为“相见、会见”,但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由于相见双方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考查综合性能力的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因此文言文语句翻译是必考内容,且分值在不断提高。前几年文言文翻译的分值为6分,2005年高考分值为8分,而2006年高考分值有的提高到10分,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要求。翻译文言文句子,命题者选材的标准一般是:(1)含有关键词语的句子;(2)在原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3)含义比较深的句子;(4)常见的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显得特殊的句子;(5)常见的文言习惯句式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要忠实于原文意思,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要明白通畅地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翻译时还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即要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但要明白,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随心所欲地翻译,意译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有文采。...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 ,要培养高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每年高考 ,文言文都占有一定的比重。 2 0 0 2年《考试说明》重要变化点之二 :“让考生直接翻译文段或句子。”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意实词的理解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 ,我们要狠抓文言文实词的复习 ,把词义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作为主攻方向。以课本为基础 ,着重复习训练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运用。一、讲清本文 ,适当引申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要把握一个词的纷繁的意义 ,就需要了解一个词许多意义之间的关系。其首要的就是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中 ,…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阅读历年来就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从各地的语文试卷看,随着考试对文言文选材的丰富和内容的多样化,考查点也逐渐由过去的对实词、虚词和文意的理解扩展到了现在的对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文言修辞等知识点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文言文翻译重视起来。我们知道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在  相似文献   

10.
严复先生曾提出以“信、达、雅”作为翻译外文的标准,我们不妨借用过来,作为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就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对中学生而言,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后一点是要尽可能达到的较高要求。而高考也  相似文献   

11.
向明康 《初中生》2011,(21):21-27
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有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语句的翻译,这都需要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如果翻译时不能准确把握关键实词的含义,翻译就难以下笔。考试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疏的文言实词,让我们犯难。怎么办呢?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词汇教学远比语法教学重要得多,也难得多。对一个一个词的意义的理解,关系到对一个一个句子的意义乃至一篇文章的意义的理解。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正是这大量的不同的词汇(特别是实词),而不是语法规律。要进行词汇教学,就必然会碰到如何看待课文注释、如何看待词典给出的有关义项的问题。遗憾得很,相当多的学生并不会看注释,更不善于利用词典。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这样问道:“老师,这个字的意思怎么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不出来?那么多义项中竟没有一个合适的?”老师,这个词按课本注释翻译起来为什么那么别扭不顺?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涉及的问题可能很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都成为了考查的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文言文的翻译重视起来。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在具体翻译时需遵循"留、增、删、换、调"的原则,现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将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翻译,应本着字字句句在译文中有着落,不随意地添加额外的信息,也不将原有的几重意思“一语带过”的原则;当然,为了确保译文意思清楚,符合现代白话的要求,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可酌情略有变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翻译文言文:一、整体阅读,标注要点翻译文言文,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对其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不要埋头于一点不顾其余。同时,在阅读时还要对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标注。二、审视局部,再行理解在关注整体的基础上,需要审视局部,根据文段内部词句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对重要的字词进…  相似文献   

15.
曾珍 《初中生辅导》2022,(Z4):47-50
<正>文言文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语文学习的“拦路虎”,今天,我们就要学学武松,将这只拦路之虎降伏。“打虎”技巧一:实词积累实词,是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因此我们该怎么积累这些词语呢?下面,我们就具体说说常见的几种实词积累技巧。  相似文献   

16.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17.
翻译家严复曾以“信、达、雅”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不妨借用过来作为翻译文言文的标准。“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就是要求译文文笔优美。   怎样才能做到“信、达、雅”呢 ?这里介绍几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扩充法。把古汉语的单音词扩充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时 (这时 )敌军已 (已经 )近 (接近 )寨 (村寨 )。” (《冯婉贞》 )   二、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原词。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 …  相似文献   

18.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及第二卷非选择题文言文翻译中都涉及到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尤其是04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对文言文句子进行翻译,实际上更加强调了文言实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般说来,其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9.
也谈文言实词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文言实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也是历年各地中考检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尽管很多生命力不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究其实是教学要求偏高偏难,结果“欲速则不达”。对此,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90年修订本)对初中文言文教学降低了过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不对古汉语知识提出要求,降低了实词教学的要求,突出了以诵读为主的文言文教学。也就是读读背背,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能熟读或背诵就可以了。新《大纲》对初中一年级没有提任何要求,将原《大纲》(87年春季审定并实施)初中二年级要求“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改为“阅读文言课文,能了解基本内容”,将原初中三年级要求“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掌握一些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改为“能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