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是为世人称道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柳宗元的淡然情怀深刻内涵是在身居朝堂时,生活一帆风顺的顺境中能够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其表现在对民生民情的人文关怀;在无奈被贬永州、柳州的逆境之时,仍能淡然处之,以一颗宁静自然之心笑对生活。柳子之淡然情怀体现在柳子之学。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研读柳子之淡然情怀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塑造人格,促进学习者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善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外语教师自身也应该是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充满教育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人。该文从专业素质、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探讨高校外语教师为何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对如何提高外语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姜月 《中学教育》2008,(10):27-29
具有人文情怀是教师获得自我专业化发展以提升自身境界的内在要求。教师的人文情怀有其教育特殊性。教师形成人文教育情怀,需要对教育的人文精神有丰富的理解,并理解中小学人文社会相应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特定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践行人文教育精神、具有丰富人文教育情怀,最终形成以人文精神、人文情怀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寄情于山水的杰作,通过山水的描写,展示出自己的性格和情怀。柳宗元的仕途失意及文艺干预社会的文学观是其《永州八记》风格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咏物诗带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生命个性特征 ,触物比类 ,寓目成吟 ,以物写心 ,充盈着一股“自寓”的感伤色彩 ,同时将情思贯注其中 ,物化心象 ,追逐诗性的审美时空。这使柳宗元的咏物诗苦言切事的凄苦中有一种执着精神 ;谈佛近禅 ,吟花赏月的旷达中有一种磊落不平的济世之心 ;物事感伤中沉郁了一种诗意的“自得”“自足”“自在”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寄情于山水的杰作,通过山水的描写,展示出自己的性格和情怀,柳宗元的仕途失意及艺干预社会的学观是其《永州八记》风格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一代伟人,他的人格魅力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实践、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坚持真理的革命胆略、不计恩怨的博大胸怀、高风亮节的领袖风范是邓小平人格魅力的主要特征。当代青年要学习邓小平伟大的品质,培养健全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柳文化与“孵化器”,是指通过组织高职学生参与各种柳文化的相关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浓厚的柳文化氛围之中,获取亲身感受与体验,从而借助柳宗元的思想、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与人文素养,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圆好自己的“梦”,起到促进、增效的“孵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柳州四年.其诗歌充满了悲愤、孤寂、凄婉伤悲的贬谪情怀,同时这种贬谪情怀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亦有变迁.  相似文献   

11.
《永州八记》作为柳宗元山水记文的名作,有着较强的艺术代表性,它对山水风景独特的描绘手法体现出深刻的诗歌情怀:以或隐或显的诗歌语句将读者带入美轮关奂的风景之中,以蕴藏丰富的诗人情感挥发着自身的身世兴叹,以深邃自然的诗歌意境牵动着后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刘丽 《教育文化论坛》2010,2(6):120-124
《湄江吟社诗存》是浙大西迁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危亡时所表达的对中国信念的坚守,是学者们在国事艰难时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坚守不渝的人格魅力展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他对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对地方文化建设、对高校大学精神的塑造等,有着多方面的价值。通过对《湄江吟社诗存》的解读,彰显浙大精神,弘扬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中的人文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以情感来触动学生心灵的。全国阅读教学一等奖获得者熊海滨老师抓住这一切入点,充分利用“语言造境”“体验造境”“范读造境”把学生带入文本,通过研读、感悟,师生间闪烁着智慧的灵光,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传递着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积累、端正的道德品行和动人的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我国传统武术扎根传统文化,自然也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情怀的特点及其表现出发映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人文情怀,探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功能、形态、社会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成 《辽宁教育》2023,(6):89-91
<正>现代学生资助管理融教育、救助和治理于一体,关乎国计民生和教育发展。学生资助专业管理部门应厚植人文情怀、强化战略管理、依托集体智慧、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依法治理、夯实专业引领,以人格魅力和专业魅力凝聚学生资助发展力量,以担当精神和创新智慧破解学生资助管理难题,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质量和效率,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一、厚植人文情怀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归宿。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接受各项教育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于永州十年,留下了大量的可圈可点的诗,但是,在其繁富的牢笼百态的字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萦绕心间的忧愤苦闷和那无奈的怅然愁绪,然而,《法华寺西亭夜饮》却一反常态,写出了柳示元心中难得的一种有如陶谢情怀的豪放之慨。因此,这一首诗对研究柳宗元的情怀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直至离世,一直带有明显的悲怨情怀,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去消解他的悲怨之感,并时有创获;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柳宗元的悲剧命运、悲怨情怀及其消解方式促成了他的文字创作与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以情感来触动学生心灵的.全国阅读教学一等奖获得者熊海滨老师抓住这一切入点,充分利用"语言造境""体验造境""范读造境"把学生带入文本,通过研读、感悟,师生间闪烁着智慧的灵光,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传递着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从彰显文字本色,滋养人文情怀;尊重个性理解,注重人文关怀两个方面提出了在咬文嚼字时渗透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